《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木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地设厂

③台湾岛

④香港岛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 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 约束兄弟子女,追求政治平等

C. 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 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关于这一论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 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 揭示了君主专制集权的双重影响

D. 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清史稿》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臣承旨,权任渐轻。”这说明:

A. 清朝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小

B. 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 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 清初分权思想加剧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 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 沿用九品中正制

B. 录取限制较为苛刻

C. 存留察举制痕迹

D. 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据以下表格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

州/州

府、直

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提高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

A. 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    B. 借用廷杖的影响力来追求忠义的名节

C. 买通监督的宦官导致廷杖未对其伤害    D. 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

B. 对地方官的监察

C. 发挥文官作用

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④①③

 

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 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 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省,下有六部去分工。分相权,互牵制,中央集权有保证。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制约

D. 隋唐后历朝都完全沿袭这种制度

 

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

A. “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C. “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 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 依附

B. 兄弟

C. 平等

D. 大宗与小宗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A. 朝觐述职

B. 镇守疆土

C. 出征作战

D. 缴纳贡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1832年6月7日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其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与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摘自人民网文章《人类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四。“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视角来剖析与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视角看,古代中国的西周、秦朝政权各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

(4)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

材料二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古希腊]苏格拉底

材料四雅典人极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虽然允许修改法律,但有着严格的限制。在雅典,提交公民大会讨论的议案事先都要经过议事会的审查。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

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当时的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图9中的“其余居民”主要指哪几类人?

(3)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美国总统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 中央集权制    B. 分权制衡    C. 两党制    D. 联邦制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了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华网“讲习所”也推出《习近平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春节是中国人万水千山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这一切是对哪种制度的历史传承?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中央官制

D. 世袭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 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 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

C. 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 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D.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德意志人勤奋好学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