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据此可知

A. 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

B. 西夏印刷技术落后

C. 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

D. 印刷术已普遍应用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

 

李贽死后,被骂为“无忌惮”之“小人”,说他“导天下于邪淫,以酿中夏衣冠之祸,岂非愈于洪水、烈于猛兽者乎!”这主要表明

A. 宋明理学对当时思想界毒害较深

B. 李贽的学说触及正统思想的底线

C. 李贽离经叛道的个性不受人欢迎

D. 抨击专制不能顺应明末时代要求

 

《白鹿洞学规》指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由此可知,白鹿洞书院的创设精神是

A. 协助士子应举

B. 建立道德典范

C. 支持经学研究

D. 赞助社会事业

 

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阳明被朝廷认可为正宗,强调自我、摒弃权威的心学从此取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这一变化客观上

A. 与专制皇权的强化相伴随

B. 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与新兴的市民意识相合拍

D. 推动了伦理价值观的转向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 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D. 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这一言论意在:

A. 说明“春秋之法”的不合理    B. 宣扬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C. 肯定人君统治的权威性    D. 批判先秦“天人合一”理论

 

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故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相为表里”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 出礼则入刑

C. 道之以政,齐之以礼    D. 以刑代礼

 

近代一批仁人志士提出“商战”,发展实业,以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可称之为“中国近代经挤民族主义”,其发展与抵制洋货运动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1920年更达到142家。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材料二1925年上海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由于运动期间禁止提取洋栈货,引起煤荒和粮价上涨,既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商业利润,又波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现心理恐慌,运动难以持续下去,于是,在资产阶级各团体的纷纷要求下,上海总商会同意提取英日货。同时,帝国主义为了反抵制,工部局停供华商电力达2个月之久,导致上海13家华商纱厂被迫停工,工人失业6万多人,损失326万元以上,严堂危及上海民族纺织业的生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指出1925年抵制日货运动“难以持续下去”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界定英国何时崛起为大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克伦威尔时期本应被视为英国崛起的开端,这不仅在于英吉利共和国实际取得的成就,更在于“克伦威尔触摸到了一个更深远更持久的国家强盛概念的奥秘”。然而,英吉利共和国的强大最多只能被看作英国崛起为大国的序幕而非其正式的开端。将光荣革命看作近代英国崛起的起点,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英荷关系的调整,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此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这与此前英国时断时续的偶尔辉煌大为不同。……或许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前英法两国经济实力对比不利于英国以及工业革命迅速扭转这种对比的事实,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强调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崛起的关健作用。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棍起的历史逻辑》

结合近代英国史实,运用材料中的有关观点,对近代英国的崛起问题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00,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

A. 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

B. 近代化转型的过程曲折

C. 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

D. 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 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 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 西方科技文化导致民众观念西化

 

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入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这反映出同仁堂

A. 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

B. 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 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

D. 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

A.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 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C.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阅读如下表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

A. 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 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 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 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 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 极端化倾向明显

C. 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 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9世纪中期,休闲生活日益受到英国市民的推崇,据1841年《泰晤士报》报道,当伦敦摄政公园开放时,许多市民涌进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感受大自然。材料现象侧面反映出

A. 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B. 城市化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

C. 便利的交通促使休闲生活盛行

D. 经济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 9%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 / 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生产走向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 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 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 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 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 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C. 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 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

A. 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

B.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 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

D. 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 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 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说明当时

A.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

B. 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C. 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D. 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题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的影响

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