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经世致用

 

斯塔福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是称其臣之母为母。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肯定,这表明他

A.提倡经世致用                        B. 反对君主专制

C.宣扬三纲五常                        D.反对传统礼教

 

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

A.封建的纲常观念                      B.传统的孝道观念

C.理学已深入民间                      D.黑暗的社会制度

 

“民贵君轻”思想以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A.民主思想                            B.儒家“仁政”思想

C.民本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汉书.艺文志》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室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孔子周游列国10多年,但备受冷落的根本原因是

A.孔子地位低下                        B.受其他学派打击

C.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墨家              儒家              C.道家            D.法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它带来了怎样的后果?(3分)

(2)据材料二,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其主要职能是什么?设置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

 

纵观我国选官制度,不仅有着许多宝贵的可供今天借鉴的基本原理,而且从中亦可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有什么意义?(6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6分)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满分5 manfen5.com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

 

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之一。下列举措为分割相权的是:(   

秦设御史大夫 唐设三省六部 北宋设参知政事 清设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

加强了中央集权             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隋唐时期确立的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中,对解决王国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王的王位   B.非嫡长子分割王国的部分领地

C.藩王不能招结宾客,参与政事 D.列侯归郡统辖,听命于中央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巩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有关秦始皇定“皇帝”称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

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