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 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二  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自(美)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什    么?中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双方对朝鲜战争结局产生不同认识的影响。(9分)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退回君主专制时期之所以富有成果,主要有一般与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前者与法国革命相联系,而后者则与波拿巴异于常人的才能有关。革命者亟力要创造持久的制度,但失败了。他们想干的事业实在太大;他们推翻了旧秩序,发动了对封建专制的欧洲的征战,努力制定各种宪章,还想把一个极为动荡的社会重新加以改造。但他们所做到的,只不过是勾划(画)出将来社会结构的轮廓而已。这座大厦理应由督政府去建立,却因为法国的这些新统治者异常无能而毫无进展。可是天才就在眼前,波拿巴恢复了秩序……。

——自(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材料二  人们发现,事实上,督政府的对外政策与革命前一样,毫无改变。此时法国出现了一位令法国和世界都遭遇不幸的人物,他继承了法国传统的“个人主义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他给法国带来了十年的荣誉,也给法国带来了最后的失败的耻辱。

——摘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文明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革命者亟力要创造持久的制度”在政治、军事、法制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继承‘个人主义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他”怎样在对内和对外方面给“法国带来了十年的荣誉”?9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情,考虑“当因当革,当省当并”,限期奏报。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此情况下,清廷不得不从1901起实行“新政”,《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所列变法建议27条,涉及改革机构、裁减绿营、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创办学堂、设立学部、鼓励留学、修订法律、废除苛刑、停止捐纳等等,其中许多在戊戌变法时已提出过。

——何顺果著《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的背景。与戊戌变法相比较,清政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的相同做法是什么?(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6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满分5 manfen5.com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拉斐尔《雅典学院》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作品与思想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西比较。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晨,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帝在万寿山(煤山)自缢,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五月初二日,清军入京。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

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英两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11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的观点的看法。(8分)

 

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历史作为一种认识的客体可以被人类认识,但认识的主体需要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认识历史 

B.研究历史应尊重史实,反映真实的历史

C.历史客观事实无法被后人主观认识  

D.史学家研究的历史是其思想认识的产物

 

贾英健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一书中写道:全球化无疑首先是经济上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生活方面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标志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完成

C.殖民地的拓展                     D.市场经济的孕育与发展

 

1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汇合。比德国战败这个马上就要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指

A.欧洲即将结束纷争实现合作走向统一    

B.欧洲被非正式划分成西方和苏联的范围

C.正式将德国分割成两个单独的政治实体  

D.世界将在美苏主宰下重建和平安全体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位文学家的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公元前449年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实施了一项重要法案,规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平民决议。其目的是

A.取消等级界限    B.限制贵族特权  C.保护全体公民   D.完善法律体系

 

中共八大期间,周恩来做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他指出: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这将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据此可知“报告”认为

A.自由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B.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C.部分产品按照市场需求可自由进行生产   

D.自由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

 

史迪威》一书中记载:1944年,为了说服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并同意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团,罗斯福决定派副总统华莱士赴华访问。他要华莱士转告蒋介石:“如果蒋委员长不能解决好共产党问题,他这位总统就无法使俄国人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表明罗斯福

A.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B.担心国共关系影响美苏合作

C.赞赏中共敌后战场抗战              D.关注中国战场防御阶段战况

 

1924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明显变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八月,陈玉成、李秀成两军在滁州境内会师东进,攻破浦口,再次击溃江北大营,并进占江浦。……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了湘军全部营垒,歼灭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湘军数千人,李续宾自杀。太平军乘胜追击,收复桐城,围困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皖北复为太平天国所有”。其影响是

A.解除了对天京的包围                B.天京上游局势暂时得到稳定

C.切断了清政府的财源                D.为进军江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

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              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

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           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

 

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治国策略的实质是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           B.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

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  左宗棠下令“抚辑流亡,疏销积水,修葺城堡,并派各营分驻其间,以资照护;战争余暇,即令士卒持锄梨开渠引水,从事耕种,树艺谷桑,种植蔬菜,以充军粮”;“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至省费节劳,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左宗棠还在乌鲁木齐开设书局,刊印书籍。据统计,截至18805月左宗棠共兴建义塾三十七处。

——选自《左文襄公全集》、《新疆图志》

1)根据材料一,左宗棠是如何看待新疆的战略地位的?(6分)

2)要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在新疆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意义。(9分)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波茨坦公告》1945726

材料二  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交战已阅四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815

1)“吾人”主要指的是谁?(1分)该公告对日本作出了怎样的规定?(不得照抄原文)(8分)

2材料中日本天皇 “接受联合公告的理由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战后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治,亦不暇治,于是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材料  不言而喻人生平等他们的物主”那边赋予某些不可转让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权追求幸福权利……我们谨庄严宣告自由独立合众解除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美国独立宣言

1)材料材料是怎样论述君民的关系和权力的?(9分)

2综上所述,近代中外人民追求民主权力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6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材料一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为志意岂小哉!

——欧阳修《新五代史·周本纪》

材料二  在当时中原如此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20年便完成统一。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以兵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只不过延续了柴荣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君主有着直接关系。

——摘编自《百度百科·柴荣

1)根据材料一,周世宗在位时期主要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周世宗改革的作用。(9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技术的进步,要求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问题,而不是用冲突和争斗的方式。全球性的现代化努力和使所有人都过更好生活的努力,使各民族具有了一系列共同的关注和追求。总之,这些价值观和利益把人类统一起来了,并正在取代那些历来分裂人类的因素,这些因素曾是战争和暴力变革的根本原因。或者,正如英克尔斯所说的,“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出现”是一个事实,人类思维的转变正在发生,这将可以避免为民族利益而发生的非理性争斗。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材料二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 萨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材料一中 “统一的世界文化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提出的核心观点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作简要评价。(6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材料一、材料二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三的观点如何?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对孔子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  早在美国独立前,北美地区和中国便有了贸易关系,中国的茶叶深受当地人民欢迎,中国的瓷器也已进入普通人家。但当时北美大陆的贸易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北美十三州的商人不能直接进行对华贸易,经过长期的艰苦的独立战争,北美十三州赢得了自由,这个松散的联邦面临着国库空虚,财政竭蹶的严重困难。英国仍然把美国当作敌国,对美国货物课以高额关税,不许其船只驶入加拿大与英属西印度群岛;法国、西班牙等也对美国实行贸易歧视;北美十三州的国内市场又十分狭小,所有这些情况迫使美国商人开辟新的海外市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首先是中国。……“中国皇后”号首航成功燃起了新英格兰商人开拓东方市场,追逐利润的强烈愿望,在“中国皇后号”的带动下,美国社会很快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华贸易热潮。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

材料三  中美建交3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847亿美元,增长将近200倍。与建交时相比,双边经贸合作已发生质的变化,合作内容已从单一的贸易扩展到经济的各个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3年上半年中美经贸合作简况》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明代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贸易的历史背景及中美贸易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新时期中美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2分)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近代以来俄国人在各个领域都有超凡的成就,发端于法国而在俄国发展到巅峰的近代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存竞争”学说取代了人类对宗教的信仰 

B.“阶级斗争”学说改变了全人类的政治制度  

C.两个学说都产生于19世纪末期         

D.两个学说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古学复兴”主要的历史影响是

A.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            B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D.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