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127,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据美1935年的调查显示,年龄在2530岁的未婚妇女比例比5年前提高30%未婚妇女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A.美国妇女婚姻观的变化            B.经济危机

C.社会动荡不安               D.受当时社会习俗的影响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一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论及自己的时代:不论是佃农、工人或水手,只要勤劳节俭,就   有机会拥有农庄、工厂或商船,甚至可能成为银行家。这种说法反映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封建制度面临解体           B.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C.帝国主义不断扩张           D.社会主义蔚为风潮

 

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1789年法国大革命:限制王权,议会制上       

D1917年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

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知识即美德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国家实行的纠左措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B.苏联撤走专家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下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这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 、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马列主义的传入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

A.“正获身,非失身”

B.“逾墙淫奔,无耻之尤”

C.“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D.“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与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正常运转;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官营专卖    B.市坊制度    C.朝贡贸易      D.闭关锁国

 

从秦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皇帝个人独断的随意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B.助长唯上是从的因循守旧之风

C.极力扶助小农经济的顽强发展

D.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原本是 19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有学者认为其本意是“自由主义精神的延续:改革社会秩序,以发展、扩张并确保主要的自由主义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欧美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社会主义逐渐演变成一种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去争取中下层劳动者阶层民主权力和更好待遇的改良运动;在资本主义边缘地区,社会主义则在一系列国家中建立起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它们通常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经历了挫折。在以上两种基本运动之外,在广阔的第三世界,20 世纪中期以后兴起了形形色色的“模仿的”社会主义。

——据(张光明等)《关于社会主义回顾与前瞻的对话》整理

请回答:

1)列举 19 世纪上半期兴起的两大社会主义思潮,并分析当时社会主义思潮日益流行的原因。(8 分)

2)二战后,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你如何评价工党标榜的“社会主义”?(6 分)

3)从五四时期至 20 世纪 30 年代,“社会主义”思潮盛行中国。试从国内思想和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成因。(8 分)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4 分)

 

26 分)一个国家对世界潮流与国际局势的判断,深刻影响其内政外交乃至命运前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苏联曾反对中共同蒋介石打仗。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据《毛泽东:历史走向之改写者》整理

材料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认为“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不扛旗”、“不树敌”、“不当头”原则,被概括为“韬光养晦”。

——据牛军《毛泽东时期外交的教训》整理

请回答:

1)郑和航海后至鸦片战争前,世界潮流在政治、经济方面呈现怎样的大势?(4 分)中西方“保守的对策”和“进取的政策”分别指什么?(4 分)

2)针对材料二中苏联政策的调整,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 分)其意义有哪些?(6 分)

3)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否正确。(6 分)从国际、国内形势两个方面分析邓小平“韬光养晦”外交理念形成的原因。(4 分)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                B.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注重发展重工业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17世纪,荷兰在国内创办了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政府还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的低税政策,维持物价低水平,保证社会大众的生活。与这些举措相关联的历史背景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

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下图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为某橡胶厂党支部会议记录,其年份模糊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记录可能写于

满分5 manfen5.com

A1952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7

 

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货物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达到货价的80%。此举

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③使官僚资本垄断国家经济

②推动民族工业更快地发展

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18世纪,以“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爱好清淡柔和、精美雅致的色彩”为特征的洛可可艺术流行欧洲。欧洲学者认为,这种艺术风格深受物化形态的中国文化影响。此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应是

A.宋明文人画                        B.程朱理学与心学

C.瓷器与丝绸                        D.明清小说与京剧

 

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如图所示,银铤上有“□行十郎聚”、 “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据此可知当时

满分5 manfen5.com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25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世界市场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历史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步入世界市场的问题上,存在两个观点:

观点1:在16世纪和17世纪,中国是早期世界市场体系构建的“引擎”(发动机)之一。由于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并推动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铜币和其他商品进入世界市场。

观点2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至二十世纪初达到高峰。此时期,中国被迫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并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起,至七十年代初,一直被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隔绝在外。进入七、八十年代,中国重新进入世界市场,至本世纪,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1)据材料一的观点1,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和17世纪,“中国对国外白银大量需求”的原因,指出中国此阶段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6分)

2)据材料一的观点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清朝后期白银大量外流的原因,概述中国社会为改变这一局面(在此阶段)所做的努力。(9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新中国政府为反击美国封锁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概述七、八十年代中国得以重新进入世界市场的国际因素。(10分)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马克思之前,所有重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但20世纪,所有重大革命都发生在第三世界(落后国家):1917——俄国、1949——中国……。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

——上材料均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

1材料一所指“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其共同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自古希腊以来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材料一所述20世纪“重大革命”与“马克思之前的革命”有何不同?你是否同意“20世纪90代……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的观点?陈述理由。8分)

3)据材料二,“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概述民国成立后的前十年之间,为“扭转这一形象”所做的主要努力。(8分)

4)综合上述,指出“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的突出表现,并阐释该发展的原因。 (7分)

 

1500年至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发生在

A.欧洲人口向美洲的移民             B.非洲黑人被掠卖到美洲

C.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D.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1973年指出:“(世界)在经济方面,至少已出现五个主要集团。从政治上看,更多的势力中心已经出现……”材料表明,基辛格认为

A“两极”格局即政治、经济两极

B美苏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局势激烈

C世界出现多级化趋势

D.基辛格反对美苏两强霸权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