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国的商人群体兴起了营造“民间故宫”热潮,其中的代表有晋商的王家大院、徽商的承志堂。承志堂屋内有大小“天井”9间、7处楼层、60余间厅堂,林林总总,想到的几乎都有,但是内外、主次、尊卑、大小、虚实、繁简,依然有序,有条不紊。承志堂采用中轴线通过前院花坛平移的手法,使二门错位,从而避免了视线的一览无余。进入大院后,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而步入厅堂,举目环顾,上下左右,尽是木雕。

——摘编自单德启《安徽民居》等

材料二: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仪式,这支队伍穿过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然后出德胜门向北行进。……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的,这是侵华日军16场投降仪式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中国第十一战区考虑了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同时结合国民观礼的需要,决定取消原定于中南海怀仁堂内的受降计划,地点改为故宫太和殿。

——摘编自《北平抗战实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位于哪一皖南古村落,并说明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的主要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建筑装饰的角度说明“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这一结论。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为何改在太和殿举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 

1663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670年

顾炎武《日知录》

1690年

洛克《政府论》

1691年

王夫之《宋论》

1734年

伏尔泰《哲学通信》

1748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英国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百度百科《英国工业革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技术发明,并概述棉纺织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材料二  1860年前后,英国经济达到鼎盛时期,其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占世界人口2%和欧洲人口10%联合王国,其现代工业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工业潜能的40~45%,欧洲工业生产潜能的55~6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工业生产、国际金融贸易、殖民体系的角度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世界地位并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的重要环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彻底打破了六朝以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完全用考试的方法取代过去察举推荐的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渠道。………为了給应试者提供学习的条件,京师建立了在国子监指导下的学校系统。几千名学者和学生从各道进入长安,京师到处举办经史的讲习。教育领域的这种活跃气氛必然导致经学解释上的各种矛盾,结果,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编撰正统的经籍注疏,为唐代的儒家经典教育奠定了基础。

—据《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贤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的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

—周谷城《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体现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分析其“不合理”之处。概况科举制对当时文化教育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是如何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并分析上述举动起了什么作用。

 

针对英国摄影师汤姆森的《中国和中国人照片集》,英国摄影史杰夫里评论说:“实际上,他的书并不是公正无私的调查,它倒更像是一本为了商人和殖民者的使用而设计的说明书。在沿着长江旅行的时候,他一直留意着轮船的路线和殖民地的位置。”中国也有专家认为汤姆森是在通过镜头“用英国社会的眼光解读中国、评价中国、判断中国”。由此可见

A. 汤姆森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照片是不真实的

B. 部分照片史料属于摄影师有选择的历史现场

C. 利用西方摄影师的照片研究历史是不可取的

D. 近代西方摄影师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都有偏见

 

(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A. 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

B. 《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

C. 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

D. 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

 

“春秋笔法”是史家历史叙事方法之一,其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有不少的历史概念实际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 光荣革命

B. 杜鲁门主义

C. 斯大林模式

D. 柏林墙

 

文艺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下面作品的文艺风格分别是

A. 浪漫主义立体主义民族乐派

B. 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民族乐派

C. 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现代主义

 

(题文)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面都有所建树。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

②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③在当时科学领域达到较高水平

④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福建自古以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备受中央政府重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秦王朝通过修筑灵渠征服了岭南地区,设置南海郡对福建进行有效管理

B. 康熙帝击败了盘踞福建的耿精忠叛乱,并于1684年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

C. 鸦片战争后,福建的福州、厦门被迫开放,福建诞生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 改革开放后,福建有两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题文)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A. 欧洲联盟﹣﹣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B.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欧洲联盟﹣﹣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

C.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欧洲联盟﹣﹣模式3

D. 欧洲联盟﹣﹣模式1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 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

C.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 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 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 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 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段关于二战前夕的记载这样写到:西方领导人仍为先前张伯伦对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苏联领导人的动机和苏联邻国的反应所表露的怀疑和担心所困扰。同样,随着轴心国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上述情况

A. 导致四国达成《慕尼黑协定》

B. 推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C. 反映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D. 推动三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建立

 

1914年9月,在一场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这场战役发生在如图中的

 

A.

B.

C.

D.

 

“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最早出现的时代应是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宗教改革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

 

下图反映了英国1856﹣1868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 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B.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技术进步导致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

D. 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

 

“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他们从未认真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他们是指

A. 革命民主主义者

B. 共产主义者

C. 空想社会主义者

D. 无政府主义者

 

(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出自

A. 美国1787年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题文)对人的认识,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提出“天人有分”、人道有为;有的主张人“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有的则认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下列人物中,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有

①荀子

②普罗泰格拉

③苏格拉底

④王守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下列对西塞罗提到的“法”理解有误的是

A. 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

B. 成为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

C. 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D. 奠定古罗马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这说明古雅典

A. 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 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 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 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他描述的是

A. 一五计划的成果 B. 大跃进运动的表现

C. 人民公社的特征 D. 手工业合作化产物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列关于该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②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④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下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

年代

工业部门

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

船舶修造业

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90年代中期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 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B. 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C. 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D. 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C. 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

D. 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

 

有学者在分析某次战役胜利的意义时说:京沪会战失利,首都沦陷……但是,中国军队没有被吓到,一声号令,从四面八方迅速云集徐海(徐州周边),又在……弹丸之地,同日军血战半月之久。这次战役发生在

A. 淞沪地区

B. 山西平型关

C. 湖北枣宜地区

D. 山东台儿庄

 

下列对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言论解释或评价最为合理的是

 

思想家言论

解释(评价)

A

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为民自正

“无为”是要求君主什么事情都不做

B

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伏尔泰:实行“开明专制”

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D

孙中山: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体现了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

 

 

A. A

B. B

C. C

D. D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

B.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C. 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

D. 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