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 城市化进展显著

B.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 工业化开始启动

D.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 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 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 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 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

A. 沈括

B. 马可·波罗

C. 利玛窦

D. 徐光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

B. 盛产煤炭的地区

C. 邻近河流的地区

D. 电力充足的地区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汽船的出现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 缩小城乡差距    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2: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3: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材料2的图中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一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

(3)材料3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立民在《中国法制史》中说:“先民劳动、生息、繁衍的这块大陆,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则是极其险峻的青藏高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于外部世界还知之甚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有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商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曰:“其商工之民,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对任何工商业,只要发现其稍有利可图,会收归官营,禁止私营,保证国家对资源垄断权。桑弘羊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明党之权”。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耕稼一人。

(1)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抑商的具体方式。

(3)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颁布奖励实业的措施,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

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

综合表一、表二,从ABCD中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有关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信息完整,分析准确,史实正确。)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美国在贸易领域反超英国

C. 英国技术更新缓慢

D. 美国掌握了世界贸易霸权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

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A.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    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

C. 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

 

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受帝国主义压制手工业发展缓慢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

C. 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19世纪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据此可知

A. 民主政治有深入的发展

B. 技术进步是工业革命的核心

C. 工业发展影响民主程度

D. 政治民主化程度决定工业化程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