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 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 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 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题文)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在此强调

A. 回归儒学本原

B. 儒释道三合一

C. 儒学传承断绝

D. 儒学传统久远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

A. 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

B. 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

C. 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

D. 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 宣扬理性主义

C.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利益

D. 强调个人自由

 

1540年到 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 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

B. 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

C.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 形式僵化限制严格

B. 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C. 不再重视儒家经典

D. 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

 

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

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

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A.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 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 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 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 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题文)《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这说明李斯认为

A. 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

B.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 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 长途贩运贸易己经出现

C. 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 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姓与氏都是贵族专有

B. 姓与氏的区分是为了强化宗族认同

C. 姓与氏都产生于分封

D. 姓氏合而为一反映了贵族阶层壮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

—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推动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

 

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

A. 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C. 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D. 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经济”特点的是

A. 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B.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C. 克服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顽疾

D.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表为不同学者关于罗斯福新政这一事件的历史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罗斯福新政

评价

学者

新政没有解决下列根本问题:如何使巨大的自然财富和令人吃惊的生产潜能为所有美国人造福。这个问题必然引起的政治也没有解决。

霍华德·津恩

新政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引起一些麻烦的新问题,它不曾证实它能在和平时期实现繁荣。……它(却)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

洛克腾堡

罗斯福新政是失败的,因为它保护(美国)信用《制度》)胜过保护其人民。

桑托斯

 

 

A. 最终以失败告终

B. 没能挽救资本主义制度

C. 具有阶级局限性

D. 有成就的同时也有失误

 

1933年,美国政府愈识到以往的禁酒令己经不合时宜,于是国会迅速通过了深得民心的啤酒法案,美国人民载歌载舞,开怀畅饮。这反映了

A. 大萧条对民众心理造成冲击

B. 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啤酒业消除危机

C. 危机缓解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D. 政府扩大国内市场以抵制外国倾销

 

(题文)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的表明

A. 欧洲正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B. 当时亚洲国家普遍的富有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高

 

1882年,德国不到1%的企业,竞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3/4以上,而占企业总数91%的企业却只占有7%的蒸汽动力和电力。材料可反映当时的德国

A. 工业发展水平已下降    B.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 不允许企业自由竞争    D. 政治统一存在局限性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A.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B.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C. 依靠增加劳动力发展    D. 依靠殖民扩张发展

 

1829年英国议会通过《大伦敦警察法案》,1835年通过市镇自治机关法,1839年通过郡督察法,1842年英国第一个现代刑警机构——伦敦警察厅成立,1856年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了新警察制度,现代警察队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据此判断

A. 英国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B. 宪法是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保障

C.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D. 工业革命促使议会司法职能加强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出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19世纪中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但经济学界坚持认为各种自然要素是“天赐物”“无主物”。污染者无需承担社会责任,环境仅是一项工程问题而非社会政治问题。由此可知

A. 经济利益集团促进了环境保护

B. 政府自由放任环境的污染恶化

C.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 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不利于环保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