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核国家时代开始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在预测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 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做出了卓越贡献

C. 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 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 全国扫盲运动的客观需要

B. “双百方针”的积极推动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

D. 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

 

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题文)“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位人物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王淦昌

 

1970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时代英雄杨子荣的英武雄壮、浓眉腮帮、一脸正气的相貌特征成为当时全国的审美样本;而2014年徐克导演的同名影片中杨子荣则亦正亦气十足。杨子荣英雄形象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对外开放的实施

C. 现代主义的流行

D. “倾错误的纠正

 

下表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结合所学,可以推断(   

年代

高等教育

中等技校

中等师范

中学

小学

1975

32.6

34.4

 

39.3

45.0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1995

38.5

48.3

62.8

45.2

47.5

 

 

A. 在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

B. “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C. 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题文)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A. “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 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D. 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题文)下图毛泽东题词中的百花齐放是在哪一领域实行的

A. 社会科学    B. 文艺和学术

C. 自然科学    D. 尖端科技领域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 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 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 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题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关于这一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95年做出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B. 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D. 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2010109日《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本周聚焦二嫦娥奔月的文章指出,嫦娥二号”101日完美升空,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他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一个人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任何阶级相竞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去帮助别人,并将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种植在人的心灵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希望通过美德的培养来改善商业社会的弊端。

——摘编自侯红霞《亚当·斯密的美德理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物极必反的道理印证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实。就社会经济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滞涨问题或瓶颈状况。“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指社会经济出现了转机。为何会有转机出现呢?那是因为有了转型的内在驱动。

在过去的500年里,三大世界性大国荷、英、美之所以能够次第崛起,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改变社会生产力、引领社会生产、变革生活方式的方向上做出成功探索,并依托其深具场外市场持点的资本市场的大力推动,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而奠定大国地位。

—摘编自王骥《场外市场战略、历程与转型经济资本梦》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转型的驱动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连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楼房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支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限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度,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大批拆除。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存在着。

——摘编自(德)恩格斯《住宅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骨相学等利于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A. 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 工业革命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

C. 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

D. 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

 

英国“新消费主义者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他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大众消费主义的出现

B. 社会崇奢现象的盛行

C. 社会等级秩序的变动

D.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

 

美国政府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制约。另外,美国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利益集团、媒体同样参与政策制定。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直接民主

B. 权力多元与制衡

C. 全民决策

D. 多党合作与监督

 

《英国议会制度》中写道:“这是国王与议会冲突的世纪,最后形成一种明显不同的社会和宪法,专制主义被消灭了。”这主要说明

A. 英国废除了君主制

B. 英国议会制度开始建立

C. 议会主权原则确立

D.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有关。”在《云》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教授诡辩术的人,主人公的儿子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诡辩之后,跟父亲争论,说儿子有权打老子,父亲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据此可推知

A. 戏剧是古希腊的政治演绎

B. 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

C. 文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D. 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代表

 

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 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 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 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 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

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

B.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

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题文)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两宋

 

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

朝代

宗室

世族

庶族

待考证

唐玄宗

3

24

3

4

唐宪宗

1

19

2

3

 

 

A. 科举制度成效十分显著

B. 皇权势力仍占主导地位

C. 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

D. 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

 

《晋书》记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材料表明的观点

A. 主张正视儒学

B. 否定佛教传播

C. 肯定道教影响

D. 主张三教合流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

 

(题文)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都记载,禹时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山海经》指出:“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说明

A. 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

B. 《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

C. 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D. 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6月16日.节录)第1节……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清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额的障碍……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

——选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概括材料一中美国复兴经济的措施。

材料二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挽回英国经济衰落的颓势,重新振兴英国经济,一个重要政策就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到1991年时,英国已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公共部门转制为私营部门,有65万名工人从国有企业转到私营企业工作,其中有90%的人成为了股份持有者;与1979年相比,英国的股份持有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7%上升到20%,国有经济部门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则从9%下降到不足5%。

——《经济研究参考》2015第25期第9页

(2)材料二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英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经济体制的特点。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A点出现高峰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影响。

材料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5)综上,谈谈你对经济改革的认识。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茶树种植国家,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的茶叶贸易曾经在国际市场占据垄断位置,后来逐步衰落。今天,我国茶叶贸易面临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十三行兼有官商和私商双重身份,其出口贸易的核心产品是茶叶,由于十三行多数是闽籍商人,他们几乎垄断武夷山地区茶叶出口广州的贸易。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山西商人为了满足中俄茶叶贸易的需求,开始大量从福建购买茶叶,由最初的几十万斤,发展到后来的上千万斤。这些大宗的茶叶,就是从福建启程运往万里之遥的中俄边境恰克图的。

—山西人民出版社韩小雄著《晋商万里茶路探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年中俄茶叶贸易出现的历史背景(此题答最重要的五点)

材料二:170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发往各地商馆的文件里写道:“茶叶是对公司极为重要的一半日用必需品”。在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出的产片中,自1718年开始,茶叶取代生丝、绢织物占了首位。茶叶贸易不仅关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生死,而且对英国财政收入也至关重要。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提供了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周重林太俊林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中英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作用只答最重要的两点)

材料三:1834年,英国成立专门茶叶委员会,并成立了阿萨姆公司,在印度广泛培育茶树;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茶树的盗窃力度。英国人先后制成揉茶机、焙炒机、快压卷机。19世纪末,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实现了茶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因为进口印度差是零关税,进口中国茶需要交纳35%的关税,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1905年,清政府两江总督远赴印度、锡兰(斯里兰卡)考察,后撰写报告,他发现西人治下的茶园,从开始种植就有科学的界定,包括如何育苗,移植茶秧、栽种等各个环节,他注意到这不只是制作工艺及营销问题,而是中国整个茶叶体系都出了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周重林太俊林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原因只答最重要的四点)

材料四: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和贸易国。中国茶园而积居世界第一,2006年为145万公顷;产量居世界第二,2006年突破100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茶叶28.95万吨,出口额为6.0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加入WTO后,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茶叶贸易形势;一方面,目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下降到世界第三位;另一方面,国外茶叶将更多的进入国内市场;再有,进口国实施越来越苛刻的技术壁垒,以及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

—中国农业出版社徐咏梅著《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全球化进程对中国茶叶贸易影响的利弊。(利弊各答最重要的两点)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