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下表是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的北宋某一时期部分州县商税数额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B.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C.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落后    D. 北宋政府不再农抑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 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唐代有法律规定:“奴婢等同于家产”,同时也规定奴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解放,获得人身自由,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再送交本地官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这说明当时(  )

A. 家父长权力独大    B. 诸子权利、地位相同

C. 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    D. 政府明确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

A. 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 地方经济独立性强

C. 田庄自给自足特征    D.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B.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C.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 外儒内法成为主流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史记》的记载

B. 秦简的记载

C. 民间的传说

D. 史家的学术观点

 

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用犁松土)、(田地除草)、(两人或两牛并耕)、(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题文)如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由此文物可佐证

A. 唐太宗推行“崇儒尊孔”的国策

B. 《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 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 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有所传播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

A. 宗法观念的淡化    B. 伦理政治的建构    C. 神权政治的强化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重点班1班做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不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其中的“养之”,即优待和载培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或之以法”。……“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

—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

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文的《大学幸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就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教学与自热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技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校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认为学术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新编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养之”和“任之”的特点

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

(4)练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与改革关系的认识。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

B.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

C. 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由国家主导进行

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

④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井上馨认为:“只有实现西欧化,我国才能同西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独立、富裕起来。”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

A. 殖产兴业

B. 文明开化

C. 废藩置县

D. 自由择业

 

19世纪80年代,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题文)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61年,俄国开始改革,美国爆发内战。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任务是

A.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B. 力争废除关税壁垒

C. 实现国内市场统一

D. 解决自由劳动力问题

 

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

①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及商品经济发展

②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③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④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日俄之所以会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

①两国封建势力都较为强大

②两国都没有出现革命形势

③两国资本主义都较弱

④两国统治者都把发展资本主义放在首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 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 都彻底改革了政治体制

C. 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D. 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穆罕默德·阿里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

A. 性质不同

B. 领导力量不同

C. 背景不同

D. 结果不同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 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B. 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C. 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4—16世纪,西欧天主教会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

①封建生产方式的瓦解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剥

③封建统治者希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文艺复兴运动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和禁欲说教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卡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

B. 封建社会等级思想

C. 封建制度解体

D. 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B. 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D.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