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

A.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B.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 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1555年,德国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协议由各邦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 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B. 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 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D. 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己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 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 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D. 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三十年战争

 

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

A. 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

B. 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 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

D. 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

 

普罗泰戈拉认为,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下来的。据此可知普罗泰戈拉

A. 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B. 认为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C. 夸大了认识的主观感觉

D. 说明人类的渺小和无知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出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随着工业革命之发展,英国民主政治也随之扩张,政治制度再改变却未爆发革命。议会自身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如此,便形成了对国家问题的解决机制。这一机制

A. 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 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 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

时间(年)

1650

1750

1850

1900

1950

1990

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18.3

19.2

22.7

24.9

23.0

15.0

 

 

A. 医学技术进步

B. 大量移民进入

C. 两次工业革命

D. 两次世界大战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1492-1595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金银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现象

A. 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B. 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C. 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

D. 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形成

 

(题文)明初以来一直维持在1:6上下的金银比值到崇祯(1628—1644)年间变为1:15。对此,顾炎武认为是“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所致。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

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入超

B.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C.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D.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的结果

 

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A.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判断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 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自由主义者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C.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D. 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当代一位西方学者指出:“马克思关子贫穷将迫使工人阶级发动革命的预言并没有实现,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预言受到了及时理会”——19世纪下半叶,“政府加快了为民服务的步伐,尤其表现在统一管理大众卫生、教育和食物供给”:“雇主们开始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状况。”“经济繁荣发泄了无产阶级的怒火……‘你不可能煽动一个衣食无忧之人闹事’”。这位学者强调

A. 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整

B. 政府和资本家的积极合作避免了社会动荡

C. 工业革命促成经济大发展和工人阶级状况改善

D. 西方社会从此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福利国家

 

(题文)(2018年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五次联考)1874年,俾斯麦说,“伟大的事业已告完成:德意志帝国被创造出来了。现在,我开始感到无聊”。据此有学者认为,满足和无聊感绝不适用于第二帝国的政治结构和决策体制;它们的简陋程度与它们驾驭的权势之大构成了极大反差。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德意志民主政治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B. 俾斯麦掌握着德意志帝国国家大权

C. 俾斯麦为德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D. 德意志的政治结构和决策体制落后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实行责任内阁制            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议会都是两院制            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美国《独立宣言》中原有这样一段文字:“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后来却把这一段删掉了。其原因是( )

  ① 它具有煽动黑人反抗白人种族压迫的意味

  ②它不利于美国人民团结反对英国的统治

  ③英国国王强烈反对                   

   ④北美存在种族歧视,而这段文字替黑人申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在当代的宪法观念和实践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最典型的参照物之一,用以概括一般的、普遍的、优良的宪法体制。下列属于该宪法内容的是

A. 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B. 参议院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 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作用小

D. 内阁由总统经众议院同意后任命

 

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 议会改革

B. 宪法修正案

C. 两党竞选

D. 扩大国会的权力

 

有学者指出,由于英国议会在1688年之后获得了立法、征税和支出权,因而它的权力比欧洲任何国家的议会、等级会议或国会都要大。下列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 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B. 议会掌握法官决定权

C. 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

D. 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

 

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教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教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

A. 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 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 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 内阔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

 

1742年2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 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 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 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D.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 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 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 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 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