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还设有两个外国展厅。其中,湖北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黑檀、汕头的亚麻抽绣,最吸引人眼球。外国展品有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各省众多人士纷纷乘坐火轮、火车前去参观。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重视兴办实业

B. 被迫开放市场

C. 主动融入世界

D. 出现“短暂春天”

 

(题文)1873年6月29日,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觐见清同治帝,未行跪礼。但当时社会上流传外国使臣见中国皇帝时恐惧之余足不能动、口不能言、浑身发颤,连国书都无法卒读。这反映了中国

A. 外交礼仪近代化的艰难

B. 传统纲常伦理的崩坏

C. “天朝上国”威仪的稳固

D. 近代条约体系的确立

 

话本是宋代“瓦舍技艺”的一种,《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等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在话本中涌现,这一艺术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理学思想的影响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武德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李世民

A. 继位更利于国家发展

B. 成功地夺得皇帝位

C. 夺取皇位是大势所趋

D. 因高祖偏袒而夺位

 

魏晋时期民间慈善活动简表

据上表,可知

A. 民族矛盾尖锐

B. 三教合归于儒

C. 贫富分化严重

D. 豪门士族衰落

 

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 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 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图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5

0

华商企业

0

11.5

58.5

100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实业……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

——《实业之梦一一张謇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战国

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为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只中少一耕稼之人。”“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贵

——清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经济政策?其含义是什么?

(2)这项政策是何时由谁确立的?

(3)你如何评价这项政策?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农业+家庭手工业

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地主阶级+近代企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垄断资本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必要的资金    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关于国民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

②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③促进了物价回升

④刺激了生产复苏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

②本国封建主义

③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④国民政府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

①福建厦门某茶商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

 

1900

1915

1920

1924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是指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D. 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按例治罪”,他的面粉厂被迫停厂。这件事表明。

A. 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 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侵略势力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资金和技术

B. 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

C. 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

D.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商品的涌入

B. 繁重的捐税负担

C.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

A、官僚资本主义             B、封建专制主义 

C、外国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

 

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主要是因为

A. 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 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 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 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C. 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D. 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 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 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D. “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 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显著

B. 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长

C. 最大的新式企业是纺织业

D. 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