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中共作出上述改动的主要依据是

A. 全民族抗战逐渐形成

B. 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

C. 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为顺应广大人民的呼声

 

有学者对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 唤醒国人民族意识

B. 激发国民学史热情

C. 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 加强亡国历史宣传

 

19世纪60年代,形成了整合各种新势力和新制度的洋务体制,与王朝旧体制并存。这种二元化体制

A. 抑制了半殖民地化的发展趋势

B. 造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C.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

D.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

A. 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 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 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 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

 

王安石生时显大,即便罢相及新法停止后,一时也没有受到冲击。死后备极哀荣一直到宋高宗时期,“停宗庙配享,削其王封”。此后很长时间里,王安石受到的评价一路走低。历史上对王安石的不同评价说明

A. 史料真伪影响对王安石的评价

B. 视角不同导致评价结论差异较大

C. 对王安石的历史评价很难界定

D. 历史评价是受史料丰富程度影响

 

有学者统计,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B. 庄园经济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

C.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D.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 西周摒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政

C.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 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海瑞

出身于“海南望族”,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一生在政治上影响较大的有两件事。其一,上疏严厉击嘉请皇帝。嘉请皇帝自中年以后,崇信道教,修兴土木,刚憶自用,拒绝廷臣动谏,以致国事日非,民不卿生,怒声载道。海瑞愤时政阙失,犯颜直谏,“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终被下狱。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后人所说的“海瑞骂皇帝”。其二,出任江南抚。在任的九个月,整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勒令豪强退田,抑制兼并;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减轻农民负担。海瑞的举动触犯了江南官绅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大肆攻击和极力反对,最终被解职。他为了“利民”“裕民”,而“一意约己”、任劳任怒,一生清贫。至死仍“无一语及身后事”。百姓听到他的死讯,“奔走相告,扶服悲号,罢市数日,哭声天动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瑞的政治抱负,并说明其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瑞受百姓爱戴的原因。

 

材料一: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国家。他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

——乔治•理博伊《国家利益》(2002年)

材料二: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2003年4月15日,美军已控制伊拉克全境。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历时七年多,美方并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这场战争被美国人民称为“浪费钱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胜利虽然使美国向“新帝国梦”迈向了一步,却跌进伊战后的泥潭。伊拉克的反美游击战和国际恐怖主义合流,成为新的国际感怖中心。

——摘编自李荣《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实质及影响。

 

(题文)(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材料:清军入关后,中国发生了一次深刻的服饰变革。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洲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改变头饰和服饰,并扬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清廷完成对全国的征服后,发梳辫便成为清代成年男子的头饰,典型的服装搭配是瓜皮帽和马。瓜皮帽又称“西瓜帽”,形制像半个西瓜。清代的马褂也称“马甲”,属于满族男子上衣,穿在长袍、长彩之外,便于骑射。清代最高的是黄马,非特赐不得服。根据规定,汉族妇女、儿童仍着传统的明装,出现服饰杂乱的现象。满族妇女则着旗装。旗袍有单、夹、棉、皮多种,省工省料,一件可抵汉族的衣、裙、裤多种,又能展现女性的自然体态,故清朝灭亡后许多满族服饰被淘汰,而旗袍却被改良并保留下来,成为上层女士流行的服饰。清代官服继承明代的蟒袍、玉带、补服,废除明代的冠服,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花。

——摘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服饰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服饰变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近代中美部分民众政治参与情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唐初以来,带着各种名号和身份的宰相们,便在门下省议政,被称为政事堂。在政事堂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肃宗在位时,令宰相们分别担任执政事笔、承旨,十天一轮,到唐德宗贞元十年又改成每日一人轮流笔。皇帝以好恶对首席宰相实质性认定。首席宰相制对后代相权的发展与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唐代的隆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权较重而又行使得体。唐代将相权分割成几个机关,实行群相集体负责制,使得宰相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讨论研究,然后决定其是否颂布。而且下的诏敇,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孔令纪主编《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1906年和1907年清政府两次下诏,宣布“预备立宪”。与此同时,在1907年夏,在中央成立资政院,在地方各省成立谘议局,作为成立议会前的过渡。资政院设总栽二人,副总栽二人,属于政府官员,由皇帝任命。总载和副总载在资政院开会期间,担任正副议长。资政院共有议员200人。其中的一半由皇帝饮定,包括宗室王公、满汉世爵、外藩王公、宗室觉罗、各部院官员共80人,最后还有“项学通儒”即著名学者和“纳税多额者”即著名工商业者各10人。另一半从各省谘议局议员中选举产生,再经各省督抚审定确认,资政院议员任期3年,任满后一次性改选。根据资政院的章程,资政院可以以讨论国家的预算,制定税法,公债的发行,各种法令的制定,以及各种皇帝认为应该讨论的问题。资政院议决的事情,如果行政部门门认可,则通过皇帝下发成为法令;如果行政部门不认可,则交还资政院重议,如果资政院依然坚持原议,则提交皇帝裁决。在责政院总共召开的两次会议中,通过了不少让朝廷为难的议案。比如速开国会案、成立责任内阁案、弹劾军机大臣案、故免戊戌志士和革命党人索等等,几乎都是当时政治的禁忌。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政事堂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中央机构的新变化。

 

由表我们可以得出,此时期“亚洲四小龙”

 

国家和地区

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20世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韩国

5.65

 

6.44

7.43

9.6

新加坡

1.61

1.57

1.31

2.04

6.6

中国香港

6.01

5.79

5.93

5.98

6.9

中国台湾

6.30

6.6

5.8

7.6

7.9

 

 

A. 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

C. 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

D. 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

 

美国从1860年到1910年,每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收获面积由每年12英亩增加到23英庙。小麦生产增长近3倍,五米生生产增长2.5倍多,棉花增长约4倍。191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值高达9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占输出总值的51%.这反映出

A.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B. 农业生产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C. 工业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力

D. 美国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多种经营

 

(题文)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A. 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 开创了精耕细作生产分工的模式

C. 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 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智者学派认为,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然而自然律令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认的利益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这反映出智者学派

A. 强调了法律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

B. 主张自然律令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C. 认为法律是公共意志对人性的束缚

D. 认为法律是城邦和公民生活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1939年1月7日,蒋介石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这表明国民政府

A. 加强了与中共的合作

B. 承认了正面战场的失败

C. 适应了战争形势的变化

D. 用游击战取代了运动战

 

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 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 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 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1880年,正当中俄伊交涉紧张之时,思想家王韬给清朝政府大员郑藻如写信提出,如果与沙俄作战,各地均宜动员百姓,办理团练,团练头目“必兼由民间公举,千万不可由官派”。这反映出王滔

A. 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B. 将民主思想与救国实际结合起来

C. 主张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

D. 是近代中国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

 

(题文)(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日本九州,以物易银。同时,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的大量白银也经由马来西亚流向中国。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 政府推动白银货币化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 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

 

汉唐时史书里一提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这说明

A.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B.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C.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

D.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

 

下表是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 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

B. 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 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

D. 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西周封建过程中,诸候受封有一片土地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人民。这些人民,以族为单位分封给诸候。他们可能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也可能是从别处来的。西周统治者的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动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题文)(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于谦,明景帝统治时期的当权重臣。土木之变后,于谦坚决主战,加强防御,使明朝转危为安。1450年,大同参将许贵上疏主张与瓦刺讲和。于谦指出“和不足恃”,主张“选将练兵,养威蓄锐。贼若来侵,则相机而剿杀”。他告诫边将:“中国之驭夷狄,不论彼之强弱,顾我备之有无。”在防备瓦刺当中,于谦重点加强北京附近关隘的防守,放弃明初设置的东胜诸卫,使大同、宣府等关孤悬塞外。在严密防范的同时,于谦也主张对瓦刺采取适当的怀柔政策,“振之以兵威,抚之以恩信,所以折其强而结其心也。”恢复与瓦刺的通贡互市。1449年,贵州苗族起义。于谦派遣吏部尚书何文渊前往贵州宣布“朝廷恩威,赏劳土官土人。候西北胡寇宁息,另行计议”。1456年,湖广武冈州苗民起义,于谦即令右都御史王来等“调度官军,设法剿捕”,“不许顾望迁延,致贻害一方之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谦的边防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谦的边防政策作简要评述。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早期已有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但明代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化。……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张居正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每逢考核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便强调要将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张居正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同时,张居正又广泛增添人才,提拔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委以重任,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摘自百度百科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世世代代无数个人的活动造就的。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历史条件对于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历史人物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人民群众则是历史规律的最终实现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摘编自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麇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宋太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和《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异同。

 

1985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盟歌和盟旗。盟歌采用欧洲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盟旗以蔚蓝为底色,中间由12颗金星环绕成一个圆,“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12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这反映了欧盟委员会

A. 采取宗教措施促进欧洲联合

B. 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

C. 借用古罗马法宣扬法制精神

D. 试图兼顾欧洲各国利益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A. 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 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 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 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