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78﹣1985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统计。与其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A. 工人、农民纷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C.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下列不包括在这“特”字中的是:

A.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B. 完全独立的管理体制

C. 允许经济结构多元化    D. 市场调节为主要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出版的连环画中写道:“自动创造来并社,共产主义出幼芽。党委亲自来挂帅,大力宣传公社化”。这一时期我国正经历着

A. 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B. “大跃进”运动

C. 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

D. 改革开放热潮

 

易中天《中国梦》中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④加入WTO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安徽凤阳农民的流行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①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土地经营体制变革给农村注入活力

③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④表达了农民对当时农村改革的拥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李鸿章不畏成见,敢于“言利”的表现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汉阳铁厂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创办京师同文馆

 

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成就。面粉业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该时期最可能是

A. 1895—1911年

B. 1912—1919年

C. 1937—1945年

D. 1946—1949年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有

①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②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③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④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英国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

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1852年

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1800--1850年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垄断组织的出现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最早应出现

A. 宋朝    B. 唐朝    C. 汉朝    D. 清朝

 

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

A. 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 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

C.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

D. 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的是:

A. 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B. 南宋政权重视农业生产,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 中唐以后南方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期

D. 北宋立国后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手纺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

B. 西汉的白渠

C. 汉代治理黄河

D.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根本目的在于

A. 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B. 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C. 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 防止商人谋反

 

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A. 中原地区足棉花主产区域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

D. 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 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 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

C. 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    D. 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康熙中期,两淮“无尺寸之荒芜”,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山谷崎岖之地,……尽皆耕种矣。”这种局面的影响不包括

A. 生态环境破坏    B. 农民生活日益艰难

C. 人地矛盾激化    D. 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

A.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1)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

 

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A. 丑        B. 丑    

C. 净       D.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 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

B. 计算机

C. 牛顿经典力学

D. 达尔文进化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