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WPA公共事业振兴署;PWA公共工程管理局;AAA农业调整法案该漫画表明新政

A. 完善了政府公共设施

B. 解决了农民失业问题

C. 推行救济措施获得民意支持

D. 突破宪法规定扩大总统权力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 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 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 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该条例的主旨是

A. 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

B. 调整企业生产秩序

C. 阐明国家实施计划的必要性

D. 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如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

 

电力(千瓦)

煤炭(公吨)

水泥(公吨)

生铁(吨)

钢(吨)

1927年

772百万

1.42百万

498千

436815

30000

1936年

1724百万

26.2百万

1243千

958683

556347

 

 

A. 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B. 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D. 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详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A.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 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 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 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

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

 

类别

工矿、纺织

铁路运输

数量

18个

364公里

投资额

1545.7万元

1250.9万元

 

 

(2)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微、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

 

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

A. 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 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 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

A. 电动机的勃然兴起    B. 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C. 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    D. 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

 

下列关于各国殖民扩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资本原始积累

B. 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

D. 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包括种族屠杀、黑奴贸易等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

A. 19世纪中期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20世纪初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 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 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D.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的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加工成浓缩蜜糖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主要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补充劳动力?

A. 自中国招募大批劳工    B. 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 自北美雇佣印第安人    D. 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管理思想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在19世纪初,英国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对它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 蒸汽机的发明运用

B. 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C. 牛顿力学的科学指导

D. 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杨宁一在其著作《现代化理论》提到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以下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属于同一类的是:

A. 英国、中国    B. 美国、日本    C. 中国、日本    D. 法国、中国

 

“……之后,世界各地联系大大加强,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材料中的省略号处最可能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C.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下列对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最准确理解是

A.铁路与火车都以经济掠夺为目的         B.铁路与火车都是可以牟利的工具

C.铁路和火车带来致富的机会和条件    D.铁路与火车意味着消耗大量的能源

 

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

A. 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C. 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 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                  B.有利于普及西装

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动增加

 

1986年7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 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 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学校开设有炸药制造技术等相关课程,并认为女子适合从事暗杀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风潮影响新式教育    B. 人才培养注重职业技能

C. 女性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D. 办学思想体现兼容并蓄

 

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 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B. 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 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该材料反映了

A. 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B. 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C.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