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体现了中国人民积极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力量。

(1)分析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的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材料一  汉武帝及其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分析儒家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欧洲步入近代社会以后,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的“理学”和近代欧洲的“理性”的不同内涵;并指出两种不同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理论化。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被公认为调整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

①推动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②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③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④消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该作品

A. 描绘了英国工业化的场景    B. 以夸张强烈的色彩表现物象

C. 反映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风格

 

葡萄牙在16世纪打败了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阿拉伯舰队。据此可知,葡萄牙

A. 揭开了开辟新航路的序幕    B. 确立了在印度洋上的霸权

C. 垄断了与中国的丝茶贸易    D. 建立了工业同市场的联系

 

下表反映了

A. 商品流通走向了市场化    B. 中国入世市场资源供应充足

C. 分配制度出现根本变化    D. 实现了由富国到强国的目标

 

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 “巴黎和会” “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 维护政局稳定    B. 进行革命动员    C. 建立统一战线    D. 培育国家认同

 

从战国到清末,《诗经》一直被奉为儒学经典,关于它的学术史也被纳入经学史,成为经学史的组成部分。“五四”以后,对以《序》《传》为代表的传统《诗经》学展开了猛烈批判,并认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诗经》的思想内涵超越时代的局限    B. 对《诗经》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

C. 《诗经》的文学价值高于其思想价值    D. 西方文明传入提高了《诗经》的历史地位

 

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

年  份

茶(担)

丝(担)

棉花(担)

豆(吨)

1871~1873

1022159

37529

8486

57560

1881~1883

1238145

39345

17473

84760

1891~1893

1055064

59945

290417

760522

 

上表反映出

A.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 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宋代史学家袁枢负责撰写国史人物传,其同乡章惇的家人请袁枢粉饰章惇的生平传记,袁枢回答说:“子厚(章惇的字)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公议。”袁枢认为治史应该注重

①借古鉴今  ②经世致用  ③秉笔直书  ④赏善罚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

A. 抑制土地兼并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促进租佃经营    D. 集聚商业资本

 

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该发现

A. 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 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C. 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 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

 

中国和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属于同一世纪的是

A.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B. 《九章算术》 《物种起源》

C. 《红楼梦》 《十日谈》    D. 《本草纲目》   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拿破仑说:“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阅读材料:

材料一1800年8月,当法国国内外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仍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候,拿破仑以巨大的立法勇气开始制定民法,组成了由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的民法典起草会。……他非常重视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共召开102次会议,亲自主持的达半数以上”,讨论时,其见解往往是“深刻的、有条理的、明确的”。最后,他力排众议,简化批准程序,使民法草案在保民院和立法院中通过。

——宋培基《<拿破仑法典>与1789年原则》

材料二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

补偿时,不在此限。

——《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新的更为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建立了。历史剧只能演远古时代的,即便是拿破仑所尊崇的高乃伊,其剧本也必须进行删减。每次上演歌剧时,都必须请示他,不只是在创作后送交审查,连选题也要进行审查。宗教题材作品一律禁止,神话故事都备受推崇。……原先拿破仑只册封最勇敢的元帅、最能干的参议员和大臣为亲王、伯爵、侯爵,作为最高荣誉。如今,这些新贵族的子孙,富有的胡作非为者和游手好闲者,竟可以享受一代法国人为之奋斗十年、流血流汗誓言废除的种种特权。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拿破仑制定法典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法典》的意义。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拿破仑行为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顿吏治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

——《商君书》

材料二鞅新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国)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为整顿吏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是如何解决官员违法问题的。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吏治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吏治建设的看法。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阅读材料:

材料一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就民族意义而言,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是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的。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育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知识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育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育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是如何打开“缺口”的?“缺口”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国图存的关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280字左右)

 

行省制是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材料:

材料一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卷91》

材料二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三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其意图。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它创造的艺术世界基于现实,但又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因此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意向、人物或环境。”下列作品表现的风格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A.

B.

C.

D.

 

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A. 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 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 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 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宣言倡导,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宣言表明不结盟运动

A.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B. 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行动纲领

C. 联合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D. 谋求实现各国政治民主化与自由化

 

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该决议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工人阶级队伍觉悟低下

B. 国民经济呈现衰退景象

C. 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D.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

 

下列表格中的现象,说明了

1935年5月27日

最高法院扼杀了3项“新政”立法,其中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6年1月6日

最高法院以6对3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

1936年6月1日

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判决纽约州的一项规定妇女与儿童最低工资的法律违宪

 

 

A. 美国民主运行机制弊端显现

B. 最高法院缺乏与时俱进理念

C. 最高法院非常时期过度集权

D. 宪法至上原则得到充分彰显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 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 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

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对于一国本身来说,它将阻止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它倡导多方面的合作,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裨益。对于双边和多边关系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而且为形成长远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材料评价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有利于

A. 推进公有制经济士体地位的建立

B.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 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

D. 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A. 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