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指出,辛亥革命爆发后,“当革命势力表明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时候,他承认了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他为避免同革命领导人完全决裂而讨好他们,面临对抗就作策略上的退却”。这一叙述表明

A. 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

B. 袁世凯为追求政治目标不择手段

C. 孙中山是政治妥协的成功运作者

D. 袁世凯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者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近代某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所以失败之故,由于群议之掣肘者半,由于鸿章之自取者亦半。其自取也,由于用人失当者半,由于见识不明者亦半。”下列史实中不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 户部长期拖欠、挪用北洋海军军费

B. 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企业腐败严重

C.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D. 洋务派对于列强扩张野心认识不足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1843年正式出版后少有人问津,甚至有守旧官吏主张将其付之一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产生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国图志》只学习西方器物

B. 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 《天演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D. 清政府放松舆论管制

 

图6和图7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据此可知儒家文化

A.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

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

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

西台(右相)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

紫微省(紫微令)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丞相)

 

 

A.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

A. 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B. 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

C. 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D. 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春秋时期,管仲制定了“兵器赎罪”的条款,价码是:重罪,一副犀牛皮盔甲,一柄戟;轻罪,一副普通牛皮盔甲,一柄戟;小罪,罚款;打官司,诉讼费为一束箭。管仲制定此条款的主要目的是

A. 博得仁慈和王道美誉

B. 减少杀人和动用刑法

C. 充实兵备,节省军费

D. 加强法制,强化专制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 ·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更能真实地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琦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原料是什么?在材料二中这种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料变化的原因。

 

明代制度规定,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官员纷纷“下海”。嘉靖时,首埔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

A. 吏治渐趋腐败    B. 内阁地位上升

C. 重农抑商政策衰亡    D. 轻商意识淡化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材料折射出当时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 商品交易受政府的严格管理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白居易咏《缭绫》诗日:“去年中使宣口赦,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纹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该诗从侧面反映了唐代

A. 流行裙装服饰    B. 棉纺技术的推广

C. 文学创作繁荣    D. 纺织技术的高超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娇柔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出上述风格的是

珐琅彩双环瓶   青花五彩碗    三星堆青铜礼器  江宁织造局云锦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中国古代冶铸业中,南北朝时某种炼钢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钢的性能,其具体操作是“用生铁的溶液,浇灌到熟铁的刀刃上,并用牲尿和牲脂淬火成钢”,这种炼钢术被称作

A. 高炉炼铁    B. 炒钢技术    C. 水排冶铁    D. 灌钢法

 

官营手工业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难以推广

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 玉米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 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 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据材料可推断宋朝

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 市的交易已不受官府的监督

C.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取消    D. 日中为市的时间限制被打破

 

中国古代最稀少、最精英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藩属国贡品

D. 官营手工业

 

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均田制

D. 郡县制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 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 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

B.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

C. “海禁”政策的恶果

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艰难而曲折,每前行一步都饱受束缚和痛苦。其主要原因是()

A. 水陆交通不发达    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市”、“坊”界限被打破    D. 统治者禁绝对外贸易

 

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对比下列两图,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

 

A. 生产模式的变化    B. 社会组织的完善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经营方式的改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