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这主要得益于上海

A. 印刷技术较先进

B. 城市开放程度较高

C. 民族工商业发达

D. 系中共中央所在地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 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 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C. 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分封制度逐渐崩溃

C. 华夷秩序最终确立

D.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史记·平准书》云:“(汉初)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司马迁的这段记载,用“困”“辱”二字准确概括了汉代的抑商政策。两汉以降,历代王朝的抑商政策与立法主旨不外“困”“辱”两途。

——范忠信等《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的成因》

材料二1882年美国人华地玛想在上海设立纺织厂。清政府除了通过外交途径阻止其设厂外,还通过逮捕惩办等方法迫使投资于公司的华商退股,终于使华地玛的计划落了空。日本人也想在上海开设织布公司,“经日本钦差与中国官、商议其事,卒不果行。”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

材料三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对近代工业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你赞同何种观点,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五十一年“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与雍正元年“摊丁入地”政策的相继颁布、执行,刺激了人口的增长。……著名学者洪亮吉在1793年提出了他的人口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耕地的增长不及人口增长的速度;(二)他主张以“天地调剂之法”与“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过剩人口,即水旱瘟疫等灾害的自然淘汰,政府人为调整与救济,如移民、开荒等;(三)他认为听任人口激增会引起社会动乱。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了《人口论》……他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互动百科《马尔萨斯人口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早期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洪亮吉与马尔萨斯在人口论内容方面的相似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史上英国安全绕过“马尔萨斯陷阱”的措施。

 

《全球通史》记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着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该描述现象下的发明成就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轮船

D. 发电机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促成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C. 资本主义体系的初步形成

D. 工业革命的开展及扩展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

A. 打败无敌舰队”    B. 颁布《航海条例》

C. 成立东印度公司    D. 发动七年战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

B. 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C.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下图近代世界经济史图示紧扣研究性学习主题。据此推断,该研究主题应是

A. 工业革命的扩展

B. 黑奴贸易的兴衰

C. 西方的殖民扩张

D. 世界物产的传播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A. 有益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

C. 推动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 民族工业发展日渐走向萧条

B. 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 金融业有力助推工业化进程

D. 近代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近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

A. 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 传统农本思想遭彻底颠覆

D. 近代社会转型已经完成

 

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 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 收回关税自主权

C. 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

D. 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

 

下图为近代某一时期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最有可能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人口远远少于中国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量却是中国的1246倍。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通商口岸少英国货物匮乏

B. 英国棉纺织品质量欠佳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D.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 法律禁止钱庄存在

B. 钱庄、票号已较普遍

C. 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农本思想已遭到动摇

B. 白银大量外流

C. 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 市民阶层兴起

 

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清代机户生产能力有限

B. 清政府鼓励发展小型机户

C. 制度影响新经济因素成长

D. 清政府加强市场宏观调控

 

对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 表明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 推动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 促使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 加速铁犁牛耕在江南地区的推广

 

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民间海外贸易始终没有合法地位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开展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注重精耕细作

B. 结构日趋合理

C. 分工日益细化

D. 技术领先世界

 

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A. 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B. 工商业经营注重家族传承

C. 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D. 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

 

唐文宗大和五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政府抑商政策仍未改变

②草市规模不断扩大

③夜市市场已经比较繁荣

④市坊制度已被打破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 法律保障土地的自由买卖

B. 小农经济开始衰败瓦解

C. 政府实际控制土地能力削弱

D. 农村土地租佃关系盛行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