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 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外交关系继续存在”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自耕农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本原因?统治者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A. 蒸汽和电力

B. 蒸汽和石油

C. 石油和电力

D. 电力和核能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A. 新航路开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 

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垄断组织的推动

D. 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到: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 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 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富尔敦发明汽轮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电力技术革命

C. 内燃机的发明

D. 通信技术发明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 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 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 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 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 1500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 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 1500年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 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下表为《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销量统计表》,就其反映的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61年

625

312.5

202.5

110

1871年

819

409.5

202.5

207

1886年

934.9

567.46

205

362.46

 

 

A. 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不断减少

B.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C.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商品经济在近代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

 

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商主义的影响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D.代议制民主的巩固

 

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这种观点实质上

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D. 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就没有再铸过 钱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考察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

A. 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 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C. 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粉彩瓷器    D. 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    )

A. 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

B. 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C. 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D. 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

 

《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 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干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祭瓦解

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下图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对该图的解读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A. 出现了农村集市

B. 坊市分置

C.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D. 商业市镇兴盛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 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这说明

A. 清朝统治者的不自信

B. 君主专制下的失策

C. 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D. 清朝严格实行海禁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