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可能遇到的经历是

A. 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

B. 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

C. 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

D. 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政治家

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B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公正

C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D

伯里克利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A. A

B. B

C. C

D.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

④通婚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整顿吏治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行汉制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尖锐

B. 萨拉米岛危机

C. “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 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 废除井田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

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 民贵君轻

C.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

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 增加赋税收入

B. 提高军队战斗力

C. 严格控制人民

D. 打击贵族势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民族融合       D.商鞅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备注

能源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车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

1885年

德国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汽车

最早的汽车

1893年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4年

美国

福特

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西方宪政文献简表

 

名称

内容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为非法权力……

1787宪法

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材料三2013年7月26日《人民日报》载:“这一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政治上形成广泛的共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证了我国政治格局的稳定。这一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材料一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献所属的国家及其确立的政体。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及其发挥的作用。

 

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233亿美元上升到10634亿美元,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计划经济评论

 

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署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毁掉1000万英亩棉田,屠宰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政府予以补贴。这种做法

A. 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B. 体现了政府的“以工代赈”

C. 遭到农民的一致反对

D. 为失业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主持兴办了许多大型的公共工程。这一做法的作用包括

提升购买力刺激工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抑制股票投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罗斯福总统在首次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工业生产

C. 调节农业生产

D. 实行以工代赈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某法案,不仅规定了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则,还规定了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凡是接受该法案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该法案体现了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重商主义政策

C. 自由放任政策

D. 国家干预政策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A. 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 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C. 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 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交流、文化碰撞、社会形态冲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由此

A. 世界开始走向联合

B.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C. 美国霸权地位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863年的《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的《事故保险法》、1889年的《伤残及养老保险法》,涵盖了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

B. 广大民众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 德国最早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D.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 圈地运动的进行

B. 蒸汽动力的应用

C. 石油工业的发达

D. 电器的广泛使用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人和物自由,政府只保卫国家,建立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在其他方面应无为而治。对这段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       B.为反封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C.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D.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

A. 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B. 葡萄牙、荷兰、美国

C.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A. 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

B. 血腥的殖民掠夺

C. 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

D. 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观察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美国是最大奴隶贸易贩子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