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调整生产关系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下列对三大改造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 一五计划的“一化三改造”同时并举又同时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助纣为虐

C. 强权政治

D. 铸剑为犁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一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38年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

A. 波兰

B. 奥地利

C. 捷克斯洛伐克

D. 埃塞俄比亚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欧洲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被这位学者称为“顶峰”的事件

A. 便利了德国法西斯“向西进军”

B. 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C. 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D. 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下面为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

A.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B. 西班牙内战

C. 英法的绥靖政策

D. 苏联的中立政策

 

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

 

促使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 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 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 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 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慕尼黑协定》签订

C.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 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法西斯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是

A. 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西班牙

D. 奥地利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材料三新中国落实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

时间

1950—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78年

1978年至今

实践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影响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中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并举出一个代表性的企业。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上海创建,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条件有哪些?

(3)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表格填写完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后,加之城乡差别逐渐显现和自然灾害的出现,农村一些人员开始向城市流动。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年,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材料二

由于经济“大跃进”的需要,大批从农村招工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高产的泡沫吹破之后,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国家被迫精简城市人口,大量城镇居民被强制向农村迁移。“文革”前期,户籍迁移的主要流向是城市户口向农村的迁移,主要表现是两个人群的户籍迁移:其一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其二是城市“反动分子”。“文革”爆发后,大批被打倒的干部和以前曾被确定为“反动分子”的人被发送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户籍迁移制度逐渐固化。据统计,1949年我国仅有136座城市,至“文革”结束时近30年时间才增加至191个,平均每年增加不足2个。“文革”刚刚结束后的几年,国家户口迁移政策依然没有明显变化。不过,为了稳定社会秩

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政策。各地相继放松了对下乡知识青年因病、残和困难回城的限制,这个时期从农村转回城镇的知识青年有650多万人。国家还出台了老职工子女“顶替接班”政策,进一步开大了“农转非”的口子。据统计,从1978~1983年,5年内全国办理子女顶替约有900万人。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城乡经济十分活跃,城市第二、三产业相当兴盛。此时,国家粮食生产丰足,粮食供应已与户口脱钩,农村人口进城经营工商业活动的人员数量很多,要求在城市落户的呼声非常强烈。“到1992年上半年,全国几乎每一个省份都出现了交钱办理城镇户口现象。据公安部对全国17个省区950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办理收费‘农转非’户口248万人,每个户口收费从2千元到4万元不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材料四

据有关学者测算,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20%.而越是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他们的贡献率就越高。目前,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诸多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主力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将对拉动投资、消费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将更多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还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稳定的维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放开户籍限制释放经济活力》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58年国家出台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评析户口迁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紊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己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共十六大报告

(l)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产品

单位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

1952年

1992年

万吨

92.3

15.8

135.0

8000.0

粮食

亿吨

1.5

1.1

1.63

4.42

 

 

A. 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 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 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试点期

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农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827.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1249.9亿元,增长51.1%,平均每年增长8.6%。工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270.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5.6亿元,增长98.3%,平均每年增长14.7%。这一规定

A. 解决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 体现了经济发展急躁冒进的政策方针

C. 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D. 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

A. 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 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

C. 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    D. 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橫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为纠正哪一方针路线通俗易懂的注解

A. “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 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B. 急躁冒进思想己经初露端倪

C. 市场经济理论己然引发探讨

D. 经济建设道路出现严重动摇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