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80年代,英国议会不断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并改革选举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愿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确立按照人口的多少分配议会席位的原则。这些举措本质上说明英国

A. 民主政治制度得到了完善

B.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

C. 议会选举的限制不断降低

D. 普遍选举的原则得以确立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顺应时势铸刑书于鼎公布于众。公元前452~451年.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牌上分布于罗马广场。由此可见(     )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最能体现雅典政体的民主性质。这主要基于它

A. 确保公民受到最公平公正的审判    B.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C. 陪审员产生的方式和履行的权力    D. 对公民大会决议有最终核准权

 

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A. 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

B. 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C. 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

D. 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

 

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禁盗贼”。由此可知,汉代的“乡”是一种

A. 村民自治组织

B. 地方政权机构

C. 社会教化团体

D. 安全保卫机构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

受朝国

鲁国

晋国

齐国

楚国

越国

纪国

次数

39次

38次

11次

10次

2次

1次

 

 

由此可以推论

A.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 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反映了

A. 后世姓氏均源自商朝分封制

B. 后世分封的诸侯王均取国姓

C. 商代某些姓氏与分封制有关

D. 商朝的分封制具有血缘色彩

 

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图(一幅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某重大历史事件的漫画)

说明:这幅漫画中,正义化身的超人(美国)左手抓着斯大林(苏联),右手擒着希特勒(法西斯德国),正朝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飞去,要带这两人去接受“审判”。

请完成:

(1)为什么美国超人会把斯大林和希特勒放在一起去接受审判?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

——《英法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声明》(1938年9月19日)

材料二一、英法两国的建议是防止战争、防止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办法。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如果作否定的答复,就得负起挑起战争的责任。三、这样就将消灭英法两国的一致同情,因为英国将置身事外。四、法国将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即不履行条约。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电报》(1938年9月21日)

请完成:

(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

(2)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英法的建议,将面临与哪国的战争?英法将采取何种立场?其借口是什么?

(3)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

 

下图再现了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欢迎”德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场景,该事件

①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②满足了德国的要求并进而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反映出捷克斯洛伐克同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一结局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英法对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的武装侵略行动采取“不干涉”态度是因为

①德意在西班牙的侵略没有危及英法的利益

②要把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要扼杀西班牙国内的进步力量

④英法害怕引火烧身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某研究小组需要为下列两幅历史照片加上主题词,最恰当的是

A. 伸张正义

B. 助纣为虐

C. 强权政治

D. 铸剑为犁

 

毛泽东曾指出:“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的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B. “坐山观虎斗”是指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C. 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主要是因为受到法西斯的蒙蔽

D. “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使局部战争逐渐走向全面战争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 由大国出面签署

B. 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C. 符合英国的利益

D. 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1936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 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 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 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

B. 盛产煤炭的地区

C. 邻近河流的地区

D. 电力充足的地区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 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 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

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 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 标志着美国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题文)《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 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是l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 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B. 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C. 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    D. 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A. 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 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 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

A. 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B. 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C. 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D. 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