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fēn)    粜米(tiào)  (shù)    (záo)

B. 国(yān)   (zhī)     箜篌(kōng hòu) 谏(fěng)

C. (yūn)   (hé)     花(niān)   (yù)

D. (qí)    (yè)     川(fán)    (dàn)

 

请以“数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图景,也可以写微小的情态,以小见大。

 

根据必修二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荷塘月下愁闷书生寻找心灵宁静。

下联:

 

下面两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林太太热情地对朋友说:我很欢迎你们到府上来闲聊。

②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①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④①③②⑤⑥    B. ④③②⑥①⑤

C. ③①②⑥④⑤    D. ③②④⑥⑤①

 

下列加点字成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2月3日晚,好友晒出一组舞蹈家杨丽萍生活照,她似在洱海边自由地起舞,身段婀娜如沐春风,长长的指甲十分抢眼。

②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一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③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防范各种风险,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④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⑤又到了年终,各地都推出了年货节活动。莆田市也不甘落后,年货展销会上的商品林林总总,不下数万种。

⑥已至莫春时节,但云贵高原的许多地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这让习惯了春天温暖的人们觉得难以忍受。

A. ②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磐石     葱笼     踯躅     葳蕤     否极泰来

B. 愀然     瞭望     相勖     肆业     义愤填鹰

C. 羁鸟     蛾眉     暧暧     点缀     终南捷径

D. 桑葚     静燥     落寞     偕老     雨雪菲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的树

肖复兴

①老北京以前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园林、寺庙或私家花园里。北京有了街树,是民国初引进德国槐之后的事情。那之前,除了皇家园林,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如今,到北京来,想看到真正的老树,除了皇家园林或古寺,就要到硕果仅存的老四合院了。

②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先生住的补树书屋前那棵老槐树。那时,鲁迅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那棵槐树现在还是虬干苍劲,枝叶参天,起码有一百多岁了。

③在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吴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沈家本先生住在这里就有的那棵老皂荚树,树皮皴裂如沟壑纵横,枝干遒劲似龙蛇腾空而舞的样子,让人想起沈家本本人,这位清末维新变法中的修律大臣、我国法学的奠基者,他和这棵皂荚树的形象是那样吻合。据说,在整个北京城,这么又粗又老的皂荚树屈指可数。

④尽管山西街如今拆得仅剩下盲肠一段,但甲十三号的荀慧生故居还在。当年,荀慧生买下这座院子,自己特别喜欢种果树。到果子熟了的时候,会分送给梅兰芳等人。唯独那柿子熟透了不摘,一直到数九寒冬,来了客人,用竹梢头从树枝头打下邦邦硬的柿子,请客人带冰碴儿吃下,老北京人管这叫做“喝了蜜”。如今,院子里只剩下两棵树,一棵便是曾经结下无数次“喝了蜜”的柿子树,一棵是枣树。去年秋天,我去那里,大门紧锁,进不去院子,在门外看不见那棵柿子树,只看见枣树的枝条伸出墙头,繁星点点,枣结得挺多的。老街坊告诉我,前两天,刚打过一次枣。

⑤在北京四合院里,好像只有枣树有着这样强烈的生命力。因此,在北京四合院里,枣树是种得最多的树种。小时候我住的四合院里,有三株老枣树,据说是前清时候就有的,别看树龄很老,每年结出的栆依然很多,很甜。所谓青春依旧,在院子里的树木中,大概独属枣树了。我们大院的那三株老枣树,起码活了一百多年,如果不是后来人们住房改造砍掉了它们,起码现在还活着。如今,大院拆迁后建起了崭新的院落,灰瓦红柱绿窗,很漂亮。不过,没有那三株老枣树,院子的沧桑历史感,怎么也找不到了。

⑥在我所见的这些树木中,最难活的是合欢树。记得我读小学时,离我家不远通往长安街的一条大道两侧,种满合欢树,夏天一街茸茸粉花,云彩一般浮动在街的上空,在我的记忆里,是全北京城最漂亮的一条街了。可惜,如今那条街上,已经一株合欢树也没有了。

⑦在离宣武门不远的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是我们汇文中学的老学长吴晓铃先生的家。他家的小院里,有两株老合欢树,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活着。那年,我特意去那里,不是为拜访吴先生,因为吴先生已经仙逝,而是为看那两株合欢树。合欢树长得很高,探出墙外,毛茸茸的花影,斑斑点点地正辉映大门上一副吴先生手书的金文体门联,“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那花和这字,如剑鞘相配,相得益彰。

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着了迷一般,像一个胡同串子,到处寻找老院子里硕果仅存的老树。都说树有年轮,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已经越来越少的老树,是老四合院的活化石。老院不会说话,老屋不会说话,迎风抖动的满树的树叶会说话呀。记得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北京十分春色,四合院的树占去了五分。他还说:“如果没有一树盛开的海棠,榆叶梅,丁香……又如何能显示四合院中无边的春色呢?”

⑨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访过的那么多老树,说老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都不是上述的那些树,而是一棵杜梨树。

⑩那是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是在紧靠着前门楼子的湖北会馆里,看到这棵杜梨树的,枝叶参天,高出院墙好多,密密的叶子摇晃着如天空浮起一片浓郁的绿云,春天的时候,它会开满满一树白白的花朵,煞是明亮照眼。虽然,在它四周盖起了好多小厨房,本来轩豁的院子显得很狭窄,但人们还是给它留下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我知道,人口膨胀,住房困难,好多院子的那些老树,都被无奈地砍掉,盖起了房子。因此,可以看出湖北会馆里的人们没有把这棵杜梨树砍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⑪那天,很巧,从杜梨树前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已经87岁,不到十岁搬进这院子来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杜梨树。也就是说,这棵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了。

⑫那天我对她说您就不盼着拆迁住进楼房里去?起码楼里有空调,这夏天住在这大杂院里,多热呀!她瞥瞥我,对我说:你没住过四合院?然后,她指指那棵杜梨树,又说,哪个四合院里没有树?一棵树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把扇子。只要有风,每一片树叶都把风给你扇过来了。老太太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得,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住在四合院里,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真的是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把扇子,把小凉风给你吹了过来,自然风和空调里制造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⑬日子过得飞快,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里,偶尔,我路过那里,每次都忍不住会想起那位老太太。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在了,我却希望老太太还能健在。如果在,她今年应该是99岁,虚岁就整一百岁了。

(取材于肖复兴《北京的树》)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老北京树的历史,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老四合院中老树的描写。

B. 作者写老皂荚树,只是因为这棵树枝干虬劲,在整个老北京城屈指可数。

C. 第⑨段中吴先生去世后,作者仍去看合欢树,并非树比人重要,而是因为那种缅怀之感。

D. 文章第⑫段,作者用比喻和排比手法,写出了自然风胜过空凋风的好处。

E. 中国的文人有为居家或书房写门联的传统,往往是根据书房的特点,或自己志向抱负来写的文中吴晓铃先生写的“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就是一例。

2.文中第⑧段说:“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老树都见证了哪些历史和生命?

3.作者说,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树,而是那棵杜梨树?这是为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①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①阑干:栏杆。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 “柴门掩夕晖”写夕阳下柴门虚掩,夕阳的余晖与纷飞的落红都让人心生惜春之情。

B. “昏鸦数点傍林飞”一句描写几只昏鸦翻飞于密林之外,由于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自然更像“点”。

C. “吟余小立阑干外”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形象孤独。

D. 末句写樵夫渔人劳作归家,亦紧扣“晚”字着笔。

E. 本诗中落花、昏鸦、小立的诗人、归家的樵夫渔人在日落时分融汇成一幅清冷、空寂的村野春晚图。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判官,宋代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又称“通判”,负责州郡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即各类犯罪事件的审判和裁决。

B. 台指的是“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C. 团练副使是宋代散官官阶之一,宋代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共有十等,常授的主要有团练副使、节度行军司马等四种。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自幼颖悟,母亲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要害。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B. 苏轼恪尽职守,徐州任上,当地突发水灾,苏轼身先士卒积极修堤守城,颇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公无私风范。

C. 苏轼忧国忧民,写诗讽喻时弊,却因此遭受诬陷而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但能随遇而安,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D. 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杭州知州时疏通茅山、盐桥二河通航运,还疏浚西湖,用淤泥和葑草在西湖外围构筑长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2)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蹑履相逢迎                 ②怨灵修之浩荡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             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①③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⑧

C. ②④⑤⑥⑧    D. ②③④⑦⑧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火尚足以

A. 其进愈深,而其愈奇    B. 孤舟之嫠妇

C. 彭殇为妄作    D. 固前圣之所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襟危坐而问客曰              宜流之海外,以风教

B. 謇朝谇夕替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C. 所以兴怀,而其一也          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而

D.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忍而攘诟   _________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_________

(3)否泰如天地   _________  (4)汝可谓“前而后恭”       _________

(5)后严命屡   _________  (6)所幸一人以被覆之,因便所杀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

(1)《兰亭集序》中表现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论述宇宙万物总在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乘着一叶扁舟在江面上无拘无束、随波飘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有了志和力,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手工艺,即手工从事的技巧或艺术。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匠们靠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艺术品。这些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饱含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间手工艺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

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面塑、彩塑、绢花、灯彩等置于案头、粘贴于墙壁或悬挂于室内,供人们欣赏;陶罐、彩印花布、蓝印花布、木雕糕点模子、竹编器皿等则属实用类;而宗教、祭祀用到的,主要有彩塑神佛像,纸扎人物、车马、楼阁等。按照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如蓝印花布、蜡染)、刺绣(如香荷包、布老虎)、编织(如竹编、草编)、陶器、服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有些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手工艺生产主要靠世代的口口相传,大都传承有序,而且大多“传子不传女”,以防止技艺外传。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则因由妇女承担,而由母传女、世代相传。今天,这些旧的传承方式依旧存在,而一些相关企业和工艺院校的出现,使传承模式更加丰富,也更有活力。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原因,使得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再穷其一生坚守老手艺。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消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反思。

但是,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温饱之后,有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日渐高涨。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应该是一种作坊形式,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而不是“批量产品”。手工艺作品饱含传统的信息,作品因手工原因而变得鲜活,工匠师傅的亲手操作使其具有艺术品味,制品具有唯一性等,都是手工艺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所谓传统是文化积淀的精华,所谓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而遵循艺术规律的创新会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形成“传统”。所以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有些创新的东西将逐渐会变成传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缺失的慢慢找回来。相信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内心都在渴望平静,渴望回归自然的和谐。相信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有关手工艺传承方式的一项是 (    )

A. 手工艺是工匠们依靠手工制作器物或艺术品的技巧或艺术。其范围极广,技艺精湛,内涵深厚,有较长的渊源。

B. 匠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美的理解融人自己的作品中,代代沉淀下来,各种样式的工艺品就有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C. 中国手工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表达并承载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蕴含着民族情感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D. 古代手工艺大都传承有序、口口相传,除一些由妇女承担的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外,大都传子不传女,以防自家技艺传给外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民间手工艺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它们几乎一年四季伴随着古代人民的风俗活动,为之增添喜庆气氛。

B. 民间手工艺品按功用可分为欣赏类、实用类、宗教祭祀类,按行业则可分为雕塑、印染、编织、陶器、服饰等各分支。

C. 部分不适合男子操作的民间工艺一般由女子传承。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多由妇女承扭,母传女,代代延续。

D. 宫廷手工艺是为皇家服务的。其制品与民间的相比,更加精致,多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着皇家气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缺乏继承人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在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工业生产冲击下,渐渐消失,这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B. 当今,人们对纯手工工艺品的需求更加强烈,是因为有识之士的反思,也因为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及工艺品的唯一性。

C. 手工艺品饱含传统信息,因其为手工制作而变得鲜活、有艺术性。其最终表现形式应该是“艺术品”而不是“产品”。

D. 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它们之间有时可以转化,传统需要创新,创新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未来也会成为传统。

 

的读下面的料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1月15日傍晚,一位送外卖的大叔因送鱼粉超时被退单,他主动承担了这单的费用,但还是被订餐顾客投诉了。晚上他又回到店里,请求“把那份鱼粉热一下带给女儿吃”,店家说已经过了三个小时,不能吃了,要给他重新做一份。他婉拒后离开。看着她的背影,老板娘非常辛酸,发朋友圈讲述了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记者了解到,当晚,大叔带着凉了的鱼粉回去给上高一的女儿当夜宵,虽然对被投诉感到难过,但他表示此事不怪顾客。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情?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衡水经验被复制后,在很多地方带来了狼群效应。可见,衡水模式是目前高中办学的最佳样本,值得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我校的高考成绩还有待提升,移植衡水经验因此迫在眉睫。只要大力推广衡水模式,我校的高考质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①衡水模式不一定是目前高中办学的最佳样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

B. 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C.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D.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虽然我市森林覆盖资源保护获评优秀,排名全省第一,但是土壤重金属超标、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B. 上市的首个周末,iPhone X在市场份额上就占到了 iPhone总份额的0.93%,超过了iPhone8表现出强劲的消费势头。

C. 由于古籍善本页数繁多,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使观众只能隔着玻璃柜观看由布展人员事先翻好的一两页,不能随意翻阅浏览。

D. “地铁车厢不允许吃东西,乘客都能遵守,希望在公交车上大家也文明乘车。”公交二分公司王书记说,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乘客在公交车上不准进食,但公交毕竟是公共场合,进食乘客还应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

B. 相对来说.台湾电视节目受限于市场规模、电视台过多、经费捉襟见肘,以致粥少僧多,造成节目质量日渐下降

C. 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D. 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们一致好评。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B.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晦是农历每月第一天,朔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C. 建安是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D. “鸡鸣外欲曙”中“鸡鸣”为古代时辰,古人将十二时辰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乌鹊南飞

A. 雪霏霏

B. 固前圣之所

C. 手巾掩口啼

D. 少长咸集

 

下列加点字字形、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 (jū)       婆(suō)       朝(suì)        桑树(diān)

B. (zhè)寺    伶(píng        (lí)妇         (shuò)流光

C. (kuí)丑      暧(ài)        守(zhuō)       (miǎn)规矩

D. (kè)死       (jī)鸟        (jī)荷         呦(āo)鹿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5)《诗经·氓》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时违背准则、取悦别人的严酷现实。

(7)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察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以赋体叙事,叙写诗人一年两次在极为适合游览的季节来到名胜之地锦江游玩。

B. 颔联写锦江美景,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用了拟人、夸张、动静结合等手法。

C. 颈联写离愁别恨,故乡的山水,带着离情,牵绕别恨,让诗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D. 尾联以景句作结,描绘了一幅乔木高耸,云遮雾绕的画面,情韵悠长,又余味无穷。

E. 诗歌的技法工巧,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别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

2.本诗情感真挚,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固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国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B. 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C. 方其破荆州,江陵    下:下面。

D. 酾酒江,横槊赋诗    临:面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鱼虾而友麋鹿    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C. 顷之未发,太子    D.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何为其然也?    B. 固一世之雄也

C. 而今安在哉?    D. 不吾知其亦已兮

4.下列又对所选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B. 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 作者用月与水作比,阐释变与不变的道理,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所抱定的生活态度

D. 所选文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非常丰富,转换也十分自然。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满脸不屑。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开的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才用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这端砚何处没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人家说只有您老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忙说:“就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不知所措。华昌自言自语:“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第一段景物描写非常精炼,不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奇瑞还烘托出石钵头和华昌两人的心情,预示两人即将爆发矛盾。

B. 小说第四段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满腹经纶却穷困潦倒的读书形象,也写出石钵头对华昌这样读书人的不屑和鄙视。

C. 小说中的石钵头是个屠夫,他强悍霸气,不懂尊师重道,虽令人可恨,但其身上也蕴含孝顺的情怀,对华昌宽以待人的行为心有感动。

D. 小说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特定年代里的社会生存状态以及不同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2.小说以“药砚”为题,具有丰富的内涵,请作简要分析。

3.小说以“徒手分砚”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