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提到“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就是一首明朗流畅、情趣诱人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通俗,俗不可耐是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 ③②④⑥①⑤    B. ⑤③②④⑥①    C. ②③⑤⑥④①    D. ⑤④⑥①③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 特朗普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经得起推敲的施政纲领,却凭着各种争议敏感事件的抨击而获得许多民众支持,最终当选美国总统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D.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每逢周末,他总喜欢邀上三五知己,海阔天空地谈论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国家大政,或家常琐碎。

②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坚持核试验,有人指出,这完全是利用地缘政治进行讹诈的老把戏,真乃诛心之论

③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④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⑤我国东北地区一到冬天就非常寒冷,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上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⑥这个剧本写得确实不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听说已经拍摄电影,什么时候放映呢?人们早就拭目以待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情感。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 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是指“宫苑”,“坐不归”写出了诗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无奈。

B. “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

C. 诗的颔联描写了一派落花轻盈、飞鸟欢悦的绚丽的春天景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因政治失意久坐江头、懒散无聊的心情。

D. 尾联表达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E. 这首七律诗全诗感情浓烈,运思深刻,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表现了杜甫在官场中无所作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2.简析本诗中的“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令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肤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帝爱时风度,选庶吉士,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贤以语时。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是冬,无雪。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尅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牧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情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 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惊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母忧,为“丁母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C. “褐”即麻布衣服。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D. 入阁是指明清时翰林院的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进入内阁草拟诏谕,参与朝廷大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时真诚坦率,没有地域偏见。李贤对他曾有抵触,但相处久了也称赞他是“君子”;皇帝要求他选用北人任庶吉士,他认为不可压制有才能的南人

B. 彭时为人正直,力挺被诬同僚。门达构陷李贤时,他认为李贤有经世济民的才能,不应去职;他不仅尽力为李贤伸冤,而且表示自己要和李贤共进退

C. 彭时敢于谏言,处处为民着想。他曾上疏指出光禄寺和城门官盘剥百姓,进献宝物之人虚抬价格,搜刮国库;当发生旱灾时,他又请求开仓平抑粮价

D. 彭时持正修身,有古大臣之风。他勤勉奉国多年,退朝后不与子弟谈论政事,选拔举荐时绝不让被荐者知晓;闲居时绝不懒散,日常生活也十分俭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2)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白 皮 鞋

[苏丹] 阿卜·白克尔·哈里德

天色暗下来了,水汽预示着将有一个不愉快的黑夜。我坐在市场的一家咖啡馆里,苦苦地思索着下月的日子该怎么过……我在责怪着自己由于一时冲动买了一双白皮鞋。按我这样地位的小职员来说,真不该如此,就是想买也该等下月再说。我埋怨我干的荒唐事儿。正在烦恼的时候,耳旁传来一声声叫擦皮鞋的声音……

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约摸十一岁的孩子,披着一件不称体的长衬衣,两条瘦腿活像竖在地上的两根细棍,苍白的圆脸庞上长着一对炯炯发光的、满是孩子气的大眼。或许他早就以为我会坐下来的,所以竟没来得及等我张口告诉他这双皮鞋还是刚上脚的,他的两只小手就已经在身旁的小木箱里匆忙地翻寻着什么了。

他严肃而又小心翼翼地卷起衣袖,从木箱里取出一个铁匣,立刻埋首在这项“艰巨”的工作里。

我百般无聊地看着电影院前熙来攘往的人群,现在不比公共假日那天,很少见到中学生的影子。站着的尽是些套“吉尔巴”(一种苏丹民族服装)或穿着形形色色衣衫的童工,男女摊贩杂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兜售吃食。

我本以为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擦完的,而他不时顾盼着影院前的观众,低声问身旁另一个孩子:

“听,开演了吧?”

“我早看过了,你要瞧,你自个儿去吧?”

这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玩弄着手里的木棍,一面又频频抬眼留心一个闲散地等着友人赴约的青年。

擦鞋的责备而又痛苦地扫了他一眼,便拿起我那擦好鞋油的一只白皮鞋放在墙脚下,稍晾一会儿再打光。熙熙攘攘的顾客不知是谁在鞋上踩了一下,这一脚几乎使他前功尽弃,他掸掉灰尘,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怎么不长眼哪!”

说着又伸出两只小手聚精会神地开始他的擦鞋工作。

片刻间天空里越积越厚的乌云又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听到他自言自语地在嘟哝:

“真主保佑,这场雨下来,看不成电影还没什么,断了我的粮可怎么办?”

雨说下就下,稀疏的大滴雨点开始落了下来。人们蜂拥地躲进咖啡馆,渐渐把我和孩子的距离越挤越远了。

滂沱大雨,倾盆如注。我端着座椅退进屋里,坐下后先忙着把两只光脚丫子塞进桌肚里,但心里止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这孩子哪儿去了呢?准拿走了我的皮鞋……唉,多讨人喜欢的一双新皮鞋,不用费多大劲就可以脱手的。本来嘛,眼看着浓云蔽日,预示着有一场大雨,大街小巷尽是泥水,我干吗还一定要让他再擦呢?真是活见鬼!

根本的问题倒还不是对这双丢失的鞋感到特别惋惜,问题是要我光着脚在这么一个漆黑的夜晚步行回家,倒是生平第一遭。

折磨人的整整一小时过去了。在这一小时里,我的心简直是随着表上的分针在移动。而这个小东西看来却毫不在意地计算着这一寸寸蚕食我的耐心、让我神经都快爆裂的时光。

希望孩子送回皮鞋的幻想已成泡影了,这个该杀的家伙竟这么拿着我的皮鞋就溜跑了。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回去的那条道,当然,最好能雇一辆车,可是车停在大马路上;还有,钱呢?看来惟一的办法只能光着脚在我们那条既窄又危险的巷子里冒上一次险了。

又过了一小时,雨仍下个不停,咖啡馆里挤得水泄不通,等着孩子把鞋送回来似乎没什么希望了,抑制不住的气恼和郁闷阵阵袭上心头。播音机响了好长一阵终于静下来了。靠在躺椅上的、捏着帽子站久了的人都活跃起来,坐在一旁长凳上的还在热心地讨论着雨……

时间将近午夜,雨势渐弱,最后天空里只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雨丝儿,人们可以回家了。人们开始离开咖啡馆,不到半小时,屋里便走空了。侍者动手收拾桌椅,示意说:你也该走了。

老实说,我本也打算最末一个离开这儿,因为我不相信我的神经能经受得住自己光着脚在众目睽睽下走回家去。

我低着头走出大厅,刚穿过活动门,冷不丁地一下子怔在那儿了,两条腿似乎瘫陷在淤泥里,半步也提不起来,张大了的嘴不知说什么好,一个不到十一岁的孩子——好熟的脸哟——光着上身,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倒在墙角里睡着了。他的另一只手紧紧捏着一包东西,我过去轻轻地摇醒了他,他跳起身来,小手揉了一阵眼睛,迷糊中他忆起了我是谁。他连忙打开布包,一边忸怩地向我道歉。我这时才发现他是那么困倦,瞌睡沉重地压着他的眼皮。

付了钱,帮他披上那件不称体的、包过我皮鞋的长衬衣,我默默地踏上了归途。

满街的泥水,人们早就进入香甜的梦乡……周围是一片漫长、寂静得怕人的黑夜,电线杆上的街灯散出一团团灰白的光芒,似乎连这个也给雨水浇了个透湿。这种时刻四周见不到一点活的东西,哪怕是一只丧家的狗还是一只迷途的猫。

一幅使我无法入眠的景象萦回在我的脑际,那个孩子——我们的孩子,仿佛就坐在我床边,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另一只手里紧握着一双白皮鞋。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多种细节描写,如男孩与伙伴的对话、娴熟的擦皮鞋的动作、用衬衫包裹白皮鞋等等“小”笔触,塑造了一个勤谨自强、诚信守责的小男孩形象,引发读者对以小男孩为代表的弱势人群深深关切的善良之情

B.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大篇幅地对“我”进行心理描绘,“我”的种种心态,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使得故事更显真实,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 “白皮鞋”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白皮鞋”展开叙述;“我”的“白皮鞋”洁净、珍贵,与擦鞋孩童的生活与心灵形成对照,恰恰折射出“我”内心的自私、虚荣与身处上流社会的优越感

D. 结尾处对小男孩形象的描述,以及我把擦鞋孩子称为“我们的孩子”,体现出“我”内心的反省与悲悯情怀

E. 文章具有明晰的镜头感,对景物、人物的描写绘声绘色,故事环境逼真生动,使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文中划线处多次描写雨势的变化,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中运用了那几组对比,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这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学以98.3%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调查还显示,“民营企业/个体”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63%。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5%,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

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

           (《光明日报》2014年06月10日)

材料二

2013年“史上最难毕业季”已经远去,2014年“更难就业季”如期而至。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自2014年2月份开始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历时3个月共收集有效样本近5万份,对中国大学生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截至2014年5月底,38.9%的受访大学生仍未有明确的就业单位。其中,从地区上看,生源地为上海、北京的大学生签约率基本在8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4-29个百分点;而东北、华中的学生签约率全国最低,华中地区比平均水平低了约16个百分点。从专业上看,哲学、管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签约率较高,理学和农学专业总体较低。

报告显示,有30.4%已签约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单位就业,没签约的大学生也有30%打算在一线城市就业,而对参与调查的所有大学生来说,这个数字是30.3%,比2013 年的21.8%有较大比例提高。

从行业看,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从单位性质看,35.9%的在校大学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不过,在工作三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仍选择国企的比例下降为 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该报告分析称,尽管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接近两成,较2013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南方周末》2015年3月20日)

附图

材料三

由于连年扩招,从2003年至2014年,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接近1亿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因而高学历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从“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剩余向短缺变化的转折点)的角度看,高学历劳动力还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工资平稳期,他们与老板议价的空间并不大,体面就业更难。

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一方面,在大力调整夕阳产业和淘汰落后产能时,传统的就业岗位将大量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有机构成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传统工作岗位将大量摧毁。

再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以及选人用人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得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每年上百万的公务员考试大军、国企招聘火爆、民企乏人问津、一线城市扎堆儿求职、西部城市人才缺乏等现象,既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须更新,也说明我们的选人用人配套措施尚不完善,人才不能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合理流动,造成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机制不畅通。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09月09日)

材料四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老因素,也有新原因。老因素包括,高校专业设置出现偏差,培养模式与实际对接不上;高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肯放下身段到民企等企业就业;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迟迟转变不过来,不利大学生就业等。新原因主要是今年经济形势异常困难,原来很多需要用人的部门和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等,大幅降低了招聘比例;此外新增毕业生比往年多,今年全国高校总的毕业生达到近700万,比上年高出12万。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我们出现的一个独特情况是,一边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一边是农民工用工荒,很多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里反映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有一种抑制作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必须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能够容纳就业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或者新兴服务业。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年07月06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从《光明日报》和《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可以得知,2013年和2014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共同点是毕业生逐渐青睐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增加

B.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侧重点是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大学生就业情况,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C. 中华英才网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侧重于大学生就业取向,认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把民营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D. 两家媒体发布关于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新闻的背后,如实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相对而言,《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专业性更强,更具有说服力

E. 从《南方周末》的报道附图中得知,从2011年到2014年,大学生择业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虽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提高的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其中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B.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认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原因是薪酬高。

C. 从2003年至2014年,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高学历劳动力还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所以就业非常困难。

D. 《北京青年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老因素,也有新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3.结合三、四则材料,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鸳鸯被现代人误读

鸳鸯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不能在“鸳鸯”和“夫妻”之间画等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有时甚至是艳妓的代称。魏晋之后,鸳鸯的象征意义才逐渐趋向单一,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

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只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虽然鸳鸯的象征意义在魏晋以后才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但并不意味着鸳鸯象征爱情是“晚出”的。恰恰相反,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的意象就是夫妻。史上最早出现鸳鸯意象的文学作品是《诗经》,其中《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诗都以鸳鸯比喻夫妻。第一首名为《鸳鸯》,是一首贺贵族新婚诗,以鸳鸯起兴,象征夫妇成双成对,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第二首名为《白华》,是一首贵族弃妇怨诗,也是以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才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从象征异性之爱变成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如《文选》中辑录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其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两句,描写苏武和李陵之间的友情。三国魏曹植的《释思赋》,则以“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之句比喻兄弟之情;另一首《赠王粲》诗,用“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比喻王粲怀才不遇,急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国魏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用“鸳鸯于飞”比喻自己和兄长过去的优游生活,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名为《鸳鸯》,诗中的“鸳鸯”,是比喻陆云、陆机兄弟。这种文化现象,从两汉一直持续到魏晋,达数百年之久。

魏晋之后,风气大变,鸳鸯的意象,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底蕴。促成这次回归的原因,《诗经》已有先例是其一,而更重要的是一些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晋人干宝《搜神记》,有一篇名为《韩凭妻》,讲述了韩凭与妻子何氏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其“精魂”化为鸳鸯,栖息于墓旁两棵根枝交错的大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类似的民间传说还有“怨哥”和“映妹”的故事等,其结局大抵都是双双化为鸳鸯。后来,很多文人又用诗歌来表达这些传说,使鸳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爱情象征。至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几乎是清一色的“夫妻”。如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李白的“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杜甫的“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诗人崔珏因三首《和友人鸳鸯之什》诗而名声大噪,被时人称为“崔鸳鸯”。此后,鸳鸯的象征意义,便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鸳鸯的象征意义并不单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含义不同,有时比喻恩爱夫妻,有时代表兄弟手足之情,有时象征君子、贤者

B. 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不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的意象就是夫妻,文学作品《诗经》可以论证这种观点

C. 两汉之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从象征异性之爱变成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

D. 魏晋之后,风气又变,由于《诗经》以及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使得鸳鸯的意象,又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底蕴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经·小雅》中《鸳鸯》以鸳鸯起兴,象征夫妇相濡以沫、忠贞不渝;《白华》中的“鸳鸯”也比喻夫妻恩爱;二者使用的都是鸳鸯最“原始”的象征意义

B. 作者援引《苏武李陵赠答诗》《释思赋》《赠王粲》等诗文是为了说明在两汉以后,文学作品中的鸳鸯转向比喻兄弟及贤者

C. 鸳鸯可以代表同性之间的手足之情及互相倾慕、互相挂念之情的文化现象,从两汉一直持续到魏晋,达数百年之久

D.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鸳鸯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唐代诗歌中的鸳鸯意象的象征意义是固定的,都是指“夫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鸳鸯的象征意义被现代人误读,很多时候将“鸳鸯”与“夫妻”之间画等号,这是不准确的,鸳鸯的象征意义不同时期并不相同。

B. 鸳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永恒爱情象征,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

C. 虽然在文学史上鸳鸯最“原始” 的意象就是夫妻,但直到魏晋以后才基本定格在“夫妻爱情”上,所以有学者认为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是一种晚出的文化底蕴,不无道理。

D. 无论是《搜神记》中的《韩凭妻》还是“怨哥”和“映妹”的故事,其结局大抵都是双双化为鸳鸯,正是这些民间传说的广泛传播促成鸳鸯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底蕴上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最火的女孩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得才思敏捷,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1月7日晚总决赛,武亦姝最终胜出,成功登顶。这些天,朋友圈被诗词大会及其年度总冠军武亦姝刷屏。武亦姝被赞为行走的诗词库,圈粉无数。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物理学家赵小曼在文章中提到,宇宙中的脉冲星是很迷人的。它们的体积非常小,小的脉冲星直径一般只有几十千米,跟宇宙中动机直径上万千米的天体相比,身材简直弱不禁风。但是,①_____________,能量却非常大。目前全世界观测到的脉冲星,②____________。将来,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希望观测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说起来,银河系外脉冲星的信号频率和手机的频率差不多。③____________,就仿佛接了一个10万光年外的电话。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豆”在古代不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                                          。 那豆类植物在古代用什么字表示呢?答案是菽,由于“豆”“菽”两个字在古代读音相近,后来逐渐通用。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干脆把“菽”称为“豆”。

①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

②有时也作礼器用

③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的

④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

⑤它是一件陶制的器皿

⑥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

A. ⑤④③⑥②①    B. ④⑤③①⑥②    C. ⑤③④①⑥②    D. ④⑥②⑤③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B.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 本届财经峰会汇聚全球一流思想家和实践者,围绕中国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两大议题为核心进行深入讨论,寻找大变革时代通往繁荣的未来之路。

D. 《Lion》这部影片关注印度走失儿童现象,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将落脚点放在普世化的亲情描述上,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故事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前挡的一项是 (   )

A. 晋代石崇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家中亭台遍地,楼榭高耸,可惜,这种鼎铛玉石的生活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化作尘土了。

B.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获得了助学金,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教育局的文件,信息闭塞的她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C. 只要全省人民戮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定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保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D. 盛夏的夜晚,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时不时还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

记者: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您有什么感想?

于:其实我是深感惭愧和不安啊!和在岗的老师比,我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紧张程度跟他们不可同日而语;和其他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比,我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一直认为上课就要打开学生的心门。但是我看到蒋院士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就讲得那么清楚,我就觉得自愧不如,对不起学生。又比如湖南农业大学那位六十几岁种葡萄的教授,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他说:“葡萄不是种在黑板上的,是种在地里的。科研论文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要装到农民的腰包里的。”我一直在对照这两句话,我觉得我是真的对不起学生。所以去北京领奖的三天里我一直处于激动、感动和不安当中。我想,能够受到这样的殊荣绝不仅是个人的光荣。

记者:那您想过通过从政,用政策手段去影响更多的人吗?

于:我还是喜欢教书,做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教师,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当时带的所有的年轻教师都培养成特级教师,现在基本实现了。培养青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教师可以使很多学生受益。

记者: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开始学英语,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大,这个您怎么看?

于:台湾的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语文,内忧外患”。语言本身和国力是有重要关系的,语言中是有霸权的,哪一个国家不重视母语的教育啊!法国课文《最后一课》里面说:“语言是打开牢门的钥匙”。语言没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消失了。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数理化改成英语了,真的是内忧外患啊。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次教育规划纲要里头,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明确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从一个自然的、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社会的人,负责任的人。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重术轻人”,技能技巧是可以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从小就要懂得。

记者:您和其他教师之间发生过什么矛盾吗?

于:以前有过。1964年全市开始教学改革,我被推上了上公开课的行列。但那时候,我自己教的班级都已学过了,只能借同年级的其他班,学校作了安排。连上了两次公开课,看似热闹,实际上埋下了教师之间不和睦的根。后来在“文革”中的一次批斗会上,有位老教师说“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你教得好,到别的班级上课,别人怎么进课堂?”所以做任何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非常重要。教师教学各有各的特点,你去教别人的班级,学生有新奇感,气氛容易调动,当然就会给别人的教学制造难题。我反思,虽然借班上课很紧张,但也夹杂着自我表现的念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日后还上公开课,绝不借别人的班级。其实借班上课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违背了教学原则,针对性差,更多的是在展示甚至推销授课教师的“才艺”,有沽名钓誉之嫌。

记者:您做了校长之后,有什么感悟?

于: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了校长,从事行政性工作之后,就不教课了,这样自己会轻松一些。我自己是一辈子都在选择:在一个岗位上你应该做什么。我经常有很多的学术会议要开。我看到现在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如果能再多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就好了。其中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要跟培养学生一样,要精心,这样他们就能少走弯路。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于漪没能做到像蒋院士那样“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都讲得那么清楚”,所以她对不起学生。

B. 于漪反对以前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也不认同现在学生一味学习英语的现状,表示要重视母语教育。

C. 于漪曾经把自己所带的青年教师都培养成为特级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现在她基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给中国的教育做的一件大好事。

D. 于漪认为自己借其他班上课时,也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这导致了她与其他老师之间的矛盾,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于漪是一位善于反思的老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于漪认为上课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而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认为把葡萄“种在地里”才是上课,于漪觉得自己不如教授,因此感到“自愧不如”。

B. 于漪反对“重术轻人”的教育观念,她认为技能技巧是要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一旦缺失将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C. “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这里引用别的教师的话,展现了于漪对与其他教师存在矛盾的认识,丰富了于漪的人物形象。

D. 由于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成就较高的教师年纪普遍偏大,于漪认为只要精心培育青年教师,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E. 本则材料采用新闻采访问答的方式行文,以文字的方式再现采访场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增加材料的真实性。

3.于漪老师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先生刚从南方讲学归来。杭州一位先生盛情邀约,仰慕他的独到见解,希望此次南行交流诸家、沟通南北学界,顺便游玩观赏一番南国景致。然而此行却闹得不大愉快,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到南方后,同仁们先不提讲学之事,连续几天游山玩水,开始尚赏心悦目,三天未过便烦腻不振。整日吃酒游玩的生活,使他多年来形成的早读午习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乱,心里烦闷无着,又不便开口向友人提及讲学之事。几位聚会一起的南北才子学人很快厮混熟悉,不恭和戏谑的玩笑滋生不穷,他们不约而同把开心的目标集中到他的服饰和口语上。他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皆出自贤妻的只手,棉花自种自纺自织自裁自缝,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妻子自做的衣服使他们觉得式样古笨得可笑;秦地浑重的口语与南方轻俏的声调无异于异族语言,往往也被他们讪笑取乐。他渐渐不悦他们的轻浮。一天晚宴之后,他们领他进了一座烟花楼。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什麽去处时,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对邀他南行讲学的朋友大发雷霆:“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感。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责无旁贷,本应著书立论,大声疾呼,以正世风。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夜间寻花问柳,梦死醉生……”朋友再三解释,朱先生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当即断然决定,天明即起程北归,再不逗留。朋友再三挽留说,如果一次学也不讲就匆匆离去,于他的面子上实在难以支持。朱先生于是让步,讲了一回,语言又成为大的障碍,一些轻浮子弟窃窃讥笑他的发音而无心听讲。朱先生更加懊恼。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朱先生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应县考得中秀才,二十二岁赴省试又以精妙的文辞中了头名文举人。次年正当赴京会考之际,父亲病逝,朱先生为父守灵尽孝不赴公车,按规定就要取消省试的举人资格。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其才更钦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荐,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试的结果。当时地方政事凋敝,急需人才,方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方巡抚亲自登门,朱先生说:“你视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浑身庥痹的病症!充其量我这只手会摆或者这只脚会走也是枉然。如果我不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是为你求仙拜神乞求灵丹妙药,使你浑身自如起来,手和脚也都灵活起来,那麽你是要我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还是要我为你去求那一剂灵丹妙药呢?你肯定会选取后者,这样子的话你就明白了。”方巡抚再不勉强。朱先生随即住进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坐落在县城西北方位的白鹿原原坡上,亦名四吕庵,历史悠远。宋朝年间,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调任关中。他赴任时途径白鹿原,看中此地,便买下它盖房修院,把家眷迁来定居。”小吏的四个孙子齐摆摆成了四位进士,其中一位官至左丞相。四兄弟全部谢世后,皇帝钦定修祠以纪念其功德,御笔亲题“四吕庵”匾额于门首。这个带着神话色彩的真实故事千百年来被白鹿原上一代一代人津津有味地传诵着着。朱先生初来时院子桌长满了荒草。朱先生用方巡抚批给他的甚为丰裕的银饷招来工匠,彻底修缮了房屋,把一副由方巡抚书写的“白鹿书院”的匾牌挂在“四吕庵”的大门首上。大殿内不知什麽朝代经什麽人塑下了四位神像,朱先生令民工扒掉,朱先生上前亲自动手推倒了,随口说:“不读圣贤书,只知点蜡烧香,怕是越磕头头越昏了!”

(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朱先生南行讲学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的,究其原因,在于他自身,他不仅穿着古笨,易让人讪笑取乐,而且口音浓重,与南方朋友交流有障碍。

B. 朱先生从南方讲学归来,一气登上了华山顶峰,吟出的《七绝》宣泄了他胸中郁积的愤懑,表明了他愿做时代中流砥柱的志向和他的一身正气。

C. 陕西巡抚方升钦佩朱先生的德才,委之以重任,但被他婉言谢绝,他表示愿意帮助方巡抚,不过是以替方巡抚求仙拜神祈求灵丹妙药的方式。

D. 小说中插入介绍了白鹿书院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说明了在此处建书院是有历史依据的,为白鹿书院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E. 小说主要写的朱先生在南方讲学、婉拒方巡抚重用、修缮白鹿书院等事,在刻画朱先生的形象时,除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外,还引入了朱先生创作的诗歌来侧面烘托。

2.小说在刻画朱先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朱先生登顶华山时抒发了“砥柱人间”的壮志,但后来方升委以重任时他却坚辞不就。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升序》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出入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2)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雪

杨无咎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注】①琅玕尾:竹梢,古称竹为琅玕。②睽阻:阻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词的上片描写的是午夜时分风紧雪大的景象,突出天气的寒冷。

B. 词作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了一幅雪夜寒乡图。

C. “春虫扑纸”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雪下得大、下得密的景象。

D. 风雪之中,词人看到了大雪堆满屋檐、压断竹梢的景象。

E. 本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由景入情,即景抒情。

2.如何理解“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雄字温叔,贵州人。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 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

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 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 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 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文言文阅读答案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时金将起河南之役,议尽以诸陵梓宫归于我。上命雄出使贺生辰,仍止奉迁陵寝及正受书仪。雄既见金主,争辨数四。其臣屡喝起,雄辞益力,卒得请乃已,金 人谓之“龙斗”。尝上疏论恢复计,大略谓:“莫若由蜀以取陕西,得陕西以临中 原,是秦制六国之势也。”八年,以母忧去。

朱熹累召不出,雄请处以外郡,命知南康军。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会周必大亦力言之,乃止。

自雄独相,蜀人在朝者仅十数。及眷衰,有言其私里党者,上疑之。已而陈岘 为四川制置,王渥为茶马,命从中出。雄求去,诏勉留,曰:“丞相任事不避怨, 选才无乡旧。”盖有所激也。祖宗时蜀人未尝除蜀帅,雄请外,除观文殿大学士、 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上思雄不忘,改知江陵府。江陵无险可恃,雄请城江陵,城成,民不告扰。

绍熙四年薨,年六十五,赠少师。嘉定二年,谥文定。

                                                   (选自《宋史·赵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B. 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C. 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D. 熹极论时事/上怒/谕雄令分析/雄奏/熹狂生/词穷理短/罪之适成/其名若天涵地育/置而不问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斋,斋戒。主要用于祭祀、典礼等庄重严肃的场合,斋戒者事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戒除游乐,以示虔诚庄重。

B. 绍熙四年,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文中的“绍熙四年”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C. 陵寝,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通常规模宏大,花费巨大,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D. 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把有爵位高官的死以及皇帝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皇子、公主的死也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雄主张恢复中原,多有献策。晋见孝宗时,赵雄力论恢复国土,深得孝宗赏识;曾经与孝宗日夜探讨恢复之计,恳请设置恢复局。

B. 赵雄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皇帝令他出使金国,围绕迁陵寝与接受国书仪式,赵雄与金主和他的朝臣据理力争,最终完成使命。

C. 赵雄私袒乡党,失去信任。赵雄任相后,蜀地人士在朝廷中任职的有十几个人,皇帝听到传言起疑心,不再让他在京城为官。

D. 赵雄机智应付,保护儒生。朱熹因极论时事惹怒皇帝,赵雄巧妙应对,再加上周必大的规劝,从而避免朱熹受处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难之,遣中使 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

(2)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和”文化辨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顺着“和”的思维去认识和实践和实践自然以及社会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思想理念,并贯穿到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当中。“和”文化思想与思维方式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态。“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和美”等“贵和”思想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普通百姓也以“和”为贵,信守“平和”“和气”“和谐”,乃至造反也要贯之以“义和”,从而使“和”文化思想观念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和”铸就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有研究者认为:“我们中国、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说到底,我们是从‘和’而来的。‘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政德政风的淳化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精神理念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成为处理各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和”的,大多都在进步、发展;反之,则退步、滞后,甚至给国家、民族和人类带来灾难。许多事实都证明,世界上大多争执只要采取了“和”的谈判协商方式,就能够得以“和平”解决。凡万事万物的产生与变化,都可以用“和”文化来化解、包容、理解。面对价值多元、矛盾复杂的当今世界,用“和”文化思维方式去解决、处理矛盾,都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结果。

当然,中国推崇“和”文化思想理念并不是否认或不承认个体的差异以及矛盾的对抗。差异和矛盾是绝对存在的,“和”文化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强调冲突的多元性和矛盾的多样性。也正是由于矛盾和差异不断产生,不断变革和斗争,才使得各类体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与“中和”,这也是“和”不断升华的过程。“和”的核心就是“和谐相处、和而不同”——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在当代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和”文化能够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因此,若要实现心灵、家庭、社会以及世界的安定、和谐、进步与发展,中国“和”文化是最应予以重视和发扬的文化。

中国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国正在谋求建立一个和谐的心灵空间、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力求实现天地人伦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科学运用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和谐发展”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人类共同意识。全球化时代精神的召唤与中国的和谐发展理念,都要求创造性地发展和利用中国的“和”文化。中国的“和”文化也有着无穷的活力与魅力,它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在人、自然、社会、自我等诸多关系中建构起文化桥梁,以开辟人类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选自马泽文著《中国的光荣与梦想》,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和”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和”文化思想理念是中国人顺着“和”的思维去认识和实践自然以及社会对象而形成的,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 “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如百姓中有“贵和”思想,他们以“和”为贵,信守“平和”“和气”“和谐”。

C. 在价值多元、矛盾复杂的当今世界,“和”文化思维方式能彻底解决问题,无疑是化解各类矛盾的最佳方式。

D. “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等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已成为处理各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铸就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诠释了中国、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一问题。

B. “和”文化思想与思维方式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态,“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和美”等思想深入民心。

C. “和”文化思想承认冲突的多元性和矛盾的多样性,对个体的差异和矛盾有极大的包容性。

D.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矛盾就是在不断产生、变革、斗争的过程中化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坚持以“和”的思想解决问题,往往能取得进步、发展。世界上很多争执就是通过“和”的方式解决的。

B. 中国“和”文化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下,能促进心灵、家庭、社会以及世界的安定、和谐、发展。

C. 现在,“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意识,人们应该运用“和”文化这一哲学智慧,开辟人类发展的新境界。

D. 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建成了和谐的心灵空间、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携一本书游走》一文中,作者写到“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

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简单、复杂?请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坐着         去旅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一种交通工具,如:轿子,汽车,飞船,时空穿梭机……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幻想的;有细节,有描写,想象合理。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

①请从《红楼梦》《呐喊》《红岩》中任选一部书,以“这部书让我如痴如迷”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150字,结合书中的人物、情节或细节,写出痴迷的状态。

②“摩拜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为很多人带来交通上的便捷,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车被扔到河里、被损坏、被偷、被卖等。

面对问题,项目创始人胡玮炜说:“只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就可以。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会很难受。创业的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自己。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是一项公益。”

你是如何看待“摩拜单车”这个新生事物的,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不少于150字。

③《朗读者》的核心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人”就是展示生命。《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  

请你以“致朗读者”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炜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作者: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得而知: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 笼罩:带入情境

C. 盛宴:美好感受

D. 一贫如洗:物质极其贫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对他的重要性。

B. 作者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内容的精彩。

C. 十几岁的时候,作者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因为它是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D. 作者求学、工作到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几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部残卷的想念与日俱增。

3.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4.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作者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横线的语句。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6.作者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作者那时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中,也找到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  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注】①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被劾罢官闲居已整整七年,此年冬,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亮远道来访,二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分别后又互相诗词唱和。②僝僽(chán zhòu):摧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用拟人手法写梅,“相思”是此词的意脉,“相思”不得,故写梦。

B. “水边”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主要写月。

C. “小窗”句写月光明亮,窗前如同白昼,使人联想到窗内之人辗转难眠。

D. “清入”句词人伴着清辉幽芳入梦,“清”指月之清辉,亦指梅之清香。

2.本词写月,却不道半个“月”字,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下列《红楼梦》中,香菱所写《咏月》诗句,也采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

A.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B.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C.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D.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3.《红楼梦》中有不少与梅有关的情节,下列的“她”与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她)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妙玉

B. 贾母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她)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薛宝琴

C. 果见(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林黛玉

D. (她)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李纨

4.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首词是怎样体现刘熙载这个观点的,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古人常以花入诗寄寓自己的情感。晋陶渊明独爱菊,《归去来兮辞》中“             ,松菊犹存”,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陆游《钗头凤》中“桃花落,闲池阁。            

            ”,用桃花象征美好春光或伊人华年;而杨花则给人以飘零之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到:“杨花落尽子规啼,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讲武事。濂时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语,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其路若,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饭。饭已,引观庶子泉。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

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琊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念元季绎骚,窜伏荒土,朝不能谋夕,今得以厕迹朝班,出陪帝子巡幸,而琅琊之胜遂获穷探,岂非圣德广被,廓清海寓之所致邪!是宜播之声歌,以侈上赐游观云乎哉。

                                          (取材于明代宋濂《游琅琊山记》,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滁州驿                次:临时驻扎

B. 毛发                鉴:照

C. 其路若穷                穷:荒僻

D. 寺僧绍宁为饭          具:准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沿道校猎,讲武事      ②第处于偏州下邑

B. ①濂闻语                 ②后人颇继

C. ①过平皋约三里           ②莽不知

D. 怅然者久之             ②兵后焚炼垩殆尽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欧阳公修所发

宋朝时欧阳修先生主持挖掘的

B. 惜乎山皆童

可惜,山都太小

C. 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

世间像琅琊山这样奇丽的山川哪能限量

D. 念元季绎骚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交代出游原因及时间,作者随皇上、太子及诸王外出,路过滁州游琅琊山。

B. 作者看到山下的紫微泉、丰乐亭、醒心亭、天宁寺等景点现在都已成为废墟。

C. 六一泉在醉翁亭旁边,流出的泉水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一样“水尤清冽”。

D. 作者感慨琅琊山因李幼卿、欧阳修得以闻达天下,结尾感念并宣扬皇上的圣德。

5.将文中划波浪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6.宋濂笔下的琅琊之景与《阿房宫赋》中曾经“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可怜焦土”的景象相同,面对同样的景象,两位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材料三

书法班第一堂课,老师讲的就是如何执笔。老师端坐桌前,以拇指和食指第一节分别贴住笔杆的内外两侧,将笔捉住,中指一二节弯曲处勾住笔杆外侧,无名指的指甲根则由内向外格住笔杆的右外侧,同时小指紧贴无名指提供外力。五个手指,各有分工,使得笔杆垂直于纸面,这就是五指执笔法。

相传,五指执笔法是王羲之传下来的,但此说谬误已极。南宋人梁楷《王右军书扇图》绘制了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图中笔杆向右上方倾斜,与现代人习见的五指执笔法的竖直状迥异,却是三指单钩。

    何谓三指单钩?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执笔法,以手指参与执笔的数量计,有二指、三指、五指之分;位于笔管外侧起勾挽作用,若只有食指,就称单钩,若同时有食指和中指,则是双钩。所谓的五指执笔法,就是五指双钩。

    三指单钩法,也称为三指斜执法,自秦汉至唐代,长久被人们行用。在唐宋以后,五指法渐渐兴起和普及,但三指法作为一种古法并未完全被舍弃不用。黄庭坚曾自述:“凡学字,先当双钩,用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左右。”

    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描绘汉文帝时伏生传授经典的故事。图中,伏生双腿盘曲坐于席上,双肘伏在仅可及腰的几案上。右手握一轴展开的纸卷,左手则在卷上指点。但是仔细考究人物的服饰、坐姿、家具、纸卷等,和现在可见汉代画像石中的汉代形象颇为不符。尤其是纸卷,汉代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为主,纸张大规模取代简牍是西晋以后的事情。其实,王维绘图,是将唐代的风貌掺杂以一定的想象“穿越”到了汉代。伏案的坐姿,恰表明时人的书写姿势正处于一个渐变的时期,而执笔法的演变,正和书写姿势与家具形制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汉之时,先民的起居方式以跪坐为主,正所谓“席地而坐”。一种类似于马扎的坐具——胡床——虽然早在张骞通西域后就传入中原,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垂足坐于胡床被视为是不合礼仪的姿势。直到唐代,高足坐具,如椅子,才渐渐普及开来。而高足桌子的出现,更是滞后于高足坐具数百年,到宋代才与其配套使用。很难想象没有桌子古人如何写字。

因无家具承托,臂腕皆悬空。以毛笔写字,本质上是毫端的笔锋在书写材料上做出绞转、平动、提按等动作。左手持卷,书卷倾斜,自然而然,右手之笔也当斜执,以垂直于纸卷。如此,三指单钩法是最恰当的方式。北齐杨子华所画的《校书图》中,几位学者左手持纸内卷成轴,向右伸展出一截纸面,而卷紧的纸轴为书写提供了支撑。有学者将这种姿势称为“握卷写”。

唐代以后,因高足桌案的产生和普及,纸张平铺于书案已是平常,为使毛笔垂直于纸面,肇始于唐代的五指双钩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行用,并逐渐取代了三指法成为主流。与“握卷写”相对,学者对此命名为“伏纸写”。虽然苏轼仍坚持以三指单钩执笔,但因为笔锋侧卧书写,不免被一些人批评其字“‘戈’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可以说,三指法造就了苏轼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

                                          (取材于《书写的千古难题》,有删节)

1.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与执笔法的演变,关联最大的一项是

A. 笔杆垂直纸面    B. 纸张取代简牍    C. 胡床的引入    D. 高足桌案普及

2.根据“材料三”,下列最可能采用“五指双钩法”书写的人,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    B. 司马迁    C. 陶渊明    D. 陆游

3.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苏黄二人书法风格迥异的“密码”是什么。

 

材料二

   文房四宝,毛笔当属最重要的一项。各色毛笔中,湖笔有笔中之冠的美誉。湖州在长达几个世纪内都是全国的制笔中心,而在湖州之前,这个身份属于宣城。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南伐楚国,在中山取得优质兔毛,纳颖于管,世称蒙恬造笔。唐代韩愈为此写《毛颖传》,据学者考证,此中山是宣州之中山,于是宣笔的起源显得“其来有自”了。

1954年湖南长沙左公山发现一座战国楚墓,墓内出土一支毛笔,装于一根细长的竹筒内,笔杆长18.5厘米,杆径0.4厘米,竹质。笔头长2.5厘米,以兔毛制成毫,用细线缠绕在笔端周边,并以髹漆固定。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因而号称“天下第一笔”。   

此时的毛笔极为细长,实是为了方便。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一支汉代“白马作”毛笔,其杆尾削尖,如同一根簪子。插笔于冠,以备书写,故名“簪笔”。又插笔于耳际,或称“珥笔”,《汉书》中就有“簪笔持牍趋谒”的描述。

    两晋之后,毛笔渐粗,至唐为盛。日本正仓院犹存十数支唐笔,虽然长度上仍和秦汉相仿,但杆径已经暴增到2厘米左右。这种毛笔有一个专名,叫鸡距笔,做法和前代也大有不同,乃是由麻纸缠绕笔毫而成。比起前代和今天的毛笔,鸡距笔毋宁说近似于硬笔了。这种发展有利有弊,白居易作《鸡距笔赋》赞颂之,而柳公权则批评其“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发展至宋代,毛笔形制再次发生改变。黄庭坚曾在《跋东坡论笔》云:东坡平生喜用宣城诸葛家笔。诸葛氏是制笔世家,以善做三副笔出名。所谓三副笔,由笔心、副毫和披毫三部分构成,以笔心加副毫束成笔柱,再在外层加以副毫为披。但另一种“无心散卓笔”更加兴盛,并绵延至今。散者,散扎毛料;卓者,毫锋高长。较前者的特点便是蓄墨量大大增加,笔锋没有束缚而更能挥洒自如。宋代正处于笔制交替的时代,书法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毛笔。东坡好旧,笔锋短且健;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尚新,锋长而带柔。这直接影响了二人的书法风格。

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毛笔”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考古证明我国的第一支毛笔发明于战国时期。

B. 汉代毛笔为方便,沿袭前代笔头细长的特点。

C. 两晋至唐笔杆渐粗,唐“鸡距笔”暴增5倍。

D. 宋代毛笔与前代最大不同是笔头形制的变化。

2.下列“材料一”“材料二”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

B.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来自“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C. “文房四宝”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指笔、墨、纸、砚。

D. 白居易,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

 

材料一

    宋代的戎州,治所位于僰道县,金沙江和岷江于此汇合。一日,被贬至此的黄庭坚泛舟江上,思索起困扰他已久的书法难题。虽然,在这之前的元佑年间,黄庭坚的书法已经风靡天下,尤其是那伸展不羁的捺脚,被时人称为“元佑脚”。但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笔画间的那股“痴钝”之意,凝于眉头,郁于心头。如何将其抹去而更为【甲】?这是黄庭坚冥思已久的问题。于是某个闲暇之日,他出现在僰道江上的一叶扁舟内,他斜靠在船中,以指为笔,以空气为媒,模拟着笔势的运行。苦思中,只见船工那荡桨的动作,一推一挽之间协调自然、天然成趣,——这岂非与书法笔势隐隐暗合?刹那,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豁然开朗。在《山谷题跋》卷九《跋唐道人编余草稿》中,黄庭坚自谓:“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长年,就是当地人对船工的称谓。

    于江上扁舟悟“道”并不是黄庭坚的专利,同时代的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二人既在文学史上号称“苏黄”,又在书法上与“米蔡”并列为宋四家,宋人曾敏行所著《独醒杂志》中记载:苏轼说,鲁直(黄庭坚的字)字虽然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好似“树梢挂蛇”。黄庭坚【乙】,您的字我固然不敢轻易评论,但偶尔觉得有些褊浅,颇像“石压蛤蟆”。

    苏轼传世名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书字体横扁,左低右高,如被石头压住而呈斜翘姿态,落入蛤蟆体之讥真是“恰当”极了。同张书卷后有黄庭坚的跋语,且看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以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的论说,树梢挂蛇的评价也是“理固宜然”。

    书法家风格各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与之并列的欧阳询则“森森焉若武库矛戟”。但苏黄二人如此突兀的差异中间,却又隐藏着一些“密码”。

1.根据“材料一”,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巧夺天工   反唇相讥    B. 浑然自成   反唇相讥

C. 浑然自成   自我解嘲    D. 巧夺天工   自我解嘲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黄庭坚书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佑脚”是黄庭坚所创,在宋代被人们竞相效仿。

B. 笔画间“痴钝”之意的抹去,灵感来自荡桨的长年。

C. 其书法风格独特,时人无法超越,被列为“宋四家”。

D. 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被苏轼说是“树梢挂蛇”。

3.下面是苏轼《寒食帖》书法作品(局部),你是否同意黄庭坚评其字为“石压蛤蟆”的观点?

4.江上扁舟悟“道”不是黄庭坚的专利,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借客之口感慨“                 ”之人生短暂。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