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第一句中哪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倚歌而之         和:应和     纵一苇之所   如:往

B. 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整理     举酒客       属:劝人饮酒

C. 肴核尽           既:既然     相与枕乎舟中 藉:杂乱

D. 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享有     正襟危坐       危坐:端坐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饮酒乐甚    寄蜉蝣天地

B. 扣舷而歌      与山间明月

C. 客有吹洞箫    自其不变而观之

D. 侣鱼虾友麋鹿  卒莫消长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徘徊于斗牛之间    B.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 美人兮天一方    D. 哀吾生之须臾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

B.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这一段是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C.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也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D. 第四段写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所以说是科学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大使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

A. 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 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 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 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

C. 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 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 《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 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 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4.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 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 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名青年男子为了向自己心仪的女孩表达自己的爱意,特地用气球做成彩虹状的拱门,并摆放到公路中央的双实线处(公路中心黄色双实线是机动车道上的行车提醒标志,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与他同行的还有十余个青年人,场面很是热闹浪漫。当地巡警发现后,当即对当事青年进行了制止和教育。而周围的青年们却认为巡警“多管闲事”,说“这多浪漫啊!”“也不是啥大事!”

请结合材料的事件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

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但是,,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近代以来,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诸多的肯定,更多的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是对其精华的肯定,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扬弃之后,得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序号

A

既然

而这

/

不论

就是

而是

B

不过

为了

需要

也是

所以

C

尤其

不论

还是

而是

D

/

不过

于是

然而

必须

也是

所以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遭遇电信欺诈后当事人应积极采取措施,第一时间给银行官方客服打电话说明情况,并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提高。

B. 我国地震监测的新利器——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首颗卫星已进入整体测试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并投入使用。

C. “金装”、“银装”等词语用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名称上是不合适的,这些不够规范的标识无不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D. 假冒伪劣商品在网络电商平台泛滥成灾,这势必会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请国人牢记,“中国质造”才是打假治假的关键。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①2017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环境保护攻坚办公室出尔反尔,再次发出文件取消两天前刚发出的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

②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但也开始出现了包括乱停乱放等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 

③吉林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在2015年底就相继在部分公园、学校浇制出34块冰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但这些场地还是入不敷出,难以满足广大冰上爱好者的需求。

④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秋收之后在农田里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这也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农村的空气环境也首当其冲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③⑤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受到孔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明显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如屈原在《离骚》中说到自己经常感叹流泪,就是因为(1)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孟子也十分关注一个国家的兴衰,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2)__________,(3)____________。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这都是国家的耻辱,但他又深怕这些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想到不堪回首的是:(4)__________,(5)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二首(其一)

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

②苍鹯(zhàn):一种猛禽。羽翰:翅膀。           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B. 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作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C. “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

D. 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E. 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2.请分析作者在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二。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儤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B. 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C. 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D. 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太宗就是“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他建立北宋王朝,建都河南开封。后来的南宋王朝被迫建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B. 草书、隶书是汉字的书法字体。汉字的书法字体一般分为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和楷书五个大类。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

C. “封泰山”“祀汾阴”,这都是封建社会帝王亲自主持的拜祭大典。“幸亳州”的“幸”在此也是指封建帝王走到哪里,在古文中也有封建帝王对妻妾的宠爱之意。

D. 《宋雅》是钱易写给宋真宗的。而《诗经》的六义有“赋、比、兴、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钱易家族的命运不是很顺利的。他的父亲钱倧继承了吴越王之位,却被手下大将废掉。叔叔钱俶当上吴越王后又归顺了北宋王朝,可钱易和钱昆却未被录用为官。

B. 钱易确实有过人的才华。十七岁就考中进士,在崇政殿试上不到中午就写成三篇文章,虽被言官认为年少缺少阅历经验而被除名,但后来又考中了进士。

C. 钱易为官后曾给宋真宗提建议,废除上古时代尧在位时就施行的肉刑,认为这些不合法的刑罚并不能帮助维护统治。

D. 钱易因有着诗人的特质屡受宋真宗的特殊眷顾。钱易献上《殊祥录》后被改任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献上一篇《宋雅》后又升迁为尚书祠部员外郎。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2)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此刻,吴承墨面对波光潋滟的湖面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

“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

“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设置了悬念:当天王老板接到吴承墨夫妇后一直没有急于交代事情,就在第二天早餐之时也没有说出来。直到第二天在观光船上才提到要做的事情。

B. 小说的故事情节紧紧围绕在梅城很集中的几个地点,时间也显得很紧凑,人物也主要是吴承墨夫妇和王老板三人,这些都是微型小说的特点。

C.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吴承墨比作“一名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而后运用“穿”“戴”“转”“走近”“俯身”等一连串的动作进行细节刻画,再现人物的态度。

D. 吴承墨鉴赏作品时还没有“过电的感觉”,所以作者又用“细细审读”“瞄准”“凑近”“停留”等动作刻画了吴承墨的严谨。

E. 吴承墨回到北京后住了院,可见他对鉴定“很有分量”的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承受着过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此次鉴定结论失准。

2.文中划线处写到“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到“他的手就不抖了”,你能看到什么?请简要分析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3.请结合故事情节来简要分析王老板这一人物的性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匠人”县官

洪克非 周洁

坐落于湖南南部的安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县城的总体规划更是沿用十多年前的方案。地方主政者发现,无论是住房还是工业发展,这里都几乎无地可用。县城里,多数是市民买地自建的高密度房屋,几条主马路和背街的小巷没有交集;甚至连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广场和公园都罕见。城区的三条主干渠,一到发大水就能淹了房子。

在湖南城市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的80后张强,来安仁县挂职规划局副局长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他基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在安仁也没有朋友。可这反而成了张强的优势——不需要忙于应酬的他,查遍了安仁现存的所有规划档案,到了晚上,他还自带纸笔出行,将当地所有的背街小巷一一走过。半年多时间,县城里哪栋房子旁边有大树,哪套房子属于古建筑,张强都能如数家珍,新县城的蓝图也在心中暗暗铺就。闲暇之余,张强是房门一关认真看书。

在县主要领导支持下,张强按照建设“全国独具魅力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围绕“一江两岸四区”的战略布局,突出没有工业污染的安仁特色,建立了完整的规划编制体系,并依照“20万人、2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规模”着手修改县城总体规划,向湖南省住建厅、国土厅、发改委申请做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这一工作成了当时全县的头等大事。2013年年底,安仁县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走完审核程序。

2012年8月,张强挂职即将到期,后被提拔为安仁县副县长,分管规划、旅游、国土等工作,挂期两年。工作中的张强坚持专业性第一的原则,力求每一个规划方案科学合理,每一张规划图纸尽善尽美。他的执着与倔强,不少开发商、同事甚至连局长谭文贵都“领教”过。作为手握规划重权的副县长,规划方案、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牵动着众多开发商的心,游说、利诱、施压者不乏其人。然而人们看到,张强为了规划容积率和占用水域面积的事情和开发商争吵,并始终不改初衷。“规划者其实就是一个画匠,心中只能容下专业之美,而不是私利。”他认为一个城市规划人就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否则就偏离了城市规划学的价值取向。

2014年8月,张强又一次应县委县政府的强烈挽留延长挂期两年,继续留任副县长。此时,他分管的工作除了国土、城乡统筹、重点项目建设、侨务旅游外,还增加了民族宗教、体育、文化、新闻出版等工作。

安仁县传统旅游业发展滞后,但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神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县委县政府期望能利用当地绿色环保的优势。

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张强制定了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立足安仁县优势,有机融合生态、文化元素,以国家5A景区为标准,建设和整合“稻田公园”“神农殿广场”“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神农十大景区”,开辟一条集祭祖寻根、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

张强担任“稻田公园”“神农殿广场”“神农泉景区”等项目的副指挥长,对规划设计、现场施工都细致检验。建设期间,他几乎日日泡在工地里,弄得全身是泥,满脸是灰,俨然一个“泥瓦匠”。不到一年时间,全国第一家以“稻田”为主题的农业湿地公园开园,园内已建成5万亩、核心区1.6万余亩的连片稻田。“稻田公园”不仅被列为全国三大最佳观赏油菜花胜地之一、“全省两型示范基地”,更被誉为“中部县域农业转型的安仁实践”,为百余家海内外媒体所关注。

短短几年,安仁县的城乡建设和旅游业在郴州市、湖南省乃至全国异军突起,“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全国生态魅力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荣誉纷至沓来。如今的安仁县绿水环绕,楼房高低掩映;旅游区繁花似锦,硕果飘香,山水掩映。这般世外桃源,在4年前还只出现在张强的规划图纸上,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节选自 2016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由于县城整体规划已有多年历史,安仁县城内可用土地稀缺,而且房屋高度密集,街路不畅,存在水患。这些都是摆在县规划局副局长张强面前的历史遗留问题。

B. 张强被提拔为副县长后,始终坚持专业性第一的规划原则,在利益和压力面前,也始终坚持为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工作原则。

C. 教师出身的张强从安仁县规划局的副局长被提拔为副县长,而且又被留任在副县长的职务上,分管工作也不断增多,可见他的工作业绩比较突出。

D. 本文结尾以安仁县新面貌来与开篇遥相呼应,从崭新的面貌和骄人的荣誉中人们发现,如果没有“匠人县官”张强就没有安仁县的变化。

2.张强担任副局长时,能成功设计出县城新总体规划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3.“稻田”主题农业湿地公园能在一年之内建成,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科普日活动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让科普活动变得五彩斑斓、趣味十足。如果说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鱼”,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就是科普的“渔”。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来的科普活动“鱼”多“渔”少,缺了些“精气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等。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在约束科技团体的自身行为。而对普通人来讲,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安身立命,这些精神都永不会过时。因为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赋予人崇高的理想,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科学思维在今天的科普内容中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还要重要。现在,科学知识已经汗牛充栋,一般在网络上一搜就能找到,对普通民众来讲,除非个人极为感兴趣,否则并没有熟练掌握的必要。对大部分人来说,形成科学理性的反思能力,比掌握某种或某几种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比如,要让大众明白,科学是有局限性、阶段性的,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都不是万能的。这样大众在面对一些诸如“量子矿泉水能治疗各种癌症”等骗局时,才能多一分清醒。

科学的人文精神,和现在网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大不一样,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关怀为方向和目的,强调科学与人文相互协调和补充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人文观。在做科普时,也要让人们明白,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控制好这把利剑,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

总之,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精气神”。在科普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对此的传播和普及,否则就会局限了科普的广度和深度。

今天,我国大众科学素养依然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科学思维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有关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依旧缺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科学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期待,随着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化,科学的“精气神”能越来越足。

(节选自2016年10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及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虽然不是科普中的科学知识,但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B. 求实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都是宝贵的科学精神。

C. 科学思维是一种科学理性的反思能力,如果人们具备了科学思维,那么就比掌握某几种科学知识重要得多。

D. 科学的人文精神是包含了基础、手段以及方向和目的的唯物主义的人文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都是有局限性的和阶段性的,也都不是万能的,对这点大众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B.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二者应该相互协调和补充,人文精神指导得好,就能控制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C. 宝贵的科学精神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对普通人做学问、生活有帮助。

D. 我国科学家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科学思维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有关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依旧缺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知识就像是科普中的“鱼”,已经很丰富了,一般在网上是能够搜到的。

B. 科普活动不能忽视对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的传播和普及,重视了就会促使科普向广度和深度前进。

C. 由于近来开展的科普活动缺少“精气神”,所以我国大众科学素养依然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是科学领域的一种遗憾。

D. 科普活动中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确让活动变得极具吸引力,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但这些科普中的“鱼”多“渔”少现象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其中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象征吉祥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富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下面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1)说明性的文字:

(2) 象征: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想要准确地对肥胖进行表述,我们不得不提到脂率,即身体脂肪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但是,这是这是因为过低的体脂率可能会引发诸多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还和脂肪的分布有  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苹果型和梨形身材。苹果型身材是腰围大于臀围,即比较高的腰臀比;,即比较低的腰臀比。两种体型对健康的影响不尽相同,,苹果型身材比梨形身材更不健康,会增加一系列心血管的疾病的风险。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____天才,____普通人,没有朋友都会感到孤单和不幸。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朋友圈子。____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没有,____,他很可能怪僻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____坏得离谱,__⑥  人人侧目。

A. 或者      或者      如果    那么    要么    以至于

B.       还是      如果    那么    或者   

C.       还是      如果    或者    或者    以至于

D. 或者    或者是    如果    那么    或者    以致于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有所质疑。

C.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D. 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②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但绝不能越俎代庖,学校也不应该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将学校自身事务转嫁给家长。

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穆永梅表示,南干渠所有分水口的检修阀、调流阀、流量计全部采用的是钢制管材,可做到滴水不漏

④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苏轼在人生的风雨面前,有着坦荡从容的气度,他以用舍行藏的态度来化解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保持率真的个性,追求自然的人格。

⑥高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南辕北辙,过于强调创业之“术”,而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业成败论英雄,是违背立德树人这一培养原则的。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斥秦皇只爱纷奢,不顾民生,用“____________”形象地揭示了秦皇对六国珍宝的无耻掠夺和肆意挥霍。

(2)《登高》一诗,浸透着杜甫人生遭际之悲,其中“___________”两句,写尽诗人漂泊天涯、老病孤愁之凄凉况味。

(3)在《三峡》中,写夏水暴涨,水道阻绝,但有时朝廷的急令必须传达,船不得不冒险而行,朝发暮至,郦道元用“________,不以疾也”来形容船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 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 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 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E. 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承晖,字维明。好学,淹贯经史。章宗即位,迁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以罪斥去,乙夜,诏开宫城门召之。承晖不奉诏,明日奏曰:“吾也蓝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善。”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迁织染署直长,承晖驳奏曰:“痕都以得官,别无才能,前为大阳渡稽察,才八月擢惠民司都监,已为太优。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况痕都乃平章镒之甥,不能不涉物议。”上从承晖议。改知大兴府事,豪民与人争种稻水利,不直,厚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仁惠使人属承晖右之,承晖即杖豪民而遣之,谓其人曰:“可以此报宣徽也。”山东盗贼起,承晖言:“捕盗不即获,比奏报或迁官去官,请权行的决。”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按察司请发数万人刊除林木,则盗贼无所隐矣。承晖奏曰:“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赭哉!”议遂寝。中都被围,承晖出议和事,与皇太子留守中都。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劳多寡而分之,皆与从良书。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安石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薨矣。是日暮,中都不守。    

(节选自《金史·完颜承晖传》)

[注]①余里痕都:人名。②的决:终审判决。③安石:指师安石,当时任尚书省令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B. 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C. 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D. 既被酒/取笔与安石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叹曰/遽尔谬误/得非神志乱邪/谓安石曰/子行矣/安石出门/闻哭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B.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C. 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D. 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完颜承晖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当皇上连夜召见孝懿皇后的妹夫吾也蓝时,他认为吾也蓝是先帝的罪臣,因此没有遵照皇上的旨意让吾也蓝进宫。

B. 完颜承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在大兴府任职时,不理会权贵的请托,对无理争夺他人种植水源的豪强施以杖刑,还说你可将结果告知李仁惠。

C. 完颜承晖忠于职守,以身殉国。他不顾个人安危,奉命留守中都,就在城池将要被攻破时,他无力回天,服毒自尽,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D. 完颜承晖临危不惧,从容镇静。中都形势危急,为了避免殃及无辜,他遣散家中奴仆,将家财全部分给他们,并留下书信希望他们一心向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依格两除之后,当再入监差,今乃超授随朝八品职任。

(2)及罢兵,盗贼渠魁稍就招降,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就要那棵树

伍中正

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

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好半天。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米唐就不唱了。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米唐就不写了。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

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也迟了。

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①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

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

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

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

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

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

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

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

米唐念书的学校,隔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隔那棵树不远。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

星期天,米唐就去看那棵樟树。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很快就活了过来。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浇水的是老魏。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

再出去,米唐邀了个有照相机的女生。在树下,那个女生为米唐照了好几张照片。

米唐回到家。米唐就高兴地对娘说,娘,那棵树长得好好的,还发了芽。说完,米唐还拿出了在树下照的照片。娘听了看了跟着高兴。米唐说,娘,往后,我还要买回那棵树!

米唐还到那棵树下去。接纳城市的阳光和雨水,樟树完全活过来了,再没有那黑黑的凉棚遮盖它美丽的身躯。米唐站在树下,老魏还在为那樟树浇水。只是那些从厂里出来的人,边走边说,有的人说到了树,说到了厂长,说厂长不应该拿职工要发的福利去买树,说这厂弄不好就要垮了。老魏看看他们走远,才对米唐说,米唐,这厂子怕不行了。

米唐问,魏叔,厂里的人往后会不会对这棵树起坏心?

老魏说,工人情绪不稳,说不定哪。

米唐“啊”了一声。米唐很艰难地从那棵树下走回了学校。

米唐从那所学校毕业后就恋爱了。

米唐领着男友走向那棵树。站在那棵树前,米唐停下步,用手指着那棵树枝说,你看你看,那棵枝上还歇了一只黑鸟。男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

米唐说,你多看一眼,就不行?男友说,行。男友就紧紧地盯着那棵树。那树上的一只鸟让他盯飞了。

这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

这个时候,米唐的眼里就有一些晶亮的泪水。

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米唐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下。她经常把男友带到那棵树下。她看见那些从城市吹来的风,一阵一阵地翻看樟树的叶片;她看见那些枝头落下的叶片很眷恋地飘向大地;她还看见老魏很坦然地在树下做最后的守望。

男友说,米唐,恋爱的地方多着呃,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

米唐的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

男友说,行。

米唐门口的樟树又回来了。

米唐也请人给那棵樟树搭了凉棚。她还对娘说,娘,有空的时候,给树浇上水。

米唐走后,村里有人和米唐娘坐在屋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门口的樟树:米唐娘,你家米唐能耐呃,那棵你舍不得卖的树,又给你弄回来了!

米唐娘说,当日挖门口的樟树时,我家米唐还在树下哭呃。我就晓得她舍不得,说不定她还要把这棵树要走呢。

米唐娘说完,两行泪径直往下落。(选自《就要那棵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采用比喻的形式,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樟树的繁茂,也为下文卖树为米唐凑学费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小说善于在细节处刻画人物,男友“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看”“紧紧地盯着那棵树”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他只是顺从米唐,并非理解她。

C. 小说反复提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是为了突出强调米唐对樟树的依恋,也衬托了米唐内心的喜悦。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写了陪伴树、卖掉树、看望树、买回树等内容,情节脉络清晰,于平淡之中充满了温暖的诗意。

E. 小说在写樟树由农村到城市,再由城市到农村的变迁历程的同时,着意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从而深化了小说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主题。

2.文本多次写到米唐的“哭”,每次“哭”的心情都不一样,请就画线部分任选两处做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院是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制度。书院这个名词成为私人讲学的代表,是从朱熹开始的,但是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学校则起自唐代。从唐末到20世纪初年,书院教育持续了1000多年。一个制度能维持这么久,那么它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

“私人讲学”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个很现代的名词。因为在传统中国,公私的分别并不像现代这么清楚。唐末社会崩溃,世家大族早已陵夷,中央政令不行,原有的庙学教育也跟着衰落不振,于是便有了私人创办家族学校之举。其实私人教学,至少源始于孔子,但以家族之力来创办学校,招收学生,延聘师儒,却是以前少有的事。

从传统教育的立场来说,私人兴学不外是在官学崩溃的时候,模仿其体制和规模,继续其功用,并没有取代官学的意思或目的。这样的私人教育当然缺乏现代人“公”“私”分明的特点。

但是在发扬儒家的“为己之学”或宋明理学的思想方面,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讲学的风气以及制度化当然要归功于书院,宋明理学或儒学的种种风尚及学派往往依附书院而发扬光大。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十分光辉的发展。西洋中古学术的发展往往依附于大学,迨文艺复兴,则“学院”兴起,日渐取代大学。而到了启蒙时代,沙龙更成了新思想的温床。可见学术的发达往往和思想家荟萃的场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言之,书院是宋明以来儒学发达的制度上的保姆。

政府对于书院所扮演的角色当然是很清楚的,因此有数次毁灭书院的纪录。也因此作为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得以发展出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它继续不断更新,创造新思潮,影响政治及社会。我们对东林书院和它所代表的实践精神的神往,无非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正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独立理想。唯其独立而有尊严,唯其尊严而能赓续中国的人文传统。

书院在各地发展的过程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不断地和地方既有文化特色产生交流。中国有学术地理,可说是自宋代而开始。先此当然有学术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现象,但中国疆土自元以来,扩张得特别快,再加上外族入主中国,所以在整合各种文化和民族传统的过程里,教育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

总之,书院教育舍弃在中国幅员扩张的过程时,追求政治上的齐一性,而选择文化上的包容性。从宋元以来,替中国维持它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命脉的实在是这种文化上的弹性和教育、思想上的包容性。书院至少在充分官学化以前是这种文化命脉的主要机构。

(摘编自朱汉民 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制度如果能维持长久,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贡献,持续了1000多年的书院教育,其贡献也一定不会小。

B. 私人创办家族学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政治等影响外,还跟教育自身的衰落不振有一定的关系。

C. 在传统中国,公私分别并不清楚,私人教学,至少起始于孔子,但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学校却是唐代以前少有的事。

D. 书院作为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在发扬宋明理学或儒学的种种风尚及学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院也是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荟萃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宋明以来儒家学术的发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B. 西方中古学术的发展历程,不同于中国的形式,而是从大学到“学院”,到了启蒙时代,很多新思想则来自于沙龙。

C. 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创造新思潮,影响政治及社会,这种角色有时不被政府所接纳,因而也会招来官方打压。

D. 学术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现象早在宋代以前就出现,从宋代开始,学术地理得以继续保持,这有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整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院机构和书院制度,不是自古就有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私人教学的现象则远比书院机构出现得早。

B. 中国古代的私人教育,缺乏现代人公私分明的特点,在体制、规模和功用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官学色彩。

C. 作为官学教育的辅助,书院慢慢发展出特立独行的性格,能代表传统中国读书人的独立思想,能赓续中国的人文传统。

D. 在舍弃中国幅员扩张的过程时,书院教育依然追求政治上的齐一性,并选择文化上的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命脉的主要机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高三的一名男生想报名参加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选拔考试,却遭到全家反对。家人欲阻止他,认为学飞行危险性太大,也太辛苦。他为此非常苦恼:放弃理想,太不甘心;坚持下去,可能会伤了父母的心。针对此事,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作文,阐述你的思考与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有关2015年海南省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及缴存总数的调研。请你仔细阅读下图,用简洁的文字向读者解说2015年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的有关情况。80个字左右。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所谓分裂,就是不统一:里边的人想的是外边,外边的人想的是里边;工作要按部就班的人想的是自由自在, ;结婚的人想的是不受婚姻的约束,单身的人想的是固定的情感对象;,农村的人想的是到城里见见大世面,等等,这些都是分裂,都是不统一。这些分裂和不统一最根本的是内心本能与社会约束之间的不统一, ,是无意识本能与意识之间的不统一。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发展史上,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都是最富有智慧的人物。达·芬奇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位通才,他①               是绘画巨匠,②               在物理学、天文学、建筑学、水利、机械、地质学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③             ,达·芬奇只受过初等教育,④             没有高学历,他的学问都是自学而来。这说明,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⑤             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⑥         有智慧的人反倒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甚至创造出新知识。

A. A    B. B    C. C    D. D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