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从海水中提取Br2与MgCl2 • 6H2O的流程如下: (1)写出一种海水淡化的方法_____。 (2)比较溶液中Br2的浓度:溶液2_____溶液4(填“>”或“<”)。 (3)鼓入空气与水蒸气将Br2吹出,吹出的气体用SO2吸收,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加入试剂②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5)从MgCl2溶液获得MgCl2 • 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
|
|
用下列装置验证SO2的某些性质(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1)装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无任何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氨水和氯水,均产生白色沉淀,沉淀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4)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白色沉淀的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则其总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
|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mol电子。 ③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填序号)。 A CaO+H2O=Ca(OH)2 B 2H2+O2=2H2O C 2FeCl3+Cu=CuCl2+2FeCl2
|
|
下列实验的原理、物质的检验及分离方法、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夹持装置已路去,气密性已检验) 。
A.A B.B C.C D.D
|
|||||||||
NO是氮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下图表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反应和NO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B.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NO(g),放出能量180 kJ C.在1 L的密闭容器中N2(g)和O2(g)反应生成NO(g),10分钟内减少1mol N2,则10分钟内化学反应的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v(NO)=0.1mol/(L·min) D.N2(g)分子中化学键键能大于O2(g)分子中化学键键能
|
|
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2S、SO2、HBr、N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该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另一份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 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 ③原气体中肯定无H2S、HBr、NO2④不能肯定是否含有HCl ⑤原气体中肯定不含CO2 ⑥原气体中肯定含HCl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①③④⑤⑥
|
|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 SO2 和 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500 ℃,10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乙:500 ℃,用 V2O5 作催化剂,10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丙:450 ℃,8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丁:500 ℃,8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
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或起了什么作用:①氧化性;②还原性;③催化剂;④酸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③ D. ②④
|
|
“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 B.水煤气合成甲醇:CO + 2H2CH3OH C.制取硫酸铜: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H3C≡CH + CO + CH3OHCH2=C(CH3)COOCH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