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3-+ 8Al + 5OH- + 2H2O3NH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加入另一种强电解质使水电离出的c(H+) = 1×10-13 mol/L时又一定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 ①Na+ 、Ba2+ 、Cl- 、HCO3- ②K+ 、NH4+ 、CH3COO- 、SO42- ③Ca2+ 、Cu2+ 、 NO3- 、SO32- ④Fe3+ 、Na+ 、SCN- 、Cl- ⑤Al3+ 、Na+ 、HCO3- 、NO3- ⑥Fe2+ 、Na+ 、NO3-、I- ⑦Ag+ 、NH4+ 、OH- 、NO3- ⑧Na+ 、K+ 、CH3COO- 、NO3- A.①②⑥ B.②③⑥ C. ①② D. ③⑤⑦
|
|
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
|
|
将CO2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 O2-+3H2O+CO2===2Al(OH)3↓+C O32‾ C.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
A.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B. 纸层析法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C. 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增加洗涤剂过滤速度,带走杂质 D. 减压过滤装置中,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背,以防止滤液被吸出抽滤瓶外
|
|
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100 mL 0.2 mol·L-1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
|
|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D.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
|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 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苯酚,应先用大量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冲洗 B. 在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然后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C. 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D.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通常是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润湿后,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
|
将反应 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 的产物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沉淀生成 B.肯定没有BaSO3生成 C.得到的沉淀是纯净物 D.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组成的混合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