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和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____ 。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已知298K时,Ksp(CaCO3) =2.80×10-9,Ksp(CaSO4)=4.90×10-5,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常温下,向10ml 0.1 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C.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
|
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以=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4H2(g) CH3OCH3(g) +H2O(g) △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H>0 B.图中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测得容器中n(H2)=n(CH3OCH3),此时v(正)<v(逆) D.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
|
|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已知: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 B.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C.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 液加碱后有NH3生成 D.能发生酯化反应
|
|
石墨烯可看作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石墨炔是平面网状结构的全碳分子,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还可用于H2的提纯;将氢气氢化到石墨烯排列的六角晶格中,使每个碳原子都增加一个氢原子可得最薄的绝缘新材料石墨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石墨炔互为同素异形体 B.石墨炔有望替代二氧化硅用作半导体材料 C.12g石墨烯完全转变为石墨烷需标况下11.2L氢气 D.石墨炔孔径略大于H2分子的直径,因此它是理想的H2提纯薄膜
|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2和H2 D.高温煅烧石灰石
|
|
X、Y、Z、M为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为M B.Y、Z、M的氢化物中,M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四种元素最多可形成两种盐 D.由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不相同 B.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C.白磷、臭氧、碳—60、氩、水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
高分子化合物 PPTA 树脂、PF 树脂、脲醛树脂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II.(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并缩聚成高分子。 (1)→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a选择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PPTA 树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W中只有一种含氧官能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Y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b.M与HCHO 互为同系物 c.W的沸点高于C2H6 (5)Y→W 时,条件ⅰ、ⅱ转化的官能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合成脲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已知维生素 A 的结构简式如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 B.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 C.维生素A具有环己烷的结构单元 D.维生素A能发生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