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公私合营

B.参加合作社

C.参加人民公社

D.走集体化道路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认识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已经超额完成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人民建设国家热情高涨

 

“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

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一国两制”的实践

 

201412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主阶级被消灭

B. 巩固了人民政权

C.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时下,我们有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

A.红军 B.志愿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锋”(  )

A.巩固了新生政权

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朱德

 

(2019原创)探究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材料二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国开始走上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探索农村包产到户、探索民营经济。虽然这个过程依旧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总有一部分人思想守旧,不但自己裹步不前,还对一些胆大敢为的私营企业主进行阻挠、围攻,甚至围剿。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遇到的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障碍。传统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和资源,按照产品经济的思想组织经济建设,其必然对对外开放形成制约。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特别是涉外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路具有怎样的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018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为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其中机电产品主要是指为发达国家加工组装机电产品。下列对图中机电产品出口情况的原因阐释不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科技创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出现如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下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人数变化

A. 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 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019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革”后期中国农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农民的收入极低,生活改善不大,广大农民主观上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农村的经济现状要求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经营体制。

材料二  在毛泽东时代,党内高层对承包制一直存在较大分歧,而毛泽东认为,责任制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内高层对于包产到户的分歧逐渐缩小,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逐步被全党所接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安徽的各级干部,顶住中央报刊的压力,使大包干得以幸存,进而辐射全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所有制始终没有改变。三中全会以后原则上还规定不要也不准搞包产到户,只是允许搞包产到组形式的责任制。十一届四中全会则允许偏远山区、深山地区的孤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从而使包产到户在较大范围出现。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生产经营体制”指的是哪一体制?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包产到户”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包产到户”行为的成功对我国持续深化改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2019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材料二  从西欧五国考察回来后,国务院副总理古牧说:“过去‘四人帮’搞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吹嘘什么都是‘天下第一’,什么都是我们的好,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019原创)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是

A.解决民主革命道路问题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香港回归祖国

C.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2019原创)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产值在总量上已经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节点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加入WTO D.成立亚投行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动情地说:“我想在国内再造几个香港……不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闭关自守是很愚蠢的。”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在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2019原创)农民之所以选择包产到户,是因为它符合农民的心理需要,农民厌倦了统一耕种、统一规划、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的经营制度,而包产到户的每一次尝试,都会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因此包产到户已经深深植根于农民的心中。这说明包产到户的实行主要是因为

A.中央决策的支持 B.党员干部强力推动

C.农民的选择和推动 D.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 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 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2018保定二模)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A.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 B.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C.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D.改革的预期目标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