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二次革命

 

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确立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

 

下面的历史漫画形象揭示了哪一历史内涵?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卫生事件,再次让全世界强烈感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同开创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

当今局势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讲话

材料一:大同时代

材料二:国际风云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依据哪一制度,谁改变了这一局面,又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世界格局”在当今世界的特点。归纳这一格局“缓和”与“紧张”的表现。

(3)请概括材料三中的“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及成立时间,它的成立与国际上的哪次会议有关。

(4)当今世界依旧存在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关注的问题,请你举例说明并设计解决对策。

 

历史需要追寻,需要感悟。

(昔日辉煌)

(1)结合史实,写出为这条道路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及这条道路的起止点。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

 

(沧桑探索)

 

 

(2)根据材料指出,与“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有关战争。并从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概括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促进“旧制度”解体的活动和功绩。

(独立自主)

(3)结合史实,写出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

(壮丽篇章)

(4)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使我国“民富国强”的道路名称。并写出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5)综合以上材料,说出你的体会和感悟。

 

民主与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世界各都在民主和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图一

图二

 

(1)归纳图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特点。这一政治制度结束的标志事件是哪一事件。

(2)图二实现了权利的分权制衡,指出这一原则实现的依据,制定者。

(3)新中国成立初期也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请举例说明。后来这一制度遭到了严重的迫害,民主法治建设遭到严重践踏,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

(4)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谈谈你对《民法典》的看法。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的一系列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有

①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②斯大林模式  ③赫鲁晓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张时同学搜集了有关“玻利瓦尔”“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2016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51.9%的人同意“脱欧”,2017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美国宣布,从2018年6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②欧洲共同体成立

③巴黎和会召开

④联合国正式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2019年4月10日,“世界视界望远镜组织”在华盛顿、布鲁塞尔、上海、台北、东京、圣地亚哥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人类期待已久的黑洞照片(见下图),又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不能从该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B.互联网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

C.国际合作促进了科技创新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1882年,由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D.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历史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结论。下列各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人文主义精神的代表作

B.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C. 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建立起科学的生物学

D.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伯利克里说:在我们这里,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我可以断言,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材料中我们的城市是指

A. 巴比伦    B. 斯巴达    C. 雅典    D. 罗马

 

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集体化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五大召开

 

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A. “自强”“求富”——太平天国运动

B.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C. “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一二·九运动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设置台湾府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制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

②发达的社会经济

③丰富的文化生活

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相传黄帝造船只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言论中直接体现孔子核心思想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探究问题,

(1)图1中的A城市是《天津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该城市是________;图2中B城市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该城市是__________。

(2)对比图1和图2,从中提取一处有关对外开放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不同信息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的对外开放分别对我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己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移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

(1)材料一反映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化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持续了五年,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与1929年相比,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为应对危机,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根据材料二,总结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并结合史实说说美国是如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的。

(3)结合上述两次改革的史实,你得出哪些历史发展规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所以我们要仔细研究这几位时代领袖人物究竞做了些什么事业。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时代领袖人物”属于什么派别?该派别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天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发动的暴力革命,夺取了国家政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赵博宇《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天折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暴力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材料三:毛泽东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拒绝了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的直接原因。“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是如何实践的?

 

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定不可或缺的因素。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拿破仑主持制定的《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