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下图),其“共同之处”主要是

A. 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B. 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 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D. 都力图称霸世界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为了建立共同市场,避免沦为美国“经济卫星国”,欧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欧洲共同体

C. 欧洲煤钢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人类古代文明璀璨耀眼,下列表格中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古代埃及

两河流城

古代印度

中国

古罗马

古希腊

A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分封制

《十二铜表法》

民主政治

B

狮身人面像

基督教

佛教

青铜工艺

帕特农神庙

竞技场

C

象形文字

模形文字

阿拉伯数字

甲骨文

罗马字母

希腊字母

D

太阳历

太阴历

阴阳历

农历

儒略历

《荷马史诗》

 

 

A.A B.B C.C D.D

 

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自行建造的航母海试已经结束,标志着我国国防工业、技术达到一个高点。下列属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国防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试爆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的升空

C.核导弹武器实验成功 D.氢弹试爆成功

 

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习近平在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也进行了一场历时4个多月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医药从神农、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和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以下能体现我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变化的有:

①神医扁鹊“四诊法”   ②华佗《千金方》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④李时珍《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元史》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转变 B.元朝实行行省制

C.元朝疆域比汉、唐更辽阔 D.中书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道,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其中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①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唐朝以来的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③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④徽商和晋商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以诗证史”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下列唐代诗作中,体现了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A.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结合所学回答:

(1)法制文明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识。请指出,古罗马时期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初期施政纲领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地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建筑物屹立至今的,石阙便是代表之一。重庆出土了许多的汉代石阙,其中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是?

(3)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不朽的丰碑,更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请写出长征结束的标志。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以身报国书写爱国精神,其中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将领是哪一位?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有深厚的历史溯源。结合所学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提出以民本思想“仁政”来治理天下的是哪一位思想家?在中国长期政治实践中,推行民本思想的君主往往可以缔造出繁荣昌盛的局面,请以西汉为例加以阐述和说明。

(2)以民为本的思想深深烙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上。下图所示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请问这一著作的作者是谁?

(3)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儿,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发展农业推行了哪一生产制度?这一举措的实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时,中国政局动荡,经济贫弱到极点,但北洋政府依旧做出了支援协约国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4万华工,来到英法,为西方文明的存亡,赴汤蹈火,他们虽未直接参战,却为英法提供了14万劳动力,使14万英法青年可以走上战场。他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并通过同西方文明接触,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观,从而为中华民族走向国际社会,为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丛爱娟《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

材料二:自东三省沦陷后,中国人民就在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下,开始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我们以巨大民族牺牲,将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牢牢拴在了中国战场。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存在,使得日军未能按计划北上与德军配合夹击苏联,也减轻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摘编自岳麓版教材《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面前,中国以牺牲本国经济的代价,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窗口。在防控本国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向相关国家提供支持。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使命和担当。现在中国的使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得到加强。

——摘自《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洋政府派华工出国对中国和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意识形态的支撑。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平均地权和教化方面,相当依赖儒家;在节制资本方面,又相当依赖法家……他的治国理念大体上就是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这种理念的推行,为汉朝走向鼎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时代,出于实际的需要实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首先,除将军的职务必须由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以外,500人会议的议员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由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其次,将梭伦所创设的陪审法庭扩展成为一个拥有6000名陪审员的庞大的司法机关。最后,实行公职付酬的办法,使那些比较贫穷的人,也可以去担任政府的官吏、议员或陪审员。伴随这些措施的实施,雅典民主政治走向了黄金时期。

——摘编自郭圣明《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他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香港问题上,首先提出保证其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在1997年后50年不变。”

——摘自《瞭望》周刊《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治国方略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的改革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构想是什么。并分析邓小平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观察图2:

(1)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美英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B.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2)据图指出,反法西斯盟军进军方向有何特点?

 

观察图1:

(1)请在答题卡图中方框内,写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所在地名称。

(2)据图指出,抗日根据地分布有何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长期实行军事围攻、政治加压、经济制裁,中美甚至在朝鲜和越南直接或间接战争,对美敌视和仇恨的情绪弥漫中国的各个阶层。日本则长期充当美国敌视中国的急先锋和桥头堡,中日之间的敌视、仇视情绪也曾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高屋建瓴地从乒乓外交和斯诺传话开始,逐步实现对美、日外交正常化的战略性转变。这是一个出乎当时国人预料的重大转变,如何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认知,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对统一全党全国对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实行了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稳妥有序地解决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较好地统一了全国意志,顺利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当时采用的先上级后下级、先党员后群众等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大外交战略问题上统一全党和全国认识,形成代表国家意志的观点和政策,这种做法对于今天认识国际形势、推行重大外交决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摘自石源华《应对重大外交问题需要统一国家意志》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

2.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的外交战略开始出现转变。(  )

3. 中国实行乒乓外交后,中日、中美关系相继开始正常化。(  )

4.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核心领导下,较好的统一了全国关于外交战略转变的认识。(  )

5. 基于对当今国际形势的认识,中国推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多次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进口自中国2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特朗普的做法

A.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 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阻碍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揭示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下列历史事件因果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发现——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张骞通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同一战线正式形成

D.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个同盟国参加的某次会议,尽管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至少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形式上的一致,如战后德国前途问题,亚洲战争问题,战后成立联合国问题。这次会议是(  )

A.波茨坦会议 B.开罗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公元前4世纪,他率军东征,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他在远征中获得了荣耀,最终却也葬送在了远征的道路上。他被誉为“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上述材料中的他是(  )

A.凯撒 B.梭伦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翻开古代埃及的历史,里面充满了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和神秘宝藏,却又点缀着璀璨文明和历史典故。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该是(  )

A.神秘的楔形文字 B.巍然耸立的金字塔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如下图,是某位同学整理归纳的知识要点笔记。据此可判断出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成果

 

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于北平召开,在讨论国歌问题上,多数人推荐了《义勇军进行曲》,但田汉等人觉得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与现实情况不符,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人提出反对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广泛讨论后,会议最终决定“遵循原意”不做修改。由此可见(  )

A.《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共同协商的精神

D.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1937年11月《泰晤士报》对某一战役高度评价:“此次两军作战,伤亡惨重……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制十周之久……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B.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