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 陈独秀等以《新有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 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 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 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⑤③①④    D. ⑤②④③①

 

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 A

B. B

C. C

D. D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总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心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共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下列史实能体现这段话含义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见下图)。该新闻报道的是(    )

A. 七七事变爆发

B.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 西安事变爆发

D.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    )

①邓世昌  

②康有为 

③彭德怀  

④李宗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17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927年应该是(   )

A. 黄埔军校建立    B. 中共一大召开    C. 南昌起义    D. 会宁会师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    D. 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②①

 

学习了辛亥革命一课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 檀香山——东京——南京    B. 檀香山——武昌——南京

C. 东京——檀香山——南京    D. 东京——武昌——南京

 

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日军大屠杀       蒋家王朝的覆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那一横线处( )

为走救国之路,  A   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    B   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     C   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      D    慨就义
为走救国之路,  A   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    B   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     C   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      D    慨就义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黄海大战    D. 义和团运动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从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

A. 1840年    B. 1856年    C. 1894年    D. 1900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对外交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稳,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清明上河图》

材料三: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朝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名称与文化繁荣的表现。

(3)材料三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在当时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请列举两个著名商帮的名称。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2)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学习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与衰落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   )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封建社会的危机

 

小兰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

A. 苏轼与宋词    B. 乾隆与“金奔巴瓶制度”

C. 李春与故宫    D. 徐渭与中国近代绘画

 

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 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 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 《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 制造文字狱    B. 实行八股取士

C. 设立军机处    D. 设立特务机构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 《天工开物》    B. 《梦溪笔谈》    C. 《农政全书》    D. 《徐霞客游记》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A.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 《尼布楚条约》

C. 《瑷珲条约》    D. 《北京条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