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水经注》    D. 《大唐西域记》

 

宋元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以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应当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A. 唐朝时期    B. 两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清时期

 

北宋中期,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开封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

A. 银子    B. 交子    C. 存折    D. 支票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

A. 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 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C. 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 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宋朝实行(   )

A. 重武轻文政策    B. 中央集权策略

C. 轻视武备政策    D. 重文轻武政策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A.

B.

C.

D.

 

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体现出的特点有 (   )

①兼容并蓄

②昂扬进取

③积极向上

④重文轻武

A. ①②③    B.     C. ③④    D. ②③④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隋唐时期大规模开凿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是(   )

A. 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

C. 莫高窟    D. 麦积山石窟

 

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康熙帝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繁荣而短暂

B. 实现了一统

C. 统治者残暴

D. 大运河开通

 

近代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屈辱的岁月)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

(2)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3)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事件的名称。

(正确的领导)

材料三  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学习毛泽东》

(4)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在哪次会议上首次得到了肯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民族复兴)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

材料二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材料一中提到“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2)材料一中领导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的指挥官是谁?

(3)材料二“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这一战略部署的完成有何意义?

(4)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在战略战术上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1)材料一中的“万寿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3)在这一起义过程中,颁布了两部纲领性文件,写出其中一部。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起义。

 

 

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列两副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曾三次攻占当时中国首都,请在时间轴找出其中两次攻占当时首都的时间,并回答出相关的侵华军队。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

 

2018年12月13日,我国举办了第五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纪念日。清晨7点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下半旗仪式。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2)根据图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时间?

 

 

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作者在谱曲时把原歌词“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歌曲结尾处,在原歌词“前进,前进”之后加上“前进,进!”……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A.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B.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C.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影响

D.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过程

 

下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出现一些集中程度较高民族资本集团

②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③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沉重打击民族工业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又一次主力决战,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 作战时间

B. 作战部队

C. 胜利因素

D. 战役结果

 

某小说中有如下故事梗概: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这部小说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A. 《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 《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 《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D. 《鸦片战争的烽烟》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 渡江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淮海战役

D. 百团大战

 

(2016年内江卷)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A

B. B

C. C

D. D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 发动南昌起义

B.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 缔造中国共产党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红军长征

D. 解放战争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 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还我青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