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 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 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D. 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核心思想是

A. 自由主义

B. 封建神学

C. 人文主义

D. 民主平等

 

14—16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文化巨人的推动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教会控制的削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和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和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列举两例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题文)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填写下列表格,其中空白处应是

姓名

国籍

作品

汤显祖

中国

《牡丹亭》

莎士比亚

英国

 

 

 

A. 《马可·波罗游记》

B. 《神曲》

C. 《哈姆雷特》

D. 《天方夜谭》

 

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它主要歌颂了(  )

A. 神像的至尊至伟    B. 人自身的美丽

C. 大自然的魅力    D. 神话的传奇

 

“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的教皇预留的位置;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 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 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 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 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表面上是要恢复古代希腊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

B. 文艺复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文艺复兴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所以首先出现于希腊

 

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以上表述反映的是

A.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B. 法国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思想

C. 南北战争中的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

D. 十月革命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被誉为资本主义时代曙光的文艺复兴,一直以其思想和文化的恢弘灿烂至今仍备受世界上众多人士的瞩目。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②开始于英国

③但丁是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第一位诗人

④促进了思想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16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文化巨人的推动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教会控制的削弱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 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

C. 查理•马特改革    D. 丕平献土

 

(抗争∙探索)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和不懈的救国探索。

(1)以上四个图片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图一所示人物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颁布了哪两个纲领性文件?此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在此口号下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军事、民用各举一例)?举出此运动除图中人物外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各一例?

(4)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子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此次上书拉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举出这次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5)图四所示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6)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史》

(列强侵华)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的“运动”“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两个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中所提的“停战”指的是哪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指哪一事件?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观察下列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示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光绪帝。(   )

(2)图A这场战争后,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3)图B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4)图C这场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香港岛被割占。(   )

(5)图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6)上述历史事件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黄海大战    B. 旅顺大屠杀    C. 廊坊阻击战    D. 威海卫战役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揭帖说明了义和团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封建迷信    B. 中原闹鬼    C. 列强侵华    D. 盲目排外

 

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下图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慈禧

 

下图是一位维新派志士被杀前的历史情景。这位英雄人物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袁世凯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 禁烟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危害最严重的一项是(   )

A. 割让中国领土    B. 赔偿巨额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矛盾的历史事件是(   )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门户开放政策    D. 划分势力范围

 

“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左宝贵    B. 邓世昌    C. 徐邦道    D. 丁汝昌

 

林则徐曾评价他:“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他”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洪秀全

 

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钓鱼岛等进行巡航,依法维护中国海洋和岛屿的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创于(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中国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新型工业、民主制度………下面哪一运动首先实现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A.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 曾国藩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发生了天京事变

D. 清政府“借师助剿”

 

近代,列强侵华,国门洞开。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是(   )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