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 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重寻控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虎门条约》    D. 《黄埔条约》

 

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看图说史)

材料一  16—19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简要说说“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材料析史)

材料二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2)结合材料二说说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原因。

(归纳认识)

(3)根据两则材料,概述这些现象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朔州市平鲁区期末测试题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的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

A. 法国    B. 葡萄牙    C. 西班牙    D. 荷兰

 

“三角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及有利的地理条件下,以巨额利润为动力,进行了数百年。下列对“三角贸易”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④“三角贸易”获利最多的是美洲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它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却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它是

A. 亚历山大东征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罪恶的三角贸易”    D. 疯狂迫害犹太人

 

孝义六中测试题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装运奴隶,在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由于利润高得惊人,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和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投资。他遵循前次的步骤满载一船白银而回,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 “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B. “三角贸易”给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三角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英国人是最早从事“三角贸易”的国家

 

16世纪,________海军拥有多艘战舰,组成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无敌舰队”(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  )

A. 西班牙、英国    B. 英国、法国

C. 葡萄牙、英国    D. 葡萄牙、西班牙

 

太原市期中考试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 西方的殖民扩张    B. 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宗教思想传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这两则材料分别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或制度)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它们反映了什么实质?   

(3)材料所反映的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什么地位?   

(4)你能判断出材料二属于哪一等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盂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   

(2)材料二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3)综合分析再则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及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见下图)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矣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伤害他人致残致伤者,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1)请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书本对“我们的制度”在民主性(进步性)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圣经》

C. 《天方夜谭》    D. 《金刚经》

 

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主要反映的是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B.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约公元前35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苏美尔文明”。后来,苏美尔文明灭亡,其文明遗产大多数为古巴比伦王国继承,这笔“遗产”中包括

A. 《汉谟拉比法典》 B. 金字塔

C. 楔形文字 D. 象形文字

 

旅游者前往下图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参观,可以感受到的历史信息是

A. 金字塔的现貌

B. 《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地的环境

C. 种姓制度残存的痕迹

D. 长城的巍峨豪迈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     B.

C.     D.

 

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 伯里克利    B. 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

 

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 胡夫    B. 亚历山大    C. 汉谟拉比    D. 查士丁尼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印度

 

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印度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材料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募,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速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四“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忠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中的文献反映出农民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的“妖”指的是什么? “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

(5)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请写出该战争爆发的名称和时间。这场战争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当年两个强盗大火所毁。请问这两个强盗是哪两个国家?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