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

(1)夕日欲颓,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可谓情、景相生,耐人寻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王维的《使至塞上》写进入边塞后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故乡是诗人永远的依恋。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____________。”表达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崔颢在《黄鹤楼》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日暮怀归之情。

 

(题文)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惟妙惟肖的石雕,那巧妙绝lún____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piē____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每逢骤雨____(A.cù  B.chù)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畅,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____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内心是一个封闭的容器,隐藏着可说与不可说,可知与不可知的一切。青春期的你,内心丰富无比,既有独属于自己的秘密,也有某个瞬间发现的别人的秘密。其实,这些秘密,或许都是酝酿许久的惊天告白。  

请以“秘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 ~ 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精华。

②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③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互通互融。A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B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

④读书的“遇见”,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就不愿轻易相信。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从无疑处读出有疑的“遇见”方式,既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更是对所阅读书目的负责。

⑤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诚如清代小说家梁绍壬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也对读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一次,和凤凰卫视拍《告别三峡》的纪录片时,他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这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停掉。他研究移民史,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问,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和佐证。

⑥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选文第②~④段,依次简要概括读书人应该怎样读书。

2.我们为何要读经典?请用原文回答。

3.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A、B能否调换?原因是什么?

4.阅读选文第⑤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别再等来日方长

①生命过程中,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人扼腕长叹。

②刚在大学当班主任时,我不小心把脚崴了,去宣武医院一检查,右踝两根骨头骨折了。骨科张主任带着医生来检查,对我说:“可以用保守疗法,也可以开刀。用保守疗法可以少受点儿罪,但会有后遗症,关节可能会松动。”我说:“那可不行,我左腿膝关节受过伤,就仗着这条右腿呢,您还是给我开刀吧。”他有些诧异:“我很少见到这么主动要求开刀的病人。但是,要开刀得排到下周了。”我说:“等到下周还得两三天,骨碴儿就不如现在了,争取今天就开吧。”“那谁签手术同意书?得等你家人来。”“不用,我自己签字。”签完字,张主任对医生说:“这姑娘的手术我来做。”

③他的手细长而舒展,是我记忆中最漂亮的男人的手。我说:“张主任,您的手不弹钢琴太可惜了。”他笑:“所以我拿手术刀。”

④做手术时,麻药有些过量,张主任问:“你还清醒吗?”“清醒。不信我给你背李白的诗。”“那就背《静夜思》吧。”“那怎么行!我背《蜀道难》!”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⑤术后那个星期是张主任值班,他每天来看我,和我闲聊几句。换药时,我惊讶地发现,刀口没有缝合的痕迹,我问张主任:“这是黏上的吗?”   

⑥张主任说:“你这么活泼的一个人,我不能让你有一道难看的疤痕,就用羊肠线给你做了内缝合,伤口好了,线就被人体吸收了。我给你打了两枚钉子,可以让骨头长得像没断过一样。但你一年后要来找我,把钉子取出来。”

⑦等到出院,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他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不是那周值班,我是调的班。那一周,表面上我是你的医生 ,其实跟你聊天时,你是我的医生 ,你的乐观也是可以治病的。”

⑧忙忙碌碌间一年过去了,他一直提醒我:“得赶紧把钉子取出来。”

⑨有一次他来我家聊天,说:“下次我给你带一棵巴西木,屋里不能没有植物。”我送他走后,忽然他又推开门,探身进来说了一句:“你这次回来,我一定要给你取钉子,不然来不及了。

⑩可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出差,我还寻思:“有什么来不及的,钉子又不会生锈。”

⑾当时,我父亲在宣武医院住院。4天后,我从南京回来,去医院看父亲。我骑着自行车,很远就看见医院门口全是人,根本进不去,我只好从后门进了医院。

⑿正是吃饭时间,爸爸欲言又止:“我跟你说件事。”妈妈马上打岔:“你赶紧吃饭,孩子刚回来。”后来爸爸又想说话,妈妈说:“你让孩子歇口气。”再后来,爸爸没加铺垫,说:“张主任去世了,胃癌晚期。”我蒙了:“您说什么?”爸爸说:“医院门口都是送他的人。”我震惊,继而想起他留给我的最后的话:“你这次回来,我就给你取钉子,不然来不及了。”

⒀出了医院,夕阳没在高楼后面,天空寂寥而灰暗。在交错的车流中,我推着车站在马路边,痛哭失声,车水马龙都在暮色里模糊不清。

⒁他离开好多年了,可我一直记得他的手。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猝不及防的变故”在文中主要指哪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析选文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⒀段画线的句子。

4.请依据选文回答,为什么“我”一直记得他的手?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6月10日在青岛闭幕。会上,第一次以我国国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提出了“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深化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表明了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峰会达成的多项共识和成果,将利于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更将惠及世界。

(材料二)

(材料三)在上合峰会上,习主席引用了“协和万邦”等多个儒家经典。“协和万邦”引申到今天,就是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让各个国家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这和“上海精神”所倡导的互利互信、平等协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习主席在上合峰会上引用这句话其实是重申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而且赋予中国这种古老的合作思想以新的时代价值,让这种和平、和谐、合作的古老价值观为今天的上合组织、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新的积极的作用。

(材料四)上合组织从2001年成立至今,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奏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宏伟乐章。秉承着“协和万邦”的中国智慧,已发展为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的上合组织,将从青岛出发,继续开启新的时代征程。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我国国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提出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表明了我国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重视。

B. 上合组织成立后的首次扩员是接收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为组织成员国,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

C. “协和万邦”等儒家经典经由习主席的引用,赋予了中国这种古老的合作思想以新的时代价值。

D. 秉承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上合组织已发展为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2.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书写上合新华章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释)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③备:完备,完全。④考:执政。⑤使:假使,如果。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古一代帝王兴            暮寝而思(《邹忌讽齐王纳谏》)

B. 生平事业备见是            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 类如乎                   问今何世(《桃花源记》)

D. 海内固已其有弘毅之器     小未孚(《曹刿论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他日为政,尽行其言。

(2)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

4.(乙)文中的“名世之臣”与(甲)文中的“_____”一词有相似的内涵,根据(甲)(乙)两段内容分析,范仲淹被称作“名世之臣”是因为他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释)①范倅:滁州通判,是辛弃疾的副手,范倅任满,稼轩作此词为他送行。②莼:莼菜羹。鲈:鲈鱼脍。指代范倅返乡。③儿女:此处当指作者。④朝天:指朝见天子。⑤玉殿:金銮宝殿,代指皇帝。⑥承明:承明庐。⑦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⑧殢(tì)酒:沉溺于酒。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上片放眼美好的神州风光,牵发了思古之情,下片则引入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议论。

B. 《木兰花慢》词人以“老来”起笔,流露出对流年的不舍之意,上片直接表达了月圆人也圆的深厚情谊。

C. 《南乡子》整首词三问三答,层层推进,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D. 《南乡子》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木兰花慢》则以“愁肠殢酒”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3)由此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面团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

C. 《西游记》中悟空等人在万寿山五庄观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悟空请来如来佛祖,用甘露救活仙树。

D. 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这是《水浒传》中的武松。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滴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因为水滴有神奇魔力而是因为它朝着一个目标一刻也不停地坚实。②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③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④心太污浊,装不下一滴清水;⑤心清如水,装得下整个大海

A. “穿透”、“污浊”都是动词,“神奇魔力”、“整个大海”都是偏正短语。

B. “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这个句子中,“水滴石穿”作状语。

C. “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D. 选文第①句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将“坚实”改为“坚持”。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的精彩,往往就在人生的拐弯处。        你心中有五彩的梦,你手中就有五彩的笔,它会把你的世界描绘得        。不管是名师大家,还是凡夫俗子,都是在不断的        中完成精神的蜕变,从而散发出生命应有的       

A. 只要   风光旖旎   探求   清辉    B. 只有   风光旖旎   探求   光辉

C. 只有   风光无限   探寻   清辉    D. 只要   风光无限   探寻   光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én)    幸(jiǎo)       避(huì)        耳欲聋(zhèn)

B. 懦(què)     奔(sāng)       干(xì)         悲天人(mǐn)

C. (jìn)     职(xùn)        笑(chǐ)        略胜一(chóu)

D. (lǚ)      薄(bǐ)         屑(suǒ)        自自弃(pào)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风筝的心

朱成玉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③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④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⑤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⑥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⑦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⑧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⑨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⑩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⑪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⑫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⑬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⑭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⑮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1.本文围绕“风筝”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

2.“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第⑧段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2)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5.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句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破瓮救友

光坐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②瓮:水缸。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手不释书________  ②众皆弃________

③光石击瓮  ________  ④群儿于庭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    )

A.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C. 至之市    D. 何不试之以足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水 迸 儿 得 活。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童年时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①宿(xiǔ)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宿,夜晚。②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作者本人。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在“我爱文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学校开展了“小小文学手抄报”系列活动。

(1)(栏目设计)晓华根据老师要求,编辑了一份《萌芽报》,围绕名家、名著、读者、编者设计了四个栏目,已经完成了其中两个,请你补出另外两个栏目名称,要求栏目名称对称工整。

栏目1:        ,  栏目2:名著赏读

栏目3:        ,  栏目4:编辑推荐

(2)(口语交际)晓华作为《萌芽报》的主编,准备邀请学校张老师为“栏目4”写一则600字左右的编辑推荐语,晓华应该怎么说呢?请写出来。(注意用语文明得体,注意对象场合。)

 

名著阅读。

(1)在国际天文会议上,他为他的发现作了雄辩的论证,但没有人相信他的报告,因为他穿的是土耳其人的服装。大人们就这个德行:以衣冠取人。

选文出自《小王子》,作者是      国短篇小说家     

(2)小王子拜访的第二个星球住着(    )

A.漂亮的人  B.酒鬼  C.扳道工  D.虚荣的人

(3)《小王子》文中,猴面包树对小王子居住的星球有什么危害?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求剑若此,__________

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

__________,谬以千里。

④安不忘危,__________

__________,桑榆非晚。

⑥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

⑦“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⑨《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国庆期间,大街上熙来攘往,商场里人头攒动,餐桌上觥筹交错,真是一派繁荣。

B. 王玲学习认真仔细,对作业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真是锱铢必较

C. 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D. 我们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 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C. 《伟人细胞》节选自《男生贾里》(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D. 这里的山啊,树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田字格内或横线上。

人生如奔chí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yuè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jué,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汉字  注音     

 

作文。

请以“一颗    的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⑤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不少于600字。

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小记钟书

    ①那年钟书(指钱钟书)的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到了暑假他父亲辗转回家,假期已过了大半。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做一篇文章。钟书做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钟书忍笑向我形容他当时的窘况:家人都在院子里乘凉,他一人在大厅上挨了打又痛又羞,呜呜地哭。这顿打却也激起他发奋读书的志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他有时并不按父亲教导的方法作古文,嵌些骈俪,倒也受到父亲赞许。他也开始学着作诗,只是并不请教父亲。

    ②一九二七年桃坞中学停办,他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无锡辅仁中学,钟书就经常有父亲管教,常为父亲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成为父亲得意的儿子了。一次他父亲为乡下某大户作了一篇墓志铭。那天午饭时,钟书的姆妈听见他父亲对他母亲称赞那篇文章,快活得按捺不住,立即去通风报信,对他说:“阿大(指钱钟书)啊,爹爹称赞你呢!说你文章做得好!”钟书是第一次听到父亲的称赞,也和姆妈一样高兴,所以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一篇序文。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③钟书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秋季就到北京上学。他父亲收藏的“家书”是那时候开始的,他父亲把钟书写的家信一张张贴在本子上,有厚厚许多本,亲手贴上题签“家书(一)(二)(三)……”我还看到过那些本子和上面贴的信。他父亲身后(注:去世),钟书才知道父亲这个珍藏。钟书的信写得非常有趣,对老师、同学都有生动地描

写。

    ④清华的同班同学饶馀威一九八六年在新加坡或台湾写了一篇《清华的回忆》,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⑤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奋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⑥钱家人常说钟书“痴气”  ,又说他“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派供应。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1.根据语境,说说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词“不文不白”的含义。

2.从选文中的哪几件事能看出“父亲”对钟书的欣赏与信任?

3.请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4.第④段可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5.“痴”包含很多意义:傻、憨、疯癫、极度迷恋、稚气淘气等。你认为钱钟书先生是哪一种“痴气”?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保尔翻过第七道栅栏,停了下来。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前跑了。

    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他一点劲也没有了。回家去不行,到谢廖沙家去也不行——要是被人发现了,他们全家都得遭殃。上哪儿去呢?

    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继续往前跑,越过一个又一个菜园子和庄园后院。直到撞在一道栅栏上,他才冷静下来。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小说?保尔为什么“在闷死人的仓库里饿了这么多天”?

2.下列选项是与本部小说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

A. 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舆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小说中有一个精彩片段,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雾霾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①近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和大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有中到重度霾和大雾。相关媒体还报道受雾霾影响,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截至11月5日19时,该机场计划执行航班1979架次,共取消510架次。

    ②那么到底什么是雾霾?它的成因以及危害又是什么?

    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④关于雾霾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汽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氨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⑤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再次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⑥最后,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⑦那么雾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性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死亡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最后,雾霾除了使人心情压抑烦躁外,也易引发交通事故。

    ⑧因此,雾霾天气,出门尽量戴口罩;进入室内必须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多食梨、木耳、豆浆、蜂蜜、葡萄等清肺润肺食品。

1.选文④⑤⑥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简要概括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既至,拜见父。停廨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勤于政术,风华大行。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

(注释)①厉操:操行。②爨(cuàn):烧火做饭。③廨(xiè):官府。④审:知道。⑤阴:暗中。⑥白:告诉。⑦孰:谁,哪一个。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一食尽粟一石  ____

②执策而之   ____

威为伴     ____

至,拜见父  ____

⑤威自京都省____

2.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画出四处

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

4.(甲)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结尾处写皇帝与胡威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选自我国哪一部诗歌总集?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B.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深。

C.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描写了主人公梦想成真的欢乐情景。

D.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