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桃花流水鳜鱼肥

肖建国

①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②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③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④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⑤“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⑥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可今儿个怪了。

⑦“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⑧“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⑨“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

⑩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

“当然不是。走,跟我捕鱼去。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药)鱼。有人偷偷做了,他就追到人家屋里去,坐那里不走。直到那人拍着胸脯保证下不为例,他才离开。遇到特别有困难的家庭,他走时,会悄悄放下一些钱。

渐渐地,这条小河日益丰腴起来。

儿子少年时期,多次跟老铁来捕过鱼。他最爱吃的就是鳜鱼,那肉细嫩鲜美,脆香可口,素有“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之说。也因此,儿子对捕鱼这套程序了然于胸。

他们找了个小汊沟,开始挖窝。窝子挖得越深,留下来的鱼将越多。老铁操走锹,儿子说:“我来吧。”

老铁想了想,说:“也好,这大黑天的,你一个人干活,我帮你瞅着,也省得跑偏了路数。”

儿子咂咂嘴,觉得老铁话里有话。于是,赶紧换个话题:“爹,你知道不,我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呢!”

“知道。”

知道?儿子心里一惊,不再言语了,把浑身的力气全使在锹上。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手掌上也磨出两个水泡。不过,儿子不敢吭声。他知道,老铁正紧紧盯着他呢。

窝子挖好了,星星也撒满天空。儿子看看手机,已快十点了。儿子有些焦急。老铁说:“干什么事非要等到这个时候?今晚就陪我抓一夜的鱼。”

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B)

老铁在汊沟上游放水,儿子便拿起兜兜网扎在窝子后面,这样可把往下游逃窜的鱼挡回窝子里。

做好这一切,父子俩边休息边聊天。再过两三个小时,等露水全下来,鱼儿抢食吃,就可收网了。

老铁说:“你跟我说说话。”                                               

儿子说:“说啥呢?”

老铁说:“说啥都可以。”

儿子像哑巴一样,好半天都没吭声。

老铁说:“要不,我给你唱个歌?”

儿子扑哧笑了:“你给我唱歌?”

老铁说:“对啊,就是你小时候,我教你的。来,我唱,你也跟着唱。”也不管儿子同不同意,老铁就唱了: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

老铁唱着唱着,儿子就接上了。父子俩一块儿唱,唱得蛙鸣虫叫,草木散香。露水下来了,好大。

父子俩起网,从窝子里打捞起一兜篓鱼。有鲢子、鲫鱼、白条、草棍,最多的是鳜鱼。老铁看看鱼。这个,小了,放吧。那个,正长呢,也放了。

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趁老铁不注意,儿子掏出手机发出一条信息:今晚活动取消,今后这样的活动也不许再搞。

发完,儿子陪着老铁一起笑。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老铁说:“走吧,回家。再不回,它们就会跑来接我了。”

(选自《百花园》)

1.文章以“桃花流水鳜鱼肥”为题,有何好处?

2.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描写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B:黑暗中,儿子感觉老铁的双眼像X光,自己内心那点雾霾被照得紧缩一团,不敢放肆。

3.文中的老铁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儿子看看老铁,忽然什么都明白了。提起兜兜网,走到河边,全放了。

老铁像孩子一样呵呵大笑。”

仔细体会上述文字,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儿子明白了什么?老铁的大笑有何涵义?

5.结尾写“远处,传来几声狗叫,友好且悠长”有何作用?

 

(二)菊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一)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出按江西,冤囚数百。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杨士奇、杨荣、杨博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极谏,不听。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其言,守议乃定。即本部尚书。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

(注)①土木: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仓促率兵20余万人亲征,因准备不足,在土木堡被击,明英宗被俘。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日救时/宰相也    B. 其一/犬坐于前

C.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乡邻之生/日蹙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于谦“雪冤囚数百”、上疏建议朝廷解粮给百姓、治理黄河等举措,都体现了他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和很强的治政、理政的能力。

B. 皇帝和一些主政的官员非常欣赏于谦的才能,只要是于谦所奏的事情,早上上奏章,晚上就得到批准。

C. 也先入侵,皇帝被俘,有人主张迁都,于谦果断阻止了这一行动,体现了他的魄力。

D. 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冤囚数百      雪:        ② 俟秋成官         偿:

③ 王其言        是:         ④ 即本部尚书       迁: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

②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名著阅读简答。

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降,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时间丢个破绽,哄那妖魔钻进来,一铁棒打倒,就没了我的功劳。”你看他抖擞精神,举着九齿钯,在空里,望妖精劈头就筑。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赶上!”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谶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①文中的妖精是谁?他的结局怎样?

②从选文可以看出猪八戒什么性格特点?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中《当“海盗”去》这个片段描写了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

B. 《阿长与<山海经>》用写实的笔墨,塑造了一个独特、多彩的长妈妈形象,充满了同情和爱心。文章夹叙夹议,在平易中寓有深长的韵味。

C. 《西游记》想像丰富,斗法双方还各有特别的武器。孙悟空的金箍棒很厉害,但青牛怪却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套去,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D.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李逵都是武艺高强、不畏强暴的好汉。鲁智深造反精神最为强烈,天真、坦诚、毫无心计。李逵当过军官,有胆有识,光明磊落,复起仇来毫不留情。这两个人都坚决反对宋江接受朝廷招安。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同一史书可以属于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

B.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欧阳修、李商隐。“挑灯看剑”让人想起“吹角连营”的一往无前。

C. 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也可以叙事兼议论,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

②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③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

④ 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

⑤ 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⑥ 给父母好的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

A. ③②⑥④⑤①    B. ③②⑥⑤④①    C. ⑤③⑥②④①    D. ⑤③②⑥④①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A. 或:或许    B. 以:因为    C. 先:把……放在前面    D. 微:非,如果没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 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C.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江阴》,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江阴的众多美食。

D. 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莫衷一是,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看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看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xiè        渎        (2)jīn         持         (3) xī        来攘往

 

名篇名句默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⑦唐馨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好友宁佳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依依不舍,唐馨就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                                           。”劝她。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三四月的春天,在梦里写首诗,写一个关于春天的梦。一朵花的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片草的梦,蒹葭苍苍,宛在水中央;一个人的梦……

请以“春天,我种下了一颗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女孩爱好打扮,每天要在这方面耗费很多时间。

一日,父亲问她:“一朵花有多大?”

“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最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女孩说。

“那花香有多大呢?”父亲再问。“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女孩不解。“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大的空间?”父亲说。

“有的可以溢满整个房间,有的可以溢满一个广场,如有风,有的花香可以传到几千米外。”女孩说。

“几千米地有多少个脸盆大呢?”父亲说,“如果把花香比作花的灵魂,那么,一个生命灵魂的芬芳,永远比它漂亮的形体传播得更宽广,影响更深远。”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婉转,其念白儒雅典致,其表演细腻、舞蹈飘逸,歌唱与身段的结合再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使昆曲在戏曲表演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都受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

(材料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一曲中的每一句,都是阴阳结合,暗含着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低沉缓慢地起头,直表这花园之美;而“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时在“断”字、“颓”字上吐字行腔,“断”井,“颓”垣,井栏都断了,墙都倒了,不美了。下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时间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如宋词“无何奈何花落去”的意境。这里在“何”字上行腔,天指时间。上半句是好事,下半句立刻又转折了。同样“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谁家的院子里发生呢?这两句话化自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如此鲜明的转折和A    (填修辞手法),表达了杜丽娘面对春色美景时内心的B    (四个字)。

(材料三)

某中学对在校学生有关“昆曲”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对昆曲兴趣及占比例

无兴趣的原因及占比例

了解渠道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深厚

1%

娱乐综艺节目更有意思

78%

学校课堂

56%

服饰唱腔

6

一般

10%

缺少欣赏需要的专业性知识

85%

剧院演出

5%

名角表演

3%

无兴趣

89%

缺少时间

56%

其他

39%

剧本内容

15%

 

(材料四)

“对我来说,《牡丹亭》跟我不只是半生缘,而是一生缘份。”从少年时在民国余晖的上海第一次听到梅兰芳的杜丽娘,到青年时遥望故土写下小说《游园惊梦》,再到年近古稀殚精竭虑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流传300年的梨园雅部已化为白先勇的血脉,斩割不断。

四季轮回,又是一年春来到,5月6日,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在南岸烟雨路施光南大剧院上演。春色令人如此沉醉,它是否能唤醒国民对昆曲的迷醉?

1.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昆曲表演抒情性强的原因。

2.结合前后语境,在材料二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

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3.研读材料三,探究学生在昆曲的传承上存在怎样的问题?

4.主办方将为青春版《牡丹亭》在施光南大剧院的上演设计宣传文案——《烟雨牡丹,非看不可》,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内容,为主办方提供几条“非看不可”的理由。

5.下列说法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

A. “清曲”、“昆腔”、“昆剧”同指昆曲。

B. “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这”指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

C.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美好景物的描绘,十六个字,一个字一首歌,一个字一幅画。

D. 学校教学对昆曲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竹子开花

侯发山

①那年,恰逢破五,爸爸就出门了。

②媛媛和妈妈送到院坝外,三个人的脸上一律挂着依依不舍。媛媛知道,爸爸这一出门,好长时间才能回来,她拉着爸爸笔挺的灰绿色军装衣角,小声问道:“爸,你啥时候回家啊?”

③怕啥来啥,爸爸最怕她们问这个了。他心一酸,轻轻模了摸媛媛的头发,触到媛媛头发上别着的牡丹头花,瞅着院前的竹林,说:“等……等到竹子开花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④听到这话,妈妈脸色微变,嗔了一眼爸爸,动了动嘴唇,却又什么也没说出来。媛媛却兴奋地跳起来。她知道,年过完,春天马上就要到了,爸爸很快就会回来。因为,好多好多的花都是春天开的,竹子也一定是。

⑤爸爸走后,媛媛就天天去竹林里看,看看竹子有没有开花。

⑥看着看着,春天就到了。迎春花开了,一小朵一小朵的,黄灿灿的,煞是好看。媛媛走到竹林前,竹子一如既往的青枝绿叶,她左瞅右寻,却瞅不见花蕾在哪里。妈妈正在竹林里砍竹子,说:“媛媛,早着呢,好多花都还没开呢。”

⑦媛媛四下看看,果真是这样,山坡上,地堰边,只有一丛一丛的迎春花,她的心便随着竹叶间被惊起的麻雀飞上了天。

⑧梨花开了,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槐花开了……竹子还是没有开花。

⑨媛媛急得问妈妈:“妈妈,竹子咋还没有开花?”看着媛媛要哭的样子,妈妈柔声说道:“菊花不是还没开?还有腊梅?都还没开呢。”

⑩媛媛才6岁,她不知道菊花开在秋天,腊梅开在冬天,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一天,一天,日子是那么漫长,又是那么急促。媛媛怕错过了竹子开花的时辰,依然每天到竹林前看,看小兽直窜进竹林、看老母鸡满林子咯咯哒、咯咯哒、看黄狗对着落日狂吠。实在闲得无趣,媛媛就去看妈妈编竹筐,农闲时节,妈妈就干这个,遇到集日便挑去兜售,顺便打听些山那边的消息。妈妈先把竹竿劈成一缕一缕的竹条,然后再用竹条编。那些竹条在妈妈手里来回摇曳,左右转旋,蜿蜒迂回,不到半天功夫,一个棱角分明的竹筐就编好了。妈妈的手有时会被竹刺扎破,鲜血直往外冒。妈妈也不哭,吐两口唾液,粘些泥土,然后继续编。

看着媛媛惊讶的样子,妈妈说,泥土就是药。这话媛媛相信,因为爸爸出门时就在院子里挖了些土,用瓦罐装着带走,说是治病用。

到了深秋,菊花开了,竹子还没开花;到了隆冬,腊梅开了,竹子还是没有开花……

这年春天,媛媛十二岁,收到爸爸寄来的一包头花,好多个呢,有牡丹花,有菊花,有荷花,多啦。若在以前,媛媛会高兴得大呼小叫,但不知怎的,这次她却高兴不起来。或许是媛媛太想念爸爸,或许是媛媛大了却还是不知道竹子何时开花,不知道爸爸何时回来。她咧了咧嘴,哇地一声哭了。

院子里,夕阳正穿过竹林,投下摇曳的光点。妈妈忍者泪一把搂过媛媛:“媛媛,竹子很少开花的。竹子若是开花,就说明它要死了。”媛媛眼泪也顾上不上擦,瞪大眼睛直瞅着妈妈。“仗打了这么多年,也是你爸该回来的时候了。”

和头花一起寄来的还有个瓦罐,第二天妈妈将它埋在竹林里,垒了个矮矮的土堆。媛媛才知道,那是爸爸。

第三天,倒春寒,妈妈在屋子大厅里编筐,午后的潇潇春雨打乱了竹林,媛媛在院子里喊道:“妈妈,妈妈,竹子开花啦!”

妈妈抬头一看,跑了出来,心一惊,她看到竹枝上果然有不少花——牡丹,菊花,荷花……灿烂在风雨里,那是爸爸买给媛嫒的。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2月,略有删改)

1.小说情节围绕“开花”展开,据此,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嫒媛问父亲何时回来,爸爸说等到竹子开花。

发展

媛媛(1)_________,妈妈(2)_________

高潮/结局

(3)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感受?

3.文章为何以“竹子开花”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4.侯发山在写给读者的一封回信中说:“孩子,你说第自然段中妈妈编筐的内容对小说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用,可算是一败笔,我却不这样认为……”请猜想作者答复了读者怎样的理由。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描写生动细腻,竹子很少开花,爸爸却说等竹子开花会才回来是妈妈脸色微变的原因。

B. 文章第⑧、自然段叙述其他花盛开,竹子没有开花,流露出媛媛的失望与难过之情。

C. 战争的残酷隐藏在媛媛的天真烂漫、妈妈浓稠的爱里,文章弥漫着凄凉的美感。

D. 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欲扬先抑的手法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表现了媛媛一家人的相互依恋的亲情。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    ______    (2)通人    ______

(3)便还家    ______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做了铺垫。

B. 本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

D. “黄发垂髫”,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4.魏晋时期有许多游仙作品,大多假托游仙以抒发个人际遇之不平,《桃花源记》虽超越了个人感伤,但也曾误入此类(编者按)。为何说《桃花源记》超越了个人感伤?

 

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8)大学生活结束了,临别时艾雪溪与好朋友依依不舍,但又不得不各奔前程,相隔万里。艾雪溪不禁悲从中来,但是一想到王勃曾道“________________便也就释然了。

 

综合性学习。

春日迟迟,南滨路上樱花蔓延成海,凭栏远眺,山、楼、路、江,勾勒江上城市迷人轮廓。百年南滨路,十里巴渝史,今日南滨路繁华依旧,热闹欢腾。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含标点)。

325日上午8点,以“渝跑为爱”为口号的“2018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开跑,三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冒雨开启了这场狂欢盛宴,用激情与活力点燃了初春的重庆。本次马拉松起点为烟雨路南滨公园,终点分别为南滨公园、二塘广场和朝天门大桥下,处于南滨路两江交汇的城市封面——“长嘉汇”,成为本次赛事的打卡热地。

本届马拉松根据不同水平的参赛者设置了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以及更轻松的迷你马拉松与亲子马拉松(5公里),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内外528个城市的3万名马拉松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报名参赛。

随着南滨路起点处的发令枪声,2018重庆国际马拉赛准点起跑,选手们按照组别分区域分批依次出发,他们中既有赛事统一服装的选手,也有展示自我个性、打扮“吸晴”的跑马爱好者。在赛道沿线,也站满了为选手加油的市民,大家此起彼伏的加油声让整个南滨路沸腾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长江、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处的水流,几经曲折迂回而天然酷似一个古篆体的“巴”字,故此交汇有“字水”之称。夜幕下华灯初上时,波光凌照,“宵灯”映“字水”,故山城夜景得雅号“字水宵灯”。

古称“字水宵灯”,今称“长嘉汇夜景”或“朝天门夜景”,你认为何种说法好?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嘉汇”指长江与嘉陵江相交汇,南滨路为最佳观赏点。请以南滨路为观测点,用优美的语言向参与本次马拉松比赛的外地选手描绘“长嘉汇”景色。(可参考图片,合理发挥想象,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导读。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1)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第七回《_______倒拔垂杨柳,______误入白虎堂》。(请填入物绰号)

(2)试写出鲁智深行侠仗义的两个相关事迹。

______    ②______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天空的颜色也变化着:深红粉红橘……仿佛是魔术大师的精彩魔术,让人目不暇接。

②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红彤彤的晚霞已经染红大半片天空了,形状更是千姿百态。

③黄昏,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地飘出来,地面还留着一丝余热。

④你看!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追赶一只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见了,却出现了一匹骏马,它在无边际的草原上奔跑着。

⑤黄昏不像正午那样闷热,而是清爽的风中略带一丝暖意。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②④①    C. ①③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

A.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文章《桃花源记》和诗《归园田居》《饮酒》均选自《陶渊明集》。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事共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305篇诗歌,全书按内容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C. 《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D. 莫泊桑,发过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最后一课》。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B.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C. 日本帝国主义想让我们沦为亡国奴,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

D. 在校艺术节活动表演中,刘明的剑舞在众多同学中艺压群芳,鹤立鸡群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歼灭    元宵    霹雳    引吭高歌

B. 苍茫    涌跃    馈赠    书声琅琅

C. 荧光    誊写    教唆    莫衷一事

D. 帷幕    帐篷    狼籍    冥思遐想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ài)     字(tiè)    气(něi)     热泪盈(kuàng)

B. 涉(pá)     涡(xuàn)   荣(yīng)    断壁残(yuán)

C. 开(bāi)    写(zuàn)   山(gāng)    靡之音(mǐ)

D. (jìng)   强(jué)    笨(zhuō)    前后继(fù)

 

按要求作文

请以“又到    时”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 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节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渔人甚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3)屋舍俨然          俨然:     

(4)如外人          悉:    

(5)老人肯相至此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3.(甲)(乙)两文都以人物的___为线索。(甲)文按___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是通过___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4.(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共同点吗?

 

那些无用的美好

顾晓蕊

明黄的灯光下,少女与长者对坐手谈,轻拈黑白棋子,以鹤的姿态优雅地飞落。这是女儿参与拍摄的电视短片中的镜头,看到这近乎唯美的画面,我不由叹道:“女孩子下棋真是件很美的事!”

那年,女儿上初一,已有七年棋龄。她喜好围棋,每周六去棋院上课,我全程接送,风雨不误。棋院门前有棵老梨树,花开时一树梨花白。我会特意早到会儿,站在树下,隔着窗,聆听纹枰落子声。声音清越入耳,如风敲寒竹,如雨打蕉叶,那感觉甚是美妙。

有一天,我从棋院接到女儿,两人说笑着往回走。走出不远,碰到位熟人,也来接儿子下课。寒暄几句后,他说起给儿子报了英语和奥数班的事。得知我女儿在学围棋,他一脸不解地问道:“下棋不就是玩嘛,有什么用?”

隔了几天,又在路上遇见那位爸爸,朝儿子吼叫着什么,颇有风摇雨至的架势。果然,一巴掌抡过去,孩子的脸上留下几道红痕,疼得放声号哭。细听之后,才知是孩子英语没过关,被他怒声斥责。

女儿如受惊的燕子,闪扑进我怀里,调皮地吐吐舌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她许是庆幸,在报班这件事上,我不曾给她压力。亦确是如此,她起初觉得围棋好玩儿,后来痴迷上围棋,我便鼓励她对认准的事坚持下去,从中找到乐趣。

学棋久了,女儿会跟我聊些心得,如落子无悔、逢危须弃、不得贪胜等。看似高深的生活哲理,尽在盈尺棋盘间。她还说打谱时能感受到,高手的对局像音乐,像书法,像绘画,变幻无定,美不可言。

近年的围棋人机大战中,多位顶尖围棋高手被智能机器人挑翻落马,引发学棋是否还有意义的争论。我问女儿怎么看这件事,她说下棋享受的是过程,从不后悔学习围棋。

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女儿领悟到了黑白之道与围棋之美。这令我想起读过的一句话:“棋道即艺道,棋中自有你的个性,你的道路,凡人所有,无所不有。”除了围棋之外,女儿还喜欢古筝、书法、绘画,皆习练多年。我对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微小的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我认为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只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对于学习就足够了。业余时间,不如多接受艺术熏染,以怡养性情,丰盈自己的内心。

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弹一首好听的筝曲,或是铺开纸墨,临几张颜体小楷,再或者即兴挥毫,画竹画梅画鸟画鱼。如此清雅美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阕词、一幅画、一首歌。

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

我们去过椰风轻吹的海南岛,到过瓜果飘香的新疆,游历过古色古香的丽江,奔跑在北戴河的沙滩上……体味到路途的辛苦,也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有同事劝道,带孩子跑那么远,费钱又费时,何况去了也白去,等小孩子长大后,留不下太多印象。

我听了笑笑,却不认同他的想法。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这是很大的缺憾。女儿为此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她以为马铃薯长在树上,珊瑚是一种水草……

在旅行中,女儿认识了许多新事物,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同时变得独立、坚强。

记得那年她刚三岁,我带她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进到园中,连续走了三四个小时,她有些疲累,我提出要抱她,她摆手说:“妈妈也累,咱们歇会再走吧!”

她躺到长椅上睡了会儿,醒后坚持自己走。那天的出游,她愣是咬着牙走完了全程。

她十三岁那年,我们去新疆的库姆塔格沙漠,连续翻越两座沙丘后,竟有些迷路了。骄阳火舌般灼烤着,这时带的水只剩小半壶,女儿嘴上干得起了泡,却把水壶递给我说:“妈妈,您留着喝吧!”

我紧紧抱住她,眼泪哗地淌下来。后来,我们靠着带的一个指南针走出了沙漠。每每想起那个瞬间,我总会心头一暖,眼中泛起湿潮。

《小窗幽记》中有言:“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女儿从自然怀抱中、山眉水目间,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这使得她无论到哪里,都有着极好的人缘。

女儿一向乐观自信、宽容平和,有一颗喜悦、宁静且充满爱的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勤学善思,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市重点高中。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很多娴雅的东西正逐渐被消解,被替代。然而,亲爱的孩子,永远记得别只顾低头赶路,偶尔让心灵慢一些,再慢一些。

要知道,那些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和阳光、空气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养。总有一天,它们会成为你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和勇气。

    (选自《幸福·阅读》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重点记叙了哪些与女儿有关的“无用的美好”?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章中叙述熟人给儿子报英语和奥数班等情节有什么作用?

3.从结构上分析“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的题目为“那些无用的美好”,既然是“无用的”,却又说是“美好”的,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就是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⑤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过去交易市场的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运行,都依赖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⑥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⑦无现金社会能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锭、银锭、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⑧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⑨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⑩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的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⑾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 。即便这样的事件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分别是________。 

  (2)无现金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益处和方便,除了节省劳动力外,还能够____________

2.第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第⑾段中加点的“这样的事件”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事件?

5.作者认为,要真正做到无现金社会需解决哪些问题?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各方好评不断。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0分。《朗读者》感动了无数观众,唤醒了热爱朗读的青少年们!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材料二:近段时间,荧屏文化类节目再掀热潮,央视新开播的《国家宝藏》和湖南卫视热播的《百心百匠》节目在网络上口碑爆棚。两个节目分别聚焦国宝级文物和非遗技艺这些颇为严肃、厚重的话题,但节目采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迅速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材料三:央视一套连续三天在黄金档播出《中国谜语大会》,其受欢迎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三期节目33个城市的平均收视率达1.78%,份额4.28%,总收视人数达1.65亿。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是病句,应删去“__”或“__”。 

(3)某校九年级(1)班将于2018年5月25日下午在班级教室召开“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下两句,每句不超过七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这次活动。要求:格式正确,内容简洁,语言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内容、故事情节和出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春水》

    B.邂逅冬妮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瓜地夜刺猹——《朝花夕拾》

    D.秘逃白公馆——《红岩》

(2)“从前有一个妇人,她很想要一个小巧又可爱的孩子。她便去请教女巫,女巫说非常容易,便给她一粒麦粒,让她种在花盆里。当它绽开花朵时,拇指姑娘便出生了……”这是  (国籍)作家   的童话故事《拇指姑娘》中的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ǐ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uǐ_____璨    心_____    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文中,“孜孜求索”的“孜孜”的意思为____;“深邃”的“邃”意思为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