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祖先的智慧令人叹服:塞翁失马后言谈中的biàn(  )证思维,田忌安排赛马出场顺序的全局观念,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创造性行为……一个好想法,常常会yíng(  )得胜券(  );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激发潜能,成就崭(  )新人生。

(1)biàn(  )证  (2)yíng(  )得 (3)胜券(  ) (4)崭(  )新

 

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出自《送东阳马生序》,“加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B.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出自《愚公移山》,“汉阴”在这里指汉水的北岸。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自《沁园春·雪》,“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D. 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2)(4)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学而不思则罔,___  (《论语•为政》)

(2)晨兴理荒秽,______ (陶渊明《 __》)

(3)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  ___《峨眉山月歌》)

(5)行到水穷处,_____  (王维《终南别业》)

(6)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 (赵师秀《约客》)

(8)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9)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真是“___

__。”(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回答)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北京站,是团聚之地,是离别之地。东方红的旋律在这里伴奏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相聚美,离别也美。相聚时的笑容见证了欢乐,离别时的落泪流露了真情。

请以“相聚”或“离别”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300多年前,熊猫队长的大木偶伙伴们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熊猫队长与智能机器人共舞于世界舞台;将来,你与更智能的熊猫队长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或拟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 ~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 一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或者你读一些炒股的书、养生的书,如果你光有这样的读书,我不认为你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看看八卦新闻,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我说的阅读。那么在我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你感到精神上的餘悦,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内心变得丰富、充实,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所提倡的阅读。

    经常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重复特别多的一句话,叫做阅读改变人生。阅读究竟改变人生的什么?在我看来,主要不是改变人生的外在境况,改变的是人生的境界、人生的格调。一个人如果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哪怕他在外部世界里仍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作家,如果仅仅把写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仅仅是为了赚钱,这可能是一种做法。但是还有另一种做法,我有我的内心追求,写作也是我的精神生活,我一定要写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东西,能够体现灵魂追求的东西,我不会只为了高版税、为了市场上的畅销去写东西。所以,即使是相同的职业,如果内心世界不一样,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读书不但能让人内心丰富,而且能让人心静。社会上的活动我很少参加,谢绝了大多数的邀请。我的时间主要用来读书和写作,那是我最榆'快的状态。老是参加社会活动的话,心就会变得浮躁,整个人就散了,这对我那种最愉快的状态是一种损害,所以我不愿意。读书是特别大的享受,甚至比写作还享受,我说过写作是一种支出,把自己的储藏往外掏,而阅读是纯粹的收入,是在增加自己的储藏,让人感到很充实。你内心充实,这颗心自然会安静。

    阅读不但能够让人有一个好的心境,能够养心,而且能够养生。一个人生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心态不好,忧虑、苦闷、焦躁、纠结,这是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包括癌症,癌症病人患病之前往往有一段心情忧虑的时期。所以,心态好是最重要的养生。我相信每个人的基本寿命是注定了的,如果特别注意的话,也延长不了多少,当然,你不注意的话,可能会缩短一些。你太在乎的话,心里纠结,反而会不健康,会缩短。多读点书吧,从读书中获得快乐,调整心态,或许可以尽你之可能长寿。你看大学者中寿星相当多,就是这个道理。我主要的养生之道就是写作和读书,这让我经常有一个餘快的心态,如果没有读书和写作的生活,可能我早就是一个你们看不得的老头了。

⑥阅读能 【甲】 ,能养生,我还要加上能 【乙】。一个人读不读书,

你从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个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东西,他有个气质,读不读书气质就是不一样,从表情、神态、风度都会显示出来的。许多老学者老得非常美,让你惊叹人老了还可以这样光彩照人。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文章【甲】【乙】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限填两个字)

2.阅读第⑤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阅读能够养生展开论证的。

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收获,请结合你的生活和阅读体验做简要说明。

 

阅读《北京站的钟声》,完成小题。

北京站的钟声

贾飞黄

    北京站的报时钟声,是北京不一样的名胜。

    北京有许多名胜。天安门、故宫、长城……但如果没有在胡同四合院里追逐打闹、在北海公园夏划船冬玩冰的童年,是不好意思与这些名胜以“咱”相称的。而北京站和北京站的钟声是例外:它存在于这座城市,更多的是为了这座城市的他乡过客。

    琉璃黄的墙体,飞檐的钟楼,瓦当形的拱顶,庄重的立柱和角楼……北京站像是裹在琥珀中,留住了太多往昔的模样。在它背后,天际线宽阔得几近奢侈。没有那些光怪陆离的玻璃巨人作陪衬,让此处的时间流逝更显缓慢。

    北京站的报时钟声,在这片缓慢的时间中巡游。东方红,太阳升。sol—sol—la—

re, do—do—la—re。基调是共和国的红色旋律,音色是工业气息的金石之声,而最后的报时钟声,又充满了悠远山寺的禅意。政治,经济,人文。那旋律像是从六十年前来,又像是六十年后来,或许还是从遥远的宇宙中来——当年的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不也是唱着这支歌巡游太空?如今斯星已鲜少提及,那电波或许还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徘相。

    在我往返北京最频繁的那些年,北京站是我进出北京的关口。随着人流穿过交错的古旧走廊,头顶是礼堂式样的吊灯,脚下是永远刚刚擦过的湿漉漉的地砖,左右是被壁灯照得昏黄的柱子,候车厅的排排座椅让我想起上个世纪的国营电影院。过道边有老式食堂一样的快餐橱窗,不锈钢餐盘上菜品热气腾腾:油汪汪的健硕鸡腿,无精打采的酱焖茄条,黏稠的西红柿鸡蛋……尽管品相难以恭维,但散溢的家常菜香对离家或返乡者,却是恰逢其时的诱惑。进站出站之间,报时的钟声正在响起。sol—sol—la—re,我出发了。do—do—la—re, 我回来了。一声声温暖的欢迎与送别。

    对于客居京城者如我,北京站是首都与家乡的分界线,迎来送往,皆在于此。夏天,多的是一脸青葱的大学师兄,在出站口举着牌子迎接报到的新生;初来乍到的师妹循牌而去,身后是提着大包小裹的家长,男孩和女孩都拘谨地笑着。

    冬天,多的是扯家带口的返乡者,穿着新衣是为了回家光鲜,穿着旧裤是方便席地而坐,色彩斑斓的编织袋到处堆放,像灰突突的地面上长出一簇簇鲜艳的蘑菇。南腔北调的口音在这里上演过年前的大聚会。有一阵子,我闲暇时喜欢去北京站附近散步。我喜欢看这满地的鲜艳蘑菇,喜欢听这飘荡在空中的南腔北调,就像是听到强健有力的心跳,新鲜的血液汩汩奔流。而这分界线上的喜相逢与伤别离,不亚于八点档的电视剧无数。

    我曾经看过一对小夫妻在站前广场吵架。那是一个冬天,女孩子神情激动,嘴边大口大口喷着白色的哈气,男孩子似乎不屑一顾,躲在口罩后面看不到表情。不过几分钟的工夫,我再绕回来,就看见两人倚靠着围栏,姑娘在小伙子怀里哭得梨花带雨,男孩子摘了口罩也在哭,白色的哈气变成了两团,不断消散在干冷的空气中。路人依旧匆匆,无人驻足。这里是北京站,是离别之地,东方红的旋律在这里伴奏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再凝重的情感在这里也似乎都被稀释了。

    我也看过在接站口,一群年轻的父母两两相伴,交头接耳,不停低头看着手表,抬头看着接站告示牌,再伸长了脖子向涌出人潮的出站口深处张望。突然,先是人群中挤出来一个挥舞小旗的中年女人,没等年轻的家长们有所反应,人潮中砰地射出一个小小的身影,像是一发幸福的子弹,射中了一对父母,让他们猛地弯下了腰,对射入他们怀里的小小子弹又亲又蹭。接下来又是连珠炮一样的“砰砰砰砰”,一颗颗跃动的小子弹笑着叫着,一对对家长应声而“倒”。我知道这只是一场接孩子的老戏码,且与我无关,但嘴角却止不住地上扬了。

    北京站前也曾经是个江湖。三教九流,汇集于此:吆喝着“要票吗要票吗”的黄

牛,举着“宾馆住宿”小牌子的揽客者,“通县通县”“房山房山”的黑车司机……这些年,“三教九流”慢慢从北京站淡出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售票机前的长队,与出租车乘降站前高声整顿纪律的执勤人员。前些年一个冬夜,我从老家返京,出北京站,飞雪遮天,出租车乘降站前长龙盘踞,却少有车来。站成雪人的执勤人员游走在队伍边,高声用对讲机向调度中心呼叫“支援”。随后,便有两道、四道、六道乃至更多的出租车大灯划破风

雪。东方红的报时钟声恰好响起,冻僵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事实上,这些年我已经不常去北京站了,现代化的高轶站和机场承担了我更多的出行。但看到琥珀里的北京站,听到辽远的报时钟声,sol—sol—la—re, do—do—la一re,我依然感到亲切;在候车厅里无处立锥,与南腔北调摩肩接踵,也并不气恼。在这里没有浮华的虚饰,只有从生活奔向生活的真实。那些坐在编织袋上咕嘟咕嘟喝矿泉水、吸溜吸溜吃方便面的,是城市的血液,是社会的基石,是我的兄弟姐妹。北京需要他们,他们是这座城市依旧鲜活的旺盛生命力。跟他们在一起,我不敢不变得坦率,不敢不让眼睛明亮起来。

所以,这座城市用东方红的旋律为他们迎来送往。旋律凝固在空间里,许多年前

是这样,许多年后不能忘。

1.文章通过几个片段表现了 “北京站和北京站的钟声存在于这座城市,更多的是为了这座城市的他乡过客”。结合文章⑥一⑩段,将下面片段内容补充完整。

大学师兄在北京站迎新生

一对夫妻在北京站起争执

2.请结合文中“ sol—sol—la一re, do—do—la一re”的三次钟声,分析北京站的报时钟声为什么是“北京不一样的名胜”。

3.阅读本文有人读出了“人情冷暖”,有人读出了“时代变迁”,有人读出了“开放包容”,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北京8分钟”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贯穿全场的“冰屏”机器人。这24块透明又多彩的屏幕是怎么制作的呢?研发团队采用了透明的LED作为显示介质。不仅因为LED亮度高,足以保证“冰屏”机器人在几万人的体育场中表演效果完美,还因为LED完全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每块“冰屏”由两块屏幕组成,跨度长3米,中间没有支柱,很难稳定,研发团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制作了结构非常精密的卡槽,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细致到可以用微米计算。这项源自中国本土可以实现透明图像显示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其研发者骄傲地宣称:“目前‘冰屏’技术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种工艺世界上也仅此一家。”而载着“冰屏”跳出华丽舞步的,是24个动作灵活的机器人。表演中,它们不仅需要做非常复杂又有艺术特点的动作——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一边旋转,一边画出完美的弧形,完整地呈现出舞美创意,而且还需多台协调,最大的难题是运动姿态的多样性与演员表演、演出音乐、地面投影、场地灯光等的高度统一。这不仅要求机器人看到更远、看得更清,同时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并迅速调整。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也是中国在技术领域中完成地又一次升级创新。24个“冰屏”机器人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科技巨变,同时也展现了更加自信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

两只活泼可爱、表演自如的“大熊猫队长”闪亮冬奥会舞台。这两位主角与表演中出现的中国结、中国龙、长城、京剧演员、凤凰开屏等传统意象和文化元素共同彰显了中国这一大国的文化自信。这两只2.35米高的熊猫木偶,采用了碳纤维等全新材质,整体重量仅有20斤。在“大熊猫队长”的制作过程中,川北大木偶300多年的历史和独有的传统制作工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熊猫队长的身上传承着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下来的大木偶艺术的精髓,流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血脉,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为了完全贴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道具内置数千个LED小灯,每一个都被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密布的丝线细得像纳鞋底的线,制作木偶就像姑娘绣花,一针一线都是功夫活。另外,在熊猫木偶的外挂摄像头上加装云台,与内部演员所使用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双目增强现实智能眼镜相结合,使熊猫木偶内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无差别观测到外面的环境。突破传统、创新思维,制作团队攻克了传统艺术融合高科技的难关,经历了反复修改、完善地磨练,克服了新问题接踵而至的考验,将“川北大木偶”与“中国大熊猫”完美结合呈现,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材料三】

2012—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及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亿元)-----投人强度(%)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冰屏”机器人在哪些方面展现了“中国力量”。

2.“大熊猫队长”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具体说明。

3.请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探究“冰屏”机器人和“大熊猫队长”被成功制造的原因。

 

(题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0 ~ 100字)

 

(题文)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

选项:江姐 祥子 鲁滨逊 藤野先生

示例:

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仅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

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人。

人物情节:___       

我的认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彳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陶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清高不群,任真自得。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療馁有日矣。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③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酒,于半道栗里要之。既至,欣然便共饮酌。先是颜延之在浔阳,与潜情款。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注:①檀道济:东晋末,官至征南大将军。②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③督邮:官职名。④庞通之:陶渊明的好朋友。⑤赍(jī):扣:携带。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还家   于半道栗里    B. 忘路远近       应束带见;

C. 如外人   潜遣送酒家    D. 停数曰,辞去     我醉欲眠,卿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依据【乙】文,下面对“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甲】每次喝酒喝得尽兴,(陶渊明)就会弹奏无弦琴来抒发自己的心意。

【乙】每次喝酒喝醉了,(陶渊明)总会抚摸无弦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意。

4.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思想、品格历来被后人称道。阅读【甲】【乙】两文,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陶渊明有了哪些了解。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2.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

屈形象。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阅读下面的肖像画,回答问题。

画中的人物既是一位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又是一位能征善战威震敌胆的爱国将领。这幅画所描绘的情景使你联想到的词句是:(    ),除此之外,你读过的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句还有:(         )。

 

_____________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书法创作”小组里,同学们对《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的七绝诗产生了兴趣。

请你根据诗意和阅读体验,想象一下宋江当时用的是哪一种书体题写的这首诗,并简要说明理由。

诗文如下: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①宋江家在山东郓城,被发配至江州,江州属吴地。

 

在“书法临摹”小组里,有位同学在临摹启功先生的书法对联时,不慎将下面两副对联

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理清其中任意一副对联的顺序。(只填序号)

   

答:上联:

下联:

 

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其中一组的探究主题是“书法欣赏”,以下是同学们整理出来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 学习书法先从    开始,再学习    ,最后是    。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

    一幅优查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尤、优美,不仅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

③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以至用笔的轻重(ji)徐,配以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章法布局上下承接、疏密有致;结构强调欹正开合,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甲】点画注重提按顿挫,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全篇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反之,过于工整【乙】齐平而无变化,或杂乱无章而乏气韵,以及一些或过于拘塞或过于疏散的章法,就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疏散sǎn    轻重急徐    “秀”的最后一笔是“𠄎 (横折折折钩)”

B. 疏散sǎn    轻重疾徐    “秀”的最后一笔是“ 丿 (撇)”

C. 疏散sàn    轻重疾徐    “秀”的最后一笔是“ 丿 (撇)”

D. 疏散sàn    轻重急徐    “秀”的最后一笔是“𠄎 (横折折折钩)”

2.根据上下文,在文段画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整体布局    结构    基本笔画

B. 章法布局    基本点画    结构

C. 基本笔画    整体布局    结体

D. 基本点画    结体    章法布局

3.第②段画线的句子里,有一处语言表述不恰当,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句子修改:

4.请在材料中的【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5.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苏轼的《寒食帖》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点画线条,粗细不一,浓淡相宜。

B. 结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参差错落。

C. 章法布局疏密有致,不拘一格,飘逸自然。

D. 行文跌宕起伏,缠绵相连,满纸如云烟缭绕。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可以是一种姿态,可以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还可以是一种成长。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你最有体会的角度,以 “醒来”为 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小题。

足球进校园 新学期伊始,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改革春风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

【材料一:国内现状】

我想踢球

【材料二:专家观点】

作为校园足球的形象大使,前国脚郝海东近日接受了腾讯体育的专访。 腾讯体育:您也是一名父亲,您的孩子也在踢足球,那么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踢足球会影响学习,

如果要想踢得好,甚至还要放弃学习,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和校园足球推广大使的双重身份,您是怎样看 待这一问题的?

郝海东:足球不应该完全脱离学校和家庭,踢足球不会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踢足球比起其他

体育项目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在绿茵场上不停的高速跑动,弹跳,身体对抗,在运动中锻炼了 身体;踢足球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此外,足球场上分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等 几个位置,相互之间要有默契合作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喜欢踢足球的人一般都有较强的团队合 作意识。还有,作为比赛,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队伍输,因此通过比赛能培养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你 们可以问问踢球孩子的家长或是老师,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比他们不踢球时反而更好。

腾讯体育:您认为校园足球要在全国推广,还存在哪些问题? 郝海东:校园足球的推广任重而道远,很多中小学都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有的学校人均操场面积只

有 1 平方米,如果人人踢足球,怎么踢?还有,现在懂足球的体育老师实在太少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 决心去努力改变的。

腾讯体育: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您认为,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段 时间涌现出一批我们自己的新的足球人才?

郝海东: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是不是我们能够保证有时间、有场地、有专业的人员指导孩子们去踢球。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在 10 到 15 年之间会涌现出大量的足球人才。而且还得有这么一个系统的保障,从 小学初中到大学这中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够自己选择,天赋好的可以进入职业足球联赛,其他的 孩子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   

(选自“腾讯网”)

【材料三:前景展望】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划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到 2020 年时将达到 2 万所,2025 年时达到 5 万所,彻底打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方案》还让更多的人也意识到,学校 是育人的地方,校园足球也应该逐渐淡化成绩因素,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身体素质、营造足球文化的 有效途径。同时鼓励足球俱乐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选派职业球员、青少年球员到足球发达国家接受培训, 并力争跻身国外高水平职业联赛。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足球人才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各界。 足球学院的建立,将会在文化教育和足球运动紧密整合的新形势下为足球人才的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材料四:他山之石】

日本的百年规划

1950 年日本足协提出百年足球振兴规划,其中 50 年的节点要办世界杯,100 年的终极目标是夺得世 界杯。2002 年韩日世界杯算是完成了 50 年目标,2011 年日本女足赢得世界杯冠军,从某种考核标准来说, 百年伟业已经提前完成了。日本中小学的足球课是百分百普及。比如 U12,也就是小学阶段最高水平的比 赛,日本全国的队伍有 8000 多支,算算参赛人数接近 10 万。家长们、亲朋好友去观看比赛的热情,和世 界杯差不多,还有全国直播,非常有氛围。

法国的青训调整 法国足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经历过低谷,法国足协开始思考调整青训营。他们将青训年龄由原来

的 6 到 13 岁调整到了 5 至 12 岁,也就是说 5 岁就可以接受足球训练,一岁之差对于教学内容也有调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和体能的比重是 50%,现在技术的比重占到了 80%。1998 年法国拿了世界杯,2002 年拿了欧洲杯,法国足球重现辉煌。

德国“天才培养计划”

从 1990 年开始,德国足球逐渐开始走下坡路,1998 年法国世界杯 1/4 决赛遭淘汰,2000 年欧洲杯小 组赛出局。2000 年,德国启动了一项被称为“天才培养计划”的革新行动。整个计划持续了 10 年,德国

足协每年投入 8000 万欧元用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经费用途主要用在校园足球、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德国经过 10的努力,2010 年获得南非世界杯季军,2014 年获得巴西世界杯冠军。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面临怎样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专家认为踢足球对学生有哪些好处?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郝海东认为校园足球推广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和懂足球的体育老师太少,需要下决心去努力改变。

B. 《方案》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校园足球不应该过于强调成绩,明白足球运动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C. 《方案》明确规划到 2020 年时足球学校将增加 2 万所,2025 年时增加 5 万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足球人才来自学校。

D. 日本、法国和德国在足球方面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在年龄规划、资金投入、目标设定以及足球文化氛围营造上,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题文)《简·爱》中里德太太派人把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接回家,向简·爱进行了忏悔。请阅读下面这段文 字,回答问题。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她停住了。“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她喃喃地 自言自语说:“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

请问她说的“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指哪两件事?

 

(题文)(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水浒传》中阎婆惜得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至柴进庄 上,结识林冲。_____

(2)鲁滨逊逃到巴西,尽所有财力购买了一片荒地进行种植,并学会了当地语言,还交了不少朋友,买 了各种用具。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_____

(3)《骆驼祥子》中祥子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买第二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好不容易辛苦 拉车攒下钱买的第三辆车因为帮小福子治病卖掉了。______

 

(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 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 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 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 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 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 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 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 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 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 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 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 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 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 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 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 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 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 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 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 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 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

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你说说《诗经》之指什么?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重读《诗 经》有什么意义?

2..文章第4 段举《周易》中的十五卦之风的例子用意是什么?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 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B.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 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D.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 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 17 岁的时候,他已经 26 岁了。 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 9 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

很常见。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

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 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 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 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 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 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 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 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 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 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 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 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 同情地看着他。

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 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 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 在对他自己说。

“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 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 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 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 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 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 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 向我们。速写画旁 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 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原文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事件

“我”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B:

吃惊

C:

震惊

 

 

2.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 不出来的原因。

3.品析语言。

(1)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从加点词的角度赏

析)

(2)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文章写的是钟霄的一段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画室老师让钟霄不要再考留下来给他当副手,是他觉得钟霄还是考不上,帮他找个出路。

B. 文章多次提到的“卢浮宫”,既指带给我们快乐的画室,也暗指我们美丽的梦想。

C. 钟霄本想攒够钱再考,但后来却完全放弃了,不再执着于最初的梦想了。

D. 作者想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不合适的事情上,不要像钟霄一样到“第九年”才醒悟过来。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 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 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警戒。④上:指汉成帝。⑤张 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乙文中波浪线句读停顿正确的是(   

A.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B.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C.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D.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

(3)下亡.以益民

(4)然后得已.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书谏寡人者    不能匡主

B. 战胜朝廷    游地下

C. 美于徐公    厉其馀

D. 蔽甚矣    因而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5.【甲】文中的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朱云劝谏君王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 “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 “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 “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甲】(A  狭小 B  狭窄)也太保守了。同时,广 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 以【乙】(A 春秋代序 、B 春种秋收)、朝夕轮回,也都是景。景有地 yù(    )性    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 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 就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只会用形 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   

——余光中《说散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地 yù______    ②万籁.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甲】_____【乙】_____

(3)语段中    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理由:_____

(4)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这本史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古代关于官职升迁变化有专门用语,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为降官之意,“大将军邓骘闻其 贤而辟之”中“辟”为征召之意,大臣辞职还乡则会用“乞骸骨”的委婉说法。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中小说集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    (《关雎》)

(2)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纪昀《河中石兽》)

(7)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8)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诗句“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前途乐观 自信的豪迈气概。

(9)《醉翁亭记》中写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点明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因      而美好

题目二:一路畅通是都市人的向往,健康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未来,也许科技的发展能让汽车上天飞行,小小的芯片能让人益寿延年……请你展开想象,以“科技改变生活”为题,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2)写作时可以调动你的体验,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 -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

马祖云

①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让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让人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②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人生之路坎坷不平,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当年,闽东苏区失陷后,革命队伍失散,曾志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但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贞信念,她历时20个月艰辛寻党,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回溯历史,正是葆有对信念的执着,无数共产党人面对刀山火海而不畏惧,遭遇坎坷险境而不退缩,最终实现了革命理想。

         。做事情,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面对逆境,如果失去信心与希望,必然意志颓丧、一蹶不振;倘若信念如磐,就会不畏山高路远,在困境中磨砺出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拥有前行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最终“一览众山小”。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何尝不是一条成功之道?

④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触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音乐奇迹。在战斗中失明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没有陷落于绝望,而是以惊人毅力面对生活,学习盲文,上大学听课,笔耕不辍,21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事实证明,信念能孕育新生,引领生命创造传奇。

⑤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会拥挤,因为能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的人并不多。只要有信念这块磨刀石,人生的刀刃必能斩断前行中的一切险阻。

1.阅读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结合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3.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绊脚石。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