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fu)     慢(dài)     掇(cuān)      大大悟(chè)

B. (yǐn)    谢(chóu)    衣(jīn)       如法制(pào)

C. 奋(kàng)   绊(jī)      震(hàn)       然而止(jiá)

D. 暗(huì)    意(zì)      挑(xìn)       纨子弟(kuā)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现在,在延续传统习俗的同时,家家户户过春节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2018年春节刚过,相信同学们还记忆犹新。

请你以《我家的春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茶杯与茶壶

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满脸疑惑地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此时,年轻人                  

1.“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__________

“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 _______种解释。我们在一篇课文中接触的一个主要人物,名字中也有一个“颇”字,他是______,文中直接写他的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照样子各写出两个词语:

(1)一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寥寥数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句子原意不变。

4.请你依次找出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心理活动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最后年轻人的神态或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这句话的理解。

 

郑 板 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           (突出 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摹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因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       (财富 财产),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2.把文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自成一家。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充满了美妙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请用“___”在文中画出句子。

4.简单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同学们介绍你寒假读的一本书。包括书名、作者,其中一个主人公的名字及性格特点。

 

用直线把有关联的内容连起来

笛福                  《老人与海》

安徒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

海明威                 《鲁滨孙漂流记》

马克·吐温             《卖火柴的小女孩》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射之。

(2)乐府民歌《长歌行》中劝勉我们惜时奋进的句子是:_________

(3)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_____________跟着旋转。

(4)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物无全美。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绝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不到   ________

 

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肃然起敬 蜂拥而至 张灯结彩 零七八碎

B. 积劳成疾 语重心长 养尊处优 惊心动魄

C. 穿流不息 游手好闲 炎黄子孙 百练成钢

D. 精兵简政 鱼贯而入 闻所未闻 无微不至

 

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经常(  ),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2)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3)老张订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4)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

B.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kū   wěi          chā   yāng           zuò  wú  xū  x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yōu   yǎ          bó  bó  shēng  j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句话有时真的很重要,它能使人振奋、启人心智,让人心里暖意融融;它也能让人沮丧、懊悔不已,甚至心灰意冷。

请结合你的经历及感悟以“一句             的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曹刿论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⑤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因为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经历相似,都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都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父亲主动要求上前线

(一)

战争爆发的时候,父亲在一家军工厂上班而无须服兵役,但他写了入党和上前线的申请书。就这样,他被派往了仅有28人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别动队。队伍被投送到德军后方,完成炸桥和破坏铁路等行动,但他们几乎立刻就中了埋伏——有人出卖了他们。法西斯分子在树林中不断搜索,但父亲活了下来,他在沼泽地里躲了几小时,用芦苇秆来呼吸。

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曾对我说,别动队队长是个德裔公民,但其实他还是德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有人从国防部送来了该别动队的档案。我在新奥加廖沃的家里珍藏着档案的副本,上面记录了小组成员名单和简短介绍。是的,一共28人,队长是德国人,跟我父亲说的一样。28人上了前线,仅有4人活着回来。

(二)

后来,幸存者被派到列宁格勒郊外的部队。当时这里是德军包围的最热点地区,战斗异常激烈。父亲说,他在那里受了重伤。腿上的弹片未被取出,伴他走完了一生,从此落下了病根。

当时,他和战友向德军后方出动,他们爬啊爬,结果爬进了德军的火力点,遭到了敌方的机枪射击。从敌方走出一个健壮的男人,父亲说:“那个男人仔细地看向我们,然后接连向我们扔出了手榴弹。”生命就是这么简单又残酷的东西。

那么,父亲恢复知觉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当时已是隆冬时节,涅瓦河上结了冰,他需要爬到河对岸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个河段被纳粹的炮火和机关枪控制,几乎没有东西可以掩护他爬到对岸。但巧合的是,父亲竟然碰到了在彼得霍夫的邻居。邻居毫不犹豫地把父亲弄到了医院,两个大活人是爬过去的。邻居一直在医院等着,直到确认父亲做了手术,然后他说:“好了,现在你活下来了,我该去赴死了。”于是邻居又返回了前线。

此后,他们彼此失去了联系,父亲以为邻居已经不在了。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父亲回到家后哭了起来,原来他在列宁格勒的商店里偶遇了这位救命恩人。

(三)

母亲讲述了她是如何到医院探望受伤的父亲的。列宁格勒已被希特勒的军队牢牢围困,人们忍饥挨饿。当时他们有一个3岁的孩子,父亲背着医生和护士,将医院的份饭偷偷交给母亲,好让她带回家喂孩子。后来父亲饿晕在病房,医务人员搞清状况后不再让母亲探视。

后来孩子被抢走了。母亲说,为了不让小孩子们饿死,他们被集中在幼儿园等待转移,这甚至不征求家长的意见。这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哥哥,在幼儿园得了白喉病,最终没能活下来。父母甚至没被告知他葬在哪里。

失去孩子后家里只剩母亲一人,当父亲拄拐出院回家时,看到卫生员正在往外抬饿死的人。在这些人里他看到了母亲,但他觉得母亲气息尚存。父亲对卫生员说:“她还活着!”卫生员却回答:“路上她就会死的。”父亲说,当时他举起拐杖冲向卫生员,强迫他们将母亲抬回屋内。在父亲的照料下,母亲活了下来,一直活到了1999年,而父亲则在1998年年底去世。

父亲一脉是个大家庭,他有6个兄弟,其中5人死于战争。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场灾难。母亲家也有亲人死亡。我出生得晚,母亲41岁才生下我。

我是在仇恨敌人的苏联书籍和电影中长大的,但母亲完全没有这样的情感。她的话我记得非常清楚:“能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呢?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只是被赶上前线罢了。”这些话,我从小时候牢记至今。

1.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文章三部分内容的大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激烈  严峻   竟然    B. 激烈     严肃    果然

C. 猛烈  严肃   竟然    D. 猛烈     严峻    果然

3.“当时已是隆冬时节涅瓦河上结了冰”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为什么没有仇恨敌人的情感?

5.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出三点即可

 

把“不简单”做到“简单”

赵畅

上世纪初,一家外国制造企业的车间电机出现问题,工厂陷入停顿,请来的检修工和专家都找不到问题。后来请到一位著名电机专家,他在一番检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得以排除,经理问他需要多少酬金,他开了个清单:画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就要价1万美元,这似乎是太贵了。要知道,当时一般人月薪只有5美元。然而,简单动作背后,是“知道在哪儿画线”这样不简单的能力,最终决定了画线的价值。世上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人们看来似乎都很简单,可换作自己去做,才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原因就在于,有无数不简单的辛苦付出,凝结在最后的“简单”之中。

有的人看别人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以为只要多读些书、积累点素材就可以了。可真轮到自己上场,结果却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殊不知,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者不仅要有多种知识的积淀,还要有各种演讲技巧的修养。有位知名演说家,其左耳上有一层厚茧,他告诉人家:“我刚开始演讲时,没名气,于是我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每天至少打100多个,讨教演讲技巧,联系演讲业务,请求别人给我机会。”“耳朵上的‘厚茧’”,恰恰是其精彩演讲背后“不简单”的生动注脚。

庖丁解牛,何以能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卖油翁,何以能做到“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用现在的话说,就在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达成“专一行”的成就,靠的是日复一日对专业技能的细心钻研,从简单掌握转而游刃有余,再从驾轻就熟实现“目无全牛”。

如果说“简单”是结果,那么“不简单”便是动因;如果说“简单”是精华的高度浓缩、瞬间的精彩呈现,那么“不简单”便是心血与汗水的交融、智慧与创造的互动。从“不简单”到“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能动而不断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过程。它既是对我们干事创业规律的总结,也是我们实现人生华章的导引。

有人说:“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这话并不全然正确。成功不只需要不断坚持,还需要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需要苦心钻研被忽视的细节,需要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跃。用哲人的话讲,就是“简单是终极的复杂”。那些倒在成功门槛前的人,往往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轻易瞧不上看起来简单的工作,“简单”工作简单应付,不愿意多付出一丁点的努力;或者只懂得在简单重复上下“憨力”,不去用心钻研乃至奋力创新。殊不知,事业之路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唯不舍微末、沉潜蓄势者,最终能抵达梦想的高峰。

“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我们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正需要把“不简单”做到“简单”的精神,一心一意地研究,持之以恒地实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前两段讲述一家外国制造业检修电机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题目中所说的“简单”和“不简单”分别指的是什么?

4.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从本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164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文苑中学开展了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杨冰同学代学生会起草了一份活动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正文节选有些语病请你修改。

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A]丰富各班的精神风貌展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B]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推动各班良好班风的形成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校学生会决定举办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①[A]处有语病应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__词改为“_____________”。

(2)学校将邀请语文组李芬老师全体同学作读书报告。请你为报告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能令我们增长许多知识。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就“舒”说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你也能照样子说一个吗?请从“超”“令”中任选一字说一说。

:“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更舒展自在。具体讲就是:想挣钱就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种下了财富的种子想健康就去照顾和帮助病人这样就种下了健康的种子。“给别人”是种子种子会开花结果。舍得给予自己才会拥有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水浒》中坚决反对招安的梁山泊将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的女儿》的小公主用________换了巫婆的药水。

A. 眼睛        B. 舌头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活是一本书,在shè世未深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融入了红尘,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磨难和挫折其实是人生的酿造过程,幸福就是那坛陈年老酒,细品慢zā,定会品出香醇甜美。少点怨,多点微笑。微笑着,唱响欢乐的歌谣,去面对挫折,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è______世未深  细品慢zā________    怨__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香醇甜美”中的“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句话有时真的很重要,它能使人振奋、启人心智,让人心里暖意融融;它也能让人沮丧、懊悔不已,甚至心灰意冷。

请结合你的经历及感悟以“一句             的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惠未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大之_________________      

④故_________________ 

⑤望其旗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4.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要争气不要斗气

徐文秀

①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有的人曾家境贫寒、出身低微,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然而刻苦努力、一路打拼,最终靠苦学苦干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在学习、工作上曾落后于人,事不遂愿,然而卧薪尝胆、奋发作为,结果弯道超车,令人刮目相看。

②懂得争气、努力争气的人,血是热的,心是澎湃的,生命是年轻的,如破土小草茁壮地生长,似破茧之蝶顽强地展翅,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当年鲁迅先生对笔下的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俗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阿Q的“可恨之处”便是不争气。

③人,应该争气、必须争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来到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想踏踏实实做几件有意义的事,轰轰烈烈干几件争光添彩“长脸儿”的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正是冲着有外国人称“能够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的挖苦,顶着重重压力,用不到4年的时间建成了原计划6年完工的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国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还有当年曾经让无数国人扬眉吐气的女排姑娘,以漂亮的“五连冠”打出了国威,赢得了尊严,等等。这些早已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争气的意义和价值。

④人靠什么争气?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干出来的。争气实际上争的是志气和骨气,最终还得靠本事和本钱,靠实力和实干。越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遭人歧视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时候,越需要争气。干出了成绩,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争气。

⑤真正懂得争气、学会争气的人,是不会也没必要去斗气的。斗气就是赌气、撒气、怄气,往往你争我斗说气话、发脾气。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贬损他人,伤人面子又伤人里子;或互不相让,“顶”在那里“掰手腕”,非得争高低、论输赢、决强弱;或图自己一时痛快,“撂挑子”“卸担子”,等等。“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赌气、撒气、怄气,或许能解一时心头之气,实际上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大叹“既生瑜何生亮”,结果斗气而亡。眼下,一些人“路怒”开斗气车,也常常因一时之怒而酿成大祸,教训惨重。斗气好比蜜蜂蜇人,“把整个生命拼在对人的一刺之中”。赌气堵的是自己的路,斗气伤的是自家的命。人可以较真不可以较劲,可以红脸不可以翻脸,斗气就是在较劲和翻脸。

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要争气,不要斗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争气和斗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你对结尾段画线句子“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的理解。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新闻我搜集  卫华同学搜集到一则与小说有关的新闻,她想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请你帮她完成。

一位上海姑娘,从小耳濡目染,对曾经的沪上充满好奇与遐想。酝酿多年,她终于提起笔来,将那些淹没在尘烟里的人与事捡拾起来,串成一个家族的乱世传奇。这个故事叫《王家小姐》,它在百年上海破土生长,它的底色就是作者的家庭与家族。

长篇小说《王家小姐》最初与读者见面,不是在网络文学网站,也不是报纸杂志,而是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和有声小说收听网站。作者写完一节就在微信公众号上连载,“王家小姐”的故事目前在喜马拉雅FM有声小说的播放量接近180万。前不久的上海发布会上,同名小说与由小说衍生出的服饰新品同期发布,作者王安宣布原著小说正在进行电视剧的改编,话剧、动漫的改编也有望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动员我发出  假如你是活动的主持人,在动员会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总结我完成  杨冰同学拟写了一篇活动总结发言稿,下面是总结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请你修改。

【A】小说是盛宴上的一道文学美味,人物形象又是小说的灵魂,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沉浮,往往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B】品析人物形象能得到艺术的提高和人生的启迪……小说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多乎哉,不多也”“排出九文大钱”,我们知道那是孔乙己;看到油灯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不肯断气,我们知道那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有时只要指出这个人的一言,行家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说的就是这个人呀!

①【A】处语序不当,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应该将“______”词改为是“________

 

(题文)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朝花夕拾》一书中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下面不属于《红岩》中的英雄人物的选项是__________

A.郑克昌       B.余新江        C.李敬原        D.彭松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róng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处处开始花事繁纷了。玉兰、桃花、杏花、梨花、海棠、樱花还有自命清高的兰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者浓妆或者(     ),或者整齐或者(     )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但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平平常常的油莱花开了小灶给足它们土地、给足它们肥料让油莱花霸气地占据了所有城乡的视野一任油菜花肆无忌惮地染黄了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黄色弥漫了整个美丽的江南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róng______   紫嫣红________    肆无忌________

(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括号内。______)(________

凌乱  零散   淡妆    淡抹

(3)文段中的“钟情”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⑤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我的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形貌昳丽_____________ 

(2)其妻曰___________   

(3)徐公不君之美_____________

(4)而思之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2)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邹忌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齐王纳谏

4.从选段看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的力量

●朱永新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仅将阅读看作是个体的行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了其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国际阅读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曾经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犹太民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民族。在以色列本土,大概有600多万犹太人,而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超过3000万人。这个在公元70年以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并寄人篱下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世界级杰出人物?

    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改变过或依然在改变着人类对社会和历史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和时空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甚至认为,是犹太人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金融命脉。

    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每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犹太人会在书上涂层蜂蜜,让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这种对书的迷恋和敬畏之情,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曾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讲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一直没有寻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倡导阅读也许是最佳切入口。

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与所有快速成长的时代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也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的社会缺乏共同的语言,而缺乏共同语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呢?

作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密码,共同的语言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历史中来,从我们对于世界文明包括中国经典的共同阅读中来。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思想和价值,我们的民族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们曾经或者依然拥有共同的神话和历史、共同的英雄和传说、共同的精灵与天使、共同的图画和音乐、共同的诗歌和小说,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冷落了这些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种冷落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共同信仰的缺失、文明道德的滑坡、共同愿景的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的建设举步维艰。

    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共读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炎黄的战争与结盟,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

    共同的阅读,是能够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精神密码的关键,共同的阅读,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唯一途径。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这本书,书里面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花大量笔墨介绍犹太民族的事例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3.结合加点词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几乎都被犹太人改变过……

4.在作者看来缺乏共同阅读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5.选文最后一段引用《朗读手册》的话有什么作用

 

薄荷蛋

江泽涵

我把课本垒成一堵墙藏住脸。笔尖流畅,写了满满一页“薄荷蛋”。老尼姑像鬼一样飘到了跟前。我无须抬眼,就能感觉出来。她斜睨了一眼练习簿,冷冷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你当中考是三根手指捏田螺那么便当?”

同桌忍住了笑,我却噗嗤笑出了声。老尼姑又瞪了我一眼,下巴朝后头的黑板一努。我就捧着课本站到了后面。

老尼姑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半年教完初二就可以退休的,我也喜庆这一天的到来。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校方求之不得。即使有我这样的学生,她教的班级还是全县数一数二。只是她的相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乍看像陀螺,细看没眉毛,稀疏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个髻子,加上她不可一世又一根筋,像极传说中的灭绝师太。

放学后,老尼姑肯定还会揪我去办公室补习,我只好提前开溜。我蹬着自行车,直飞东霞街:“薄荷蛋!薄荷蛋!我来啦!”我兴奋得怎么被汽车撞飞的都不知道。

老尼姑最先赶到医院,医生说我只是皮肉擦伤,没其他大碍。她吁出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很无奈的样子。她确实无奈,校长都说我是学校三十年来的二十大问题学生之一。她电话通知奶奶,再三说我没大碍,叫她路上小心。

“你个馋猫,蛋没吃到,苦头吃饱了吧,我这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老尼姑脸盘很大,脸上零件却小,只要一发怒,就挤一处了。忽又自言自语:“东霞街什么时候多了家卖薄荷蛋的,我怎么不知道?”

我忘记了疼痛,只想说老尼姑你太可爱了。“笑!你还笑!”老尼姑自己也笑起来了,“还笑得出来就说明真没事!”她停了一下,“你先专心读书,等中考结束,就去吃个够,啊?”我沮丧极了:“没了,都没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不开心,呜呜,不开心……”我哽起嗓子,竟哭了出来。

老尼姑又无奈地叹了一声,她也懂我。我爸妈一直在南方打工,爷爷在乡下劳作,奶奶陪我在镇上读书,一家人被整得四分五裂。

我第三天就去上课了。这天放晚学,老尼姑竟破天荒不在,但我也没能走成,科学老师把我叫去了办公室,无非做些学习上的思想工作。等我回到教室时,值日同学都走完了。我的课桌上放着个饭盒,一个黄色的塑料饭盒!还热乎乎的。我揭开盖子,只见青翠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上面浇了一层浓稠的卤水汁,却也掩不住淡淡的薄荷清香。

我尝了一口,算不上美味,回味倒挺不错的。这对老尼姑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有一次周末,我被拽去她家补习,她中午留我吃饭,那厨艺我都要替她老伴感到委屈。我完全肯定这是老尼姑给的。但是第二天见到老尼姑,我没道谢,她也没提。

整个初中,我只在最后一个学期发奋。可惜,根基差,时间紧,不管怎么努力,都为时已晚,只上了职高分数线。专业也都不是我感兴趣的,可书还得读,我看着厨师顺眼,就打了勾。

往昔不可追,来日犹可鉴!那五年里,我学得一手好厨艺,毕业开了家饭馆,三年来经营得如鱼得水。我以老尼姑的“薄荷蛋”为基础,将鸡蛋换成了鹌鹑蛋,再加上精心配制的酱汁,自创了一道“碧波流珠”,获了厨师大赛的金奖。

我带着“碧波流珠”去探望老尼姑。她的头发又少了一大片,身板还是笔直的,眼光还是犀利的,一眼就认出了我。她笑了:“你个小鬼头!”她尝了一个蛋,竖起了拇指,笑咧了嘴。她真的好可爱。她至今不知道,“薄荷蛋”其实是一个魔术演员的艺名,即使明知魔术表演使用了障眼法,但还是非常吸引年少的我们。那年之后,我再也没去关注那个魔术演员。

还没说,老尼姑姓莫名流珠。“莫老师,我要和您拍张照。”我俯下身,脸贴近脸,中间是一盘“碧波流珠”。

1.文章以“薄荷蛋”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联系全文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老尼姑”的性格特征。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只见青翠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上面浇了一层浓稠的卤水汁却也掩不住淡淡的薄荷清香。

5.文章开篇极力描写“老尼姑”相貌丑陋结尾却说“她真的好可爱”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