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

1.图书馆是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2点

                                                                             

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狼和小羊》、《猫和鸡》;二、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蚂蚁和蝉》《骆驼和宙斯》

 

诗文填空(

(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无知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kàn( ),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jiáo( );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哲学家卢梭把读书归nà( )为“六字”:chǔ( )存、比较、批判。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 ②忮zhì:嫉妒。 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我至子(       )  (2不乐人焉(       )   (3燕不而去(       )

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鸥海渚遇巷燕   求石兽水中   

B.以人不之憎且爱   其反激

C.我至子所,子不至我所  学不思则罔

D.巷人方食,燕泥污  此之谓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2)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作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

2.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给第④段中的“超软水”下一个定义。

4.“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分别举例说明。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动)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含义。

2.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4.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综合性学习。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雪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写对联颂新春成为人们喜迎新年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一般来说,一副完整的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上下联要求构成对偶的修辞,而横批则要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或提高的作用。如:对联“牛马成群勤致富;猪羊满圈乐生财。” 横批是“日度小康”。

按要求完成下题目: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春联,请你运用《悯农》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为这副餐馆联加上合适的四字横批。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下面几副对联中选取一副帖在小明的书房门上。(     

A.苟有恒,何必要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横批:持之以恒

B.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C.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D.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阅读下面的故事《蚂蚁和蝉》,完成后边题目。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1.这个故事选自名著《                》,产自古希腊。

2.写出这个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答:                                                                         

 

根据古诗文填空。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中比较合适的、连续两句是:                                       

(3)“源头活水”这一成语出自《观书有感》,其原句是:                          

(4)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选自《铁人语》,作者宗璞,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B.《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王玉琳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她运用实物触摸的方法教作者海伦·凯勒拼读英语单词。

C《虽有佳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D.歇后语“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里的“猴头”是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就是《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大圣”。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伫立     崛起     一丝不苟    惊慌失措

B追溯     烦躁     顾名思义    妇孺皆知

C沧桑     睿智     无与伦比    抑扬顿挫

D寒喧     筹划     山青水秀    闲情逸致

 

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我落在最后,全身   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xún    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2当你   )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那一次,我好                 

要求:1.将题目填充完毕。2.以填完的题目为题写一篇记叙文。3. 600字以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农夫和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1.《农夫和蛇》选自             ,相传为希腊被释放的奴隶           所作。

2.文章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4.这则寓言故事与中国的一个成语意思相近,这个成语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题目: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1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5.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这是一篇(       

A.寓言    B.神话故事     C.童话

2.点明寓意的句子是哪句话?

3.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答案是()

A.自高自大   B.以弱胜强

C.骄兵必败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加横线字注音。

(1)目似         (2)尾(           (3)           (4)亦黠矣(    

2.解释加横线的词。

(1)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中(          

(3)屠自后断股(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本文是怎样表现狼的狡猾的?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6.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填空。

1)为两郎僮,                                          

2)去逾四十里,                                        

3)越王闻之,                                          

4)祭以牛羊,                                          

5)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皆虎之类也,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下列词语中的“书”与“大书特书”中的“书”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A藏书万卷    B.一封家书   C.挥毫疾书    D.楷书行书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皇帝的新装》《格林童话》格林丹麦

B《童区寄传》《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唐代

C《李寄》《搜神记》干宝晋代

D《狼》《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A没有人呵斥我,指摘我。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B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C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幼愿:年幼又老实。

D孰若吾得专焉。孰若:哪里比得上

 

对四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做人道理。

B《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虽然善良,但毕竟有点胆小,害怕恶势力。

C《东郭先生与狼》和《渔夫的故事》分别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经典故事,但异曲同工。

D《白蛇传》是著名民间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

 

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B就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

纠缠:缠绕在一起。

C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D我是个堂堂的人。

堂堂:这里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mǐn  lòu    tì    biàn

Bjiū   luō  gēng  qín

Cníng  méi    tú     chǔn

Dqiào páng  zuò   shàng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