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C、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D、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狼吞虎咽,有滋有味。

 

咬文嚼字 (4分)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重庆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              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老师》一文所写的七件事情,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的顺序安排。七件事情中第一、二、三、四、六件事突出写“我”对蔡老师的挚爱和思念,第五、七件事直接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爱护。

B、《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一篇人物通讯,之所以以“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为题,是因为由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C、《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赵普》叙事简洁,详略得当。如文章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为何奏荐此人,而重点记叙一奏、再奏、三奏、四奏,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反映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2分)

A.讴歌 深邃 五光十色 变换莫测          B.遗孀 诅咒 轩然大波 手不释卷

C.倜傥 陌生 人迹罕致 人才济济          D.轮廓 嗫嚅 著作等身 灰心伤气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抖擞(sǒu)     莽撞(mǎng)   菜畦(qí)   地窖(gào)

B、殷红(yīn)     腻味(nì)     花蕊(ruǐ)   凄楚(qī)

C、蝉蜕(tuì)     收敛(niǎn)    遴选(lín)   恣情(zì)

D、颓唐(tuí)     牛犊(dú)      粗糙(cāo)   聘用(pìn)

 

作文(50分)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选第二个题目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1)感恩

(2)我好想_____________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名称,否则将会被扣分。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16分)

古保祥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坏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来,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学考试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       (选自《经典美文》2006年第2期,有改动)

1.、作者开篇引用哲人的话总领全文,结合全文看,“受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复原”指的是___________。(2分)

2.、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很不情愿→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读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幺“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3分)

4.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2分)

5.、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6.、“生命原本是—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选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4分)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方舆胜览》

[注释] [媪]ǎo,年老的妇女。

1.、翻译句子:(2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                                 

2.、读完此文谈谈你的感想。(2分)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论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论       诗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中“李杜”指的是          ,“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2分)

(2)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2分)

 

2011年4月23日,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

(1)大家为了激励自己多读书,决定收集几则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把它作为座右铭以自勉。班长说:“我打算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自己的座右铭。”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名言作自己的座右铭呢?(要求名言中必须出现“书”字)(2分)

我的座右铭:                                                        

(2)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你们设计了“推荐名著”的宣传。请你选择并写熟悉的一部名著,向大家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

推荐书名: 《            》

推荐理由:                                                            

 

古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凡有错别字的句子不得分)

(1)                 ,关山度若飞。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逢入京使》中通过具体形象地描绘表达出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的两句是:                           ,                              

(4)李白《江南逢李龟年》中写昔日之盛,又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                   。

(5)赵师秀《约客》集中体现诗人与友人约会而久候不至时怅惘失意心情的两句是:   

                                            

 

下列各句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丑小鸭》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文中“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美丽、高贵的天鹅。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德国作家,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普鲁士军侵占与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反映了德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C.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家,《狼》选自其代表作《聊斋志异》。

D.《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歌颂了他们那种勇于探索,为事业敢于冒险、勇于献身的精神。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轻就是财富。虽然你现在还是一株稚嫩的幼苗,_________,终会长成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__________,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_________,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①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②然而只要心存高远    ③然而只要坚忍不拔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利用电脑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网络联接起了五湖四海、古今中外。

B.一个人能否成才,一是要相信自己终能成才,有坚定的信念;二是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有顽强的毅力。

C.在知识老人面前,我们是永远领不到“毕业证”的,倘若谁声称领到了“毕业证”,这只能证明他没有毕业,因为他不懂“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这个起码的常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人迹罕至荒草凄凄恭恭敬敬马革裹尸

B.可歌可泣锋芒毕露一返既往慷慨林漓

C.低回婉转浑身解数息息相通怏怏不乐

D.珊珊来迟毛骨悚然迫不急待孜孜不倦

 

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骨(biān)花(pú)妒(jì)息(shùn)

B.育(bǔ)住(gěng)语(lán)古(gèn)

C.仰(mù)妇(rǔ)深(suì)真(tì)

D.弱(yíng)绊(jī)然(jiá)叱(ch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作文。

幸福, 是一点一点聚成的。 进门的一句问候,饭间的一个微笑,冬天的一杯热茶,雨中的一把小伞……

时间,是一点一点流失的。前天流失一点点的,昨天流失一点点,今天流失一点点,明天流失一点点……

根据上述内容,从“累积             (幸福、美德、知识……)”、“人生点点”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另加1—3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展示才华、锻炼能力、放飞心灵。现在,请你来参加“我办小小手抄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吧!下页是班上第一小组正在制作的小报,请你认真阅读,帮助他们完成剩余的任务。

背景台历

《朝花夕拾》是          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文章在刊物《莽原》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到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花傍晚时分才拣拾起来”。文集中的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风俗文化。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栏目名称: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赛神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是一直埋在作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为人们描述了一幅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

 

人物剪影                走进《朝花夕拾》

选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 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选段二: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 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选段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 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1.请写出“背景台历”栏目中的横线上空缺的《朝花夕拾》作者的姓名:           

2.小报的三个栏目中还有一个栏目未命名,请你根据栏目内容给它命名。           

3.请你对“人物剪影”栏目中三个选段的内容进行探究,然后写出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4.请你代表第一小组,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介绍小报的内容。要求介绍时要用上“良师益友”、“惟妙惟肖”两个词语。60字左右。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

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2分)

                                                                              

                                                                             

2.文中写到一位日本职员先生对鲁迅住处的关心,请你说一说,鲁迅心中感受到的“好意”是什么?句中的两个“几次三番”是否可以去掉一个?(3分)

                                                                              

                                                                             

3.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分别说一说,“我”为什么吃惊、不安和感激?(3分)

                                                                              

4.“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加点的词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15个字以内的一句话)(2分)

                                                                             

5.阅读本部分内容后,你从中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

成功之门虚掩着

①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打出9.95的字样,全场轰动,海因斯也摊开双手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可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奥运会的资料片时,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他想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上千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一大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③当记者提到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想了想,笑着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谜底揭开后,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下10.03秒的百米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大家都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到10.01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记录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横着的那根绳子。”

④海因斯说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又十分重要的道理:百米赛10秒的门是虚掩着的,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

⑤但要推开虚掩的成功之门,首先要有勇气,要敢想敢干,敢冒风险,打破常规,像马克思说的那样,这里拒绝一切犹豫和胆怯。许多成功之门之所以对我们紧闭着,其实并不是推不开,而是我们可能连想都没想过要推,更别说试一试。譬如,“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 ──多少年来,人们都对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这条定律深信不疑;可伽利略就敢于提出怀疑,并进行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于是,勇气和胆识帮助他轻轻地推开了成功之门。反之,被困难吓倒的人,不敢冲击禁区的人,墨守成规的人,畏首畏尾的人,是永远无法推开成功之门的。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成功之门虚掩着”的含义。(3分)

                                                                             

                                                                             

2.当海因斯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百米记录后,为什么“惊呆了”?(2分)

                                                                              

3.文章第⑤段中举伽利略的事例证明的论点是什么?请再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试卷中的事例除外,不得超过100字)。(4分)

论点:                                                                   

事例:                                                                    

                                                                             

4.阅读下面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的感悟。(3分)

有一个青年去应聘。当时被录取了,总经理告诉他,三楼第一间屋子不可进。青年很好奇:为什么不能进呢?第二天,他按捺不住好奇心,来到了那间屋外,发现门是虚掩的,推门进去后,发现屋里空空的,只是在桌上有一封信:速去市场部报到!他被总经理任命为市场部经理。在他之前,有很多人路过这间屋子,知道门是虚掩着的,也曾多次好奇地在门前徘徊过,只是牢记总经理的话,没有推门进去,与担任市场部经理擦肩而过。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3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②政道:施政的方略。  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  ⑤劳:慰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           (4)思竭其用 (      )

2.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4.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1分)

5.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

答:                                                                      

6.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2分)

答:                                                                      

 

赏析诗歌,回答下列各题。(共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回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采用“                 ”和“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2分)

2.诗中名词“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2分)

 

按要求默写。((1)(2)(3)小题每题1分,其余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悠然见南山。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苟全性命于乱世,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

(5)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6)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想象之景抒发诗人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

(7)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巧用比喻,勾勒出自己挽弓劲射的雄姿,表达立功报国愿望的句子                      ,                ,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

 

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1)诘责     闲熟    中流砥柱    神采奕奕

(2)浮躁     拘谨    门庭若市    鞠躬尽粹

(3)凛冽     杀戮    冲耳不闻    深恶痛疾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②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

③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兔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④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年年夏夜星空里永不褪色的神话。

⑤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混沌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⑥就不一样了。我渴望生命的种种遇合,书里的话,等我去阅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            ,            、             。山风与发,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那──一旦相遇,就永远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⑦我渴望遇合,即使是怎样的情节,我都一直在等待着。

1.请用正楷将第①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6ec8aac122bd4f6e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①  褪色        (       )       ②混沌 (       )       ③一刹那(       )    

3.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

 

(注意:任选一个题目,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题目一:我做主

题目二:请以“写给       的信”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据此写作。

(二)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我为什么打你 (10分)  

                                   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文章采用第二人称“你”的叙述方式,表达上有何好处,请简要说明。(1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2分)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22、根据文意,归纳“我为什么打你”的理由。(2分)

                                                                              

3.文末为什么说打孩子“重要的”“是心累” ? (2分)

                                                                                          

4.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打孩子行为的看法。(3分)

                                                                                         

 

 

 

淘米水的妙用(10分)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1.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内。(3分)

6ec8aac122bd4f6e 

 


2.文中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使用?(2分)

                                                                  

4.选文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2分)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8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2分)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分)

                                  15、“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一则农谚,请你再例举一则农谚,并说说它所包含的物候知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峡   郦道元 (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见曦月(          )       (2)沿溯阻绝(          )      

(3)虽乘奔御风(        )       (4)属引凄异(          )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相与/步于中庭。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虽乘奔/御风

3.翻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4.作者写三峡的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氛围?(2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