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903年夏,___________在国外秘密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提出实行___________的革命纲领。从此,___________就“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同时,也标志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___________的诞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

——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并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国家管理模式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zui)尔小国纷纷建立。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I

(1)材料一中提到的“小国”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材料三:清朝时期,各地府、县学堂均设“明伦堂”。“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卧碑,卧碑中镌有如下禁令:“……二、生员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七、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以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材料四: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出中国“臣民”社会和雅典“公民”社会的政治特点

 

台湾《中国通史论文选》的编辑说:“历史的最大特性就是‘变’,研究历史就是要明了它的变化情形,若不分期,就不易说明其变化真相。历史分期的目的即在于帮助我们找出历史的变点,进一步观察它的质变和量变,从而了解各时代的特性。”下列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A.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 1958年欧洲成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 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 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 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 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这里的猛兽是指

A. 奥地利    B. 俾斯麦    C. 法国    D. 普鲁士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②分权制衡原则③民主原则④专制主义原则

A.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史学家罗伯特·米德考夫在他的《光荣事业》一书中指出,“他们(1787年制宪会议成员)是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其中某些人认为他们能使对方改变观点。总之,几乎谁都害怕失败──而失败的可能就在眼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辩论达成妥协。”下列对1787年“辩论达成妥协”表述错误的是

A. 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各州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B. 中央政府权力构建体现“制约与平衡”原则,分权同时又都向国会负责

C. 保留南方奴隶制度,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人口总数

D.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英国君主立宪制从根本上避免了独裁统治,主要是因为

A.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约束

B. 国王不再享有任何权力

C. 国王全部权力由首相代为行使

D. 国王“临朝不理政”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任命大臣    D. 招募军队

 

《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A. 主要由平民参与编订

B. 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C. 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D. 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轮番而治    C. 君主专制    D. 代议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应该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双方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

③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日关系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  )

A. 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B.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 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 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 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 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 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 亟待建设完善法律体系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法制化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 许多富家子弟为抗日以身殉国    B. 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 国民政府为抗日做了积极贡献

 

近代著名史学家张萌麟曾指出“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国民大革命    D. 抗日战争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武装起义    B. 集中力量消灭国民党主力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 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    B.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 黄海海战情景    B. 武昌起义情景    C. 五四运动情景    D. 抗战胜利情景

 

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

A. 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

B.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

C. 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

D.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

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

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

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明史选举志》中记载:“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这则史料说明

A. 科举考试开始于明朝初年    B. 考生答题有较为灵活的发挥空间

C. 四书五经为主要命题来源    D. 八股取士在古代以合理性为主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