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英国上院提出一项动议,主张子爵每年起码要有4000镑的固定收入,男爵的年收入不低于3000镑。此“动议”旨在

A. 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

B. 提升新贵族的地位

C. 保护上院的行政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

 

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内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对议会负责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题文)1787年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性的是

A. 三权分立

B. 规定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 确立共和政体

D. 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自由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

“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我国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说明我国近代前期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妇女地位变化所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主题一毁路口号

19世纪末,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主题二“马拉火车”

1878年,美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强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

主题三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次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主题四中国现代高铁

高铁网: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通车,并与广深高铁贯通,构成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深高铁。旅客从北京到深圳只需9小时左右,比以前缩短了15小时。

请回答:

(1)对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你是如何认识的?

(2)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当时大多数官员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

(3)材料二、三的“马车铁路”“奔驰打入冷宫”这些“昨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修建铁路意义的认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 长袍马褂期

B. 中山装

C. 咖啡店

D. 西服

 

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B. 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

C. 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

D. 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题文)《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A.

B.

C.

D.

 

(题文)“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 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 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 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 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 维新变法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进行

C.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下列关于影视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风云儿女》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 《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D. 1958年,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歌曲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北京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定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D. 徐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境内出现了大量通俗性报刊。下列哪一项属于通俗性报刊的特点

A.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 更加强调商务信息传递

C. 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D. 多数是由西方人创办的

 

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 中山装和旗袍 B. 华冠儒服 C. 男女礼服 D. 列宁服

 

(题文)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A. 传单

B. 信件

C. 报纸

D. 书籍

 

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

A. 电话    B. 电报    C. 电视    D. 互联网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题文)据NBA(美国篮球职业联盟)官方宣布,2015-16赛季NBA100名国际球员,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连续第二年国际球员过百,创造历史新高。同时,海外比赛频繁,其国际系列赛要在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城市完成10场比赛,曾经在我国的北京和上海两个大城市举办过。目前,NBA的比赛和节目通过40种语言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材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不断交流

B. 美国借着篮球运动进行文化侵略

C.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逐渐趋同

D. 社会分工和国际关系更加有序

 

木椅作为普遍使用的坐具,开始于

A. 周代

B. 三国

C. 唐末

D. 元朝

 

(题文)“又是庚申(1920年)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诗句中这些习俗的变化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

A. 民族解放的进展    B. 民主革命的成就

C. 工业革命的启动    D. 启蒙运动的发展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坡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1912年4月,孙中山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7月,孙中山再次举起斗争大旗,组织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783年12月,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了他所有的公职,回家务农……1786年,华盛顿响应国家号召再度出山,主持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

材料二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1)孙中山和华盛顿放弃手中权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人后来又都选择了复出,其原因分别是什么?(原因一共答三条)

(2)两人的“放手”和“复出”都是为了圆心中的一个梦,这“梦”的结果如何?(注意答题时孙中山和华盛顿分别进行分析,共两点)

(3)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只答最重要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给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2: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3: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4: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1)材料1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是什么?

(2)材料3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注意本题有三小问,请依次作答)

(3)根据材料2,说明材料3中“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

(4)材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

(5)材料四“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

 

请列举克伦威尔护国公独裁统治的措施

 

请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