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 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 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 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 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愤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讽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B.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律精神

C. 雅典处于民主最高峰

D. 雅典民主制度潜藏着危机

 

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 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 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这番讲话的意义是

A. 从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B. 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

C. 为全面开启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

D. 为宪法的修改提供了指导思想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 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题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

B. 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C. 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D.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胶澳租界条约》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安》:“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A. 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 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 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 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中国古代,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

A. 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    B. 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

C. 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    D. 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

 

不同的经济模式有不同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英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为维护资本利益、适应资本扩大积累、无限扩张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该模式属于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它强调个人和企业自由创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任凭私人利益在微观运行中自行调节,推崇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目标。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虽然有对市场干预的政策,但自由放任的思潮却有强大势力。

材料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扶贫”是非常成功的。但同时他也指出,伴随贫困的下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而且中产阶级的真实年收入在不断下降,他以美国作为反例,“这使得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充满穷人的富国。”

资料1:2002-2006年,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从3786亿元增长到12242亿元,年均增长34.1%;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上升到13937亿元,年均增长19.7%。

资料2:1998-2005年,大型国有企业的年均利润和年均上缴税金增长分别为30%和20.1%;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分别为9.9%、8.7%和4.6%。

材料三 “华盛顿共识”是一个深刻影响过去十几年的世界形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术语。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就成为“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压力下,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进行了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贸易自由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不幸沦为重灾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模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差异。

(2)材料二中斯蒂格利茨的谈话,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怎样的问题?为了论证他观点的正确性,你主要选择资料1还是资料2作为证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152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

根据材料,指出16~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中的“同根相煎”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材料一: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二:(中国)实业……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

——《实业之梦——张謇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张謇的救国主张是什么?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基本上还是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①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

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④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 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 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D. 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从1559年到1620年,英国占有超过40座庄园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个锐减至19个。17世纪初,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人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材料中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 土地显贵追求享受购买奢侈品

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新兴资产阶级已代替上地贵族

 

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A. 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 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这是一位美国总统当时时局看法,这位总统是   

A.胡佛     B.罗斯福    C.肯尼迪    D.克林顿

 

1497年,一位萄萄牙人想去印度淘金,他应该跟随谁的船队

①哥伦布

②迪亚士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要求国际贸易中货币结算多样化

B. 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 由于出现贸易逆差,要求实现浮动汇率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内在的矛盾性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