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 )

A. 美国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美国成为二战的战胜国

D. 欧洲在二战中的衰败

 

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A.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 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 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

A. 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 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

A. 管理者革命    B. 实现企业国有化

C. 福利制度的建立    D. 人民资本主义

 

有学者描述道:“二战将终伦敦和华盛顿的两家人马各自怀揣盘算好的一套完美计划粉墨登场。他们做决定的砝码正是自古以来的货币之王、货币的货币——黄金。”而他们所讨论出的结果就是后来的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B. 反对消费

C.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 反对国有化

 

1945年8月下旬,久大董事长景韬白邀集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老职工约10余人,来塘沽组织护厂队保护工厂。11月初公司派李烛尘与彭九生来接收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在接收中发现,很多设备有的损坏严重、残缺不全甚至完全损坏。旧有的1000马力、500马力发电机各1架被烧坏,原有锅炉7座,损坏4座;石灰窑2座,损坏1座;吸氨塔3座,损坏1座;碳化塔7座,损坏3座;蒸氨塔3座,损坏1座;干燥锅5座,损坏4座。1937年撤退时,厂内存有原燃物料很多,仅粗盐即达3万吨以上,此时仅存1千吨。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缺乏技术人员,不能及时维修

B. 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设备

C. 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D. 工人积极性不高,破坏工厂

 

胡忠茂在《慈中情结》里面回忆了他们那时候的暑假生活,“我们也加入了全民大炼钢铁的洪流,去龙山装来白泥,在学校西北角近河处筑起小高炉,还从实验室拿来酒精引火,日日夜夜拼命炼,一天深夜终于炼出了一点铁块,连夜敲锣打鼓去县委报喜。”胡忠茂回忆的事情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 1953年    B. 1956年    C. 1959年    D. 1967年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人们生活中开始常用“佃客”、“典计”、“衣食客”等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 农业生产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战乱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

C. 租佃关系在农村普及

D. 自耕农经济开始逐步走向解体

 

(题文)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其中“关键抉择”是指

A.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实行对外开放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A. 上海

B. 厦门

C. 广州

D. 汕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先后开展。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所有制结构    B. 分配原则    C. 经营管理方式    D. 市场导向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主要说明

A. 国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B.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D. 西方文明不适合中国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 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 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 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 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下图)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据此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这段记载说明

A. 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 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

C. 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

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 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 改革开放的教训

 

(题文)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 井田制的确立

C. 均田制的实行    D. 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4年7月,乔治史蒂芬逊设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矿区车道上运煤。1825年9月,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的铁道正式运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铁路。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与港口城市利物浦铁路开通时。首相惠灵顿亲自参加典礼,史带芬逊名声大噪。在铁路建设投资热中,资本大亨乔治赫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精心策划新线路通车典礼,擅长利用公众场合激发投资热情;他承诺修建铁路高额红利回报,融资非常顺利,获得巨额资金。到19世纪40年代早期,英国营运的铁路总长已接近2000公里。1844~1846年间,英国政府批准的铁路修建里程分别是800公里、2800公里和4600公里。1845年后,铁路热潮不断升温。1880年,英国主要铁路线路基本建成。1890年,全国铁路网形成,总长达32000公里

——改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是英国人1876年修建的,清政府认为铁路妨碍风水,第二年赎回,予以拆毁。20世纪前,中国自修铁路很少,但有1万多公里铁路权益却落入列强之手。

1928~l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关内仅修建了3600多公里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西北、西南地区修建了1900多公里铁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基本上未修建铁路。

新中国建立前夕的1万多公里铁路,大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这些铁路由列强修建,轨距宽窄不一;列强把本国陈旧落后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铁路按投资国别设局割管理,甚至一个铁路地区由几个铁路局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建设人民铁路的方针,到1949年底,原有铁路基本被接管,主干线基本连接贯通。“一五”计划期间,新建铁路长达6100公里。“二五”计划期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长达34406公里。“三五”、”四五”计划期间,虽然遭遇“文革”,铁路一度半瘫痪,但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仍然建成了一批重要干线和包括南京长江大桥在内的19座特大型桥粱,内燃机和电力机车开始批量生产,1975年底,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45992公里。1978年后,铁路迎来了整顿与改革新时期,从”包、放、联、通、多”等5个侧面展开改革;实行“利改税”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1998年,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66428公里,2012年,全国有高铁13000多公里,时速均在300公里以上,高铁成为中国亮丽的名片。安全、快捷、舒适成为中国铁路的突出亮色

——改编自《中国铁路发展史》

材料三  2015年9月15日新华社电,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造访中国期间,估计开放120亿英镑高速铁路兴建合约的竞标,为英国吸引中资做最新的努力,英国政府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联合英国国内企业,对连接英格兰北部、中部与伦敦之间高速铁路第一阶段建造项目的七项合约进行投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析新中国与旧中国两个时期铁路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指出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表明在铁路建设方面中英国际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给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生在自认为最有利于英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量彻斯特、伯明輸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积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废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佳房与城市規划的一系到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 万增长量1910年的128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追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敞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是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域,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力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计划的整个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界与政府间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是经济企划厅负责收集必要的情报资料,并协调有关省厅准备文件、然后起草报告的过程。这一状况反映出

A.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B. 经济企划厅成为日本最高权力机构

C. 企业经济计划必须服从政府的意志

D. 日本战后经济腾飞得益于政策环境

 

1936年,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力图缓解经济危机    B. 已经建立完善社保体系

C. 需要缓解财政压力    D. 急需扩大国内国际市场

 

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

A. 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B. 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C.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 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然后根椐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依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这一现象说明(  )

A. 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 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 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 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欧洲同世界各地有直接的商业联系

②欧洲完成工业革命主要出口工业品

③通过丝银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④玉米等作物通过不同路径传入亚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郑和下西洋

B. 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C. 新航路的开辟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