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 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这次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 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这次会议中国

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

 

本政治制度。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有条 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逐步成立民族 区域自治机构。下图中我国最早和最迟建 立的民族自治区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47年社会上流传一首民谣称:“如今什么都值钱,只有法币顶讨厌。一捆一扎又一包, 去买几根棉纱线。”这反映了

A. 法币无法用于购买实物    B. 市场上物品非常缺乏    C. 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    D. 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

 

由于得到苏维埃的援助,共产党的先遣代表组织农会、工会,并在城市中发动罢工和破 坏……从广州到华中,……势如破竹……进驻上海和南京。九个月内,占中国半个部分 的南方被攻占了。能直接反映此次军事行动的是

A.

B.

C.

D.

 

某一文告有以下词句:“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 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这一文告

A. 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 由国民政府在南京发布    C. 发布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    D. 因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发布

 

在某一时期,国民党在册党员人数的百分之二是中共及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中,跨

党的中共党团更占到了将近百分之二十五。这一时期应是

A. 1919 年    B. 1924 年    C. 1931 年    D. 1937 年

 

1911 年 10 月 15 日,上海有报刊登载“京城失守,清帝逃去”,“清摄政王昨晚暴卒, 清皇太后自缢死”等新闻。这表明

A.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 中华民国业已成立    C. 时局突变,舆论混乱    D.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第六款第一条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 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

A.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使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被俄国侵占

C. 允许外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 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898 年,     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 20400 锭领回,作价 25 万两, 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横 线处应填写的实业家是

A. 方举赞    B. 荣氏兄弟    C. 陈启源    D. 张謇

 

1871~1872 年的海关贸易报告中说:“进口火柴在大部分城市已经侵夺了火石和铁片的地

位,而且火柴的使用正在一年比一年更为普遍。瑞典所制无磷的安全火柴,价格低廉, 最受欢迎。此地(宁波)每罗斯售价仅五钱,并以每包(十盒)十文的价格零售给本地 商贩,这样的价格是所有阶层人能买得起的。”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的冶铁业开始衰败    B. 近代火柴制造业在通商口岸产生    C. 外国产品冲击传统手工业    D.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的发展

 

《太平寰宇记》记载,洪州分宁县“本当州之亥市(乡村定期市集)也。……聚江鄂洪潭 四州之人,去武宁二百余里,豪富物产充之,唐贞元十六年置县。”这能从侧面说明唐代

A. 乡村中“草市”开始出现    B. 一些“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C. 县大都由“市”发展而来    D. “市”必须设置在州县所在地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牛耕技术的普及是在汉代。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战国策》中有“以牛田”的记载    B. 《汉书∙食货志》赵过制作耦犁的记载

C. 东汉时期画像砖上的一牛挽犁    D. 陆龟蒙《耒耜经》记载的曲辕犁

 

下列关于元朝宣政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宣政院辖地是行省之外的单列行政区划之一

B. 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C. 宣政院是管理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地方官署

D. 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国师”(或“帝师”)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

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种中枢机构的设置应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关于《秦朝疆域图》(局部)灰色部分的叙述, 下列选项中不当的一项是

A. 此地当时被称为“西南夷”

B. 为征服此地秦开凿了灵渠

C. 此地首次归属中央政权版图

D. 秦已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 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表明

A. 当时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官僚政治制度上下等级森严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武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据传孙武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将军,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中,用一系列警句箴言表达自己的军事思想,书中包含了要想打一场战争所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他坚称“战争对国家来说很有意义(兵者,国之大事)”,但通常情况下“止战”才是上佳之策。当战争不可避免时,做好准备和摸清敌情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搜集情报时需要付出一点代价,如果因此就选择放弃,是非常错误的决定。孙式在书中多次提到,留意细节可以在作战前就取胜,从理论上讲,这样可以将战争的伤亡降至最低。

——西蒙·蒙蒂菲臭里《大人物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子兵法》成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孙武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已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组头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巳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一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发动对黎巴嫩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黎以战争给两国乃至中东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或县长)。公元前221年,秦朝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

——摘编自葛剑雄《我们的国家:疆域与与人口》

材料二清朝皇帝十分注重《大清一统志》的编撰,康熙帝对编撰总裁官说:“惟是疆域错纷,幅员辽阔……其间风气群分,民情类别,不有缀录,何以周知?”但康熙、雍正迄乾隆初期,中国尚未完全统一,故康熙《大清一统志》难称完备。乾隆二十九年

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开始纂修,但纰漏、错讹较多。三修《大清一统志》,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成,历时34年。三修版《大清一统志》与前两版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边疆地区内容和划界内容,如规定新疆管辖“东至喀尔喀瀚海,及甘肃界……”等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维系国家统一的措施并概括其意义。

(2)阅读材料二,分析清朝皇帝编《大清一统志》的背景和纂修《大清一统志》的重要作用。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国歌节选

中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歌词节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有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苏联

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系》

1944年版(注:苏联国歌歌词版本众多)

歌词节选:“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各民族光荣的坚固堡垒!”

法国

国歌《马赛曲》

创作于1792年歌词节选:“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这帮国王和那卖国赋,都怀着什么鬼胎?……看这一帮外国侵略者,在我国称王称霸……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奋起!奋进!”

英国

国歌《天佑女王》

创作于18世纪40年代,原名《天佑国王》,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和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改称《天佑女王》

 

从表中任选两个国家的国歌,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小康”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之句,表达了不堪周厉王暴政的国人对安选、自由生活的祈求。《礼记·礼运》篇则将“小康”描述为“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的社会状态。而后人在语言的演化中逐渐赋予“小康”以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的含义。近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三世说“和“乱国、小康、大同”未比附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一方面提出经小康之世臻于大同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今方为“据乱”之世,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

——摘编自孙力《“小康”含义之历史变迁》

材料二1979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称为“开了大口”,很难顺利完成。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对小康社会作了阐释:“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7年,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正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历程,基本上按照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和总体规划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总体小康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肖贵清等《邓小平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小康”状态的内涵,并分析康有为政治主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目标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家计委负责制定和执行短期经济指标、中长期经济计划与政策,监控各大央企;戈尔巴乔夫时期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这表明苏联政府

A. 推行宏观调控管理

B. 公有经济比例有所降低

C. 放弃高度集中的体制

D. 市场化的程度逐渐提高

 

1967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向国会报告称:“自由贸易符合全世界利益,也为美国利益服务。然而,美国外贸政策的标志是自由贸易哲学,它有别于具体的各项政策。”据此推测,美国意欲

A. 全面发展自由贸易

B. 放弃自由贸易

C. 遏制苏联经济发展

D. 有限保护贸易

 

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 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

B. “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

C.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

D. 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

 

公元1世纪之前,在罗马对外扩张过程中,统治者赋予了不同地区的居民以不同的权利,根据是否享有市民权或享有市民权的多少,可以将罗马境内的人分为罗马市民、拉丁人、外来人和奴隶。据此可知

A. 罗马奴隶社会等级森严

B. 罗马法形式主义的特征

C. 此时罗马法仅有市民法

D. 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1992年前,我国进出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7.2%。之后则逐年降低关税水平,到2002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2%,2010年之后基本保持在9.8%左右。这一时期关税税率的调整

A. 标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

B. 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

C. 是履行加入WTO承诺的义务需要

D. 是落实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的运动。这表明当时

A. 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 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D. 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A.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 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C. 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

 

下图为1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A. 税收项目较为单一

B. 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关税税率不断提高

 

1550年到1644年,明朝灭亡前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14000吨,以至于西班牙人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今中南美洲)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16、17世纪白银的这种流动

A. 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B. 动摇了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 引发了了西班牙社会的“价格革命”

D. 终致西班牙在与英国斗争中失利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