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表,从中可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1912--1921年民族工业企业中的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籍贯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锡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勤(本为华侨)

广东大城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浙江定海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广东南海

化工

水利化学工业公司

范旭东

湖南湘阴

机器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

上海

 

①轻工业发展较快,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②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地区分布不均衡,全都在沿海地区

④商人群体以华侨为主且均为家族经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19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不相同的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福州船政局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 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 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与这些名震一时的美国富豪家族崛起有关的是

A. 手工工场兴起    B. 工厂制度建立    C. 垄断组织形成    D. 股份公司出现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A. 主人公冉•阿让1812年凭借创办的玻璃首饰厂当上市长

B. 人们乘坐火车旅行

C. 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崛起

D. 有钱人可乘飞机飞临巴黎上空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B. 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C.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

D. 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该国是

A. 荷兰    B. 德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A. 价格革命

B. 商业革命

C. 工业革命

D. 世界市场形成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  )

A.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B. 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C. ·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D. 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对材料中表述的土地制度,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                    B.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交换

C.春秋战国时逐渐瓦解                    D.奴隶在土地上集体劳作

 

下图为登上《国家宝藏》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

A. 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

B. 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

C. 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D. 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织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 “丝绸之路”的产生主要体现古代中国的棉纺织业成就

C. 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丝路商贸繁荣

D. 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 标志着犁耕技术的成熟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牛耕》邮票。邮票中的生产工具是

A. 耧车    B. 耦犁    C. 曲辕犁    D. 翻车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71年出生于无锡的裘毓芳,自幼颖悟,由叔父裘廷梁亲自教读。裘延梁是个举人,熟识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士,思想倾向改良。裘毓芳在叔父的悉心培养下,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基础,而且精通英文,思想上倾向维新。

1898年5月,裘廷梁创办了江苏最早的报纸—《无锡白话报》,由裘毓芳任主编,她因此成为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女报人。她主编《无锡白话报》,以鼓吹变法、提倡女学、推广白话、介绍各国变法维新史为主要内容。在这期间翻译介绍《俄皇彼得变法记》,撰写《日本变法记》、《化学启蒙》、《印度记》等,以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裘毓芳于1898年7月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在《女学报》上发表了一些提倡女学、争取女权、主张男女平等的文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裘毓芳从事新闻事业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裘毓芳作为近代最早女报人的贡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由于新技术对于所有大“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场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战争越打越野蛮的先河。科学试验使得人类开发了众多的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的实物产品。这些在当时简直难以令人里信的发明被希望用来在世界人民中产生一种新的更好的关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把那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所有这些毁灭性武器研发的周期都非常短暂,并且还导致了作战样式和战争思维方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技术性特征表明,人类已经在学术思想和发明创造方面实现了指数性跨越,而预先能够确定战争进行方式的年代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彼得·I·博斯科《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技术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并简要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武器研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思维方式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9—1979年,是我国住房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根据相关资料,国家在这30年内投入374亿元巨资建设住房,但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居民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租金的福利分房制度,国家和企业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延缓了我国住房建设的进程。从1978年开始,国家和企业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资,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改革住房制度。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从而揭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1982年,国家有关部门设计了“三三制”的补贴出售新建住房方案,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并在郑州、常州、四平、沙市试点。1985年,住房制度改革从“三三制”售房转向租金制度改革的研究和设计。

——据谢然浩《中国住房商品化20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政局变动与故宫文物迁徙”为主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兄弟叔任,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治家格言》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老摩根将摩根财团总部迁到纽约。他主持建立了垄断全美的钢铁公司;重组了当时美国过度发展的铁路系统;对海洋运输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组建了一个行业卡特尔。通过一系列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垄断结合,摩根财团建成了一个瑰大的金融帝国。到19世纪后期,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融资活动都由摩根财团牵头组织。在此期间,老摩根与儿子长期书信来往,后人据此编辑成册冠名《摩根家书》。内容包括;如“第四封—商业本质”、“第九封—一有效地利用时间”、“第十二封一激励比批评有益”、“第十七封—正视扩大事业的野心”、“第二十六封一创新与突破”、“第二十九封一做个守法经营的人”、“第三十一封—一找到人生的真谛“等。这些信件被摩根家族视为贵重的藏品,里面透露了许多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

——徐世明译《摩根家书:华尔街之子给接班人的商业告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体现的主要思想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摩根家书》的时代背景。综上所述比较《摩根家书》与《朱伯庐治家格言》在内容上侧重点有何不同。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中说:“色彩直接影响灵魂,眼睛是音锤,灵魂是有许多琴弦的钢琴。”符合这一描述的画作是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拿破仑加冕》

C. 《马拉之死》

D. 《旋转木马》

 

学者对于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法国人口约3600万,农村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造成英法两国城市化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基数不同

B. 社会稳定形势不同

C. 政治体制不同

D. 工业化的程度不同

 

美国苦名的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但事实上,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汉密尔顿的主张与“事实”相悖反映了美国

A. 联邦与各州的权力之争

B. 总统的行政权高于一切

C. 立法与行政的权力之争

D.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公元前5世纪.稚典民主制达到高蜂,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 比例代表制

B. 举手表决制

C. 抽签选举制

D. 连选连任制

 

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大转型的时代,一是现代化转型,一是体制转型。“体制转型”是指

A. 分配方式向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转型

B. 经济形式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转型

C.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型

D.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严泉在《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中写道: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表明《临时约法》

A. 降低了国家行政权力

B. 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 政体的构建存在缺陷

D. 目的在于维护共和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之后清政府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材料表明清末新政

A. 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B. 抵制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C. 导致了革命形势高涨

D.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

 

下表为1840年前、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 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D.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讲经论史旨在

A. 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B. 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C. 提高统治者文化素养

D. 复兴汉唐政治制度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客观上推动了

A. 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的巩固

C. 激发工匠生产积极性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