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

A. 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 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 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从1894年中状元,到1926年在破产风波中凄然弃世,张謇这三十余年可谓生活在政治极其让人失望的年代,他尝说,"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让张謇感到失望的根源是( )

A. 历届政府推行压制剥削的政策    B. 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的资本输出

C.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广大民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A. 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 废除了海禁政策

C. 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 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草市            B.交子          C.夜市          D.商帮

 

根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汉代法律规定,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宰杀;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 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A. 根本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C. 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D. 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西方起初怀疑苏联为新社会制定的计划,许多人认为它们一定失败,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开展,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取代。”致使当时的西方人“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取代”的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为赢得国内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B. 新经济政策的刺激下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C.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 勃列日涅夫任内苏联军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晚清人士郭嵩焘说: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习澎而知其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达。据材料可知,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晚清官府    B.顽固士绅     C.西方列强     D.封建势力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 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 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

A.近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

C.机器生产冲击手工业者的生计         D.地方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B. 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C. 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D.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研究学问或做官

 

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冀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

A. 抑商政策松动促进长途贩运贸易    B. 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

C. 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 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

 

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 家长制受到挑战

C. 公民意识增强

D. 中央集权的削弱

 

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距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

A.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 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 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较宋代空前提高,成为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下列瓷器种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B.     C.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们远航是赤裸裸的占有与掠夺。葡萄牙的一位远征的船长就公然表示:从好望角前行,我们不愿放过任何东西,而听其逃脱我们的控制,从苏法拉到日本的辽阔领域内的一切,我们都急于染指……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没有占领,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不希望归属于我们。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额统计数据》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们远航”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关“历史事件”及其对“古老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格局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分析呈现这一态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

A.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 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C. 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

D. 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创举

①是在贵州、四川开始试验推行

②于1983年初在全国基本实行

③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表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有内与外的互相推动,有政治与经济的互相促进,有区域与世界的互相呼应。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正式提出

③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新型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 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 通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A. ④③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④②①

 

某组织的成功运作打破了传统理论所认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只有经济发达的国家之间,才能通过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由贸易政策来实现成员国间的真正平等互利的认识。该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世贸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21世纪初,部分欧洲国家之间的交易由外贸变成了内贸,使这些国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汇率变化的风险。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欧盟成立

B.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 欧元问世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