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光荣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将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胜利标志着“全新政体”建立

B. 英国“全新政体”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实践产物

C. 美国“首创性”是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全面运用

D. 美国“体制设计”与英国“全新政体”原则一致

 

“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 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 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

A. 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 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 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衙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这种安排

时间

总署大臣人数

军机大臣人数

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

7

5

3

1869—1875年

10

5

4

1876—1881年

12

5

5

1882—1884年

12

6

4

 

 

A. 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 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C. 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D. 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1927年11月,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指出:“革命潮流的低落与消沉,在现时的中国必须有三个条件:一、反革命的统治能相当解决中国社会关系中的严重问题(如土地问题、劳资问题等);二、反革命的统治能够逐渐稳定;三、革命的群众溃散而消沉。如今事实上中国绝对没有这些条件。”这一认识的提出

A. 结束了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B. 加速了国共武装对峙阶段的到来

C.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

D. 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供了依据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城市规模的扩大

D. 长途运输的便利

 

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 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 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 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 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衅周,周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衅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管叔、放蔡叔髃。以徽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

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 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年份

棉织品

生铁

汽船

铁路

蒸汽机

水车

毛织品

亚麻布

人口

1750

1

1.0

1.0

 

 

1.0

1.0

1.0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0

7.0

1.71

1.4

31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62.4

114.8

2.79

2.2

7.3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7

191.6

1931.8

2.54

7.2

5.4

5.6

 

材料三早在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环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和特点。

(3)综述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化。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伊丽莎白女王则声称:“海洋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个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帝同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崛起

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这些言论出笼的保障

C.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率先建立海洋霸权

D. 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打造“世界工厂”

 

“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国家干预的加强

B. 混合经济的完善

C. 第三产业的兴起

D. 信息技术的推动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B. 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C. 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自罗斯福入主白宫伊始,中国人即倾注了对其新政的极大关切之情,包括当时中国最享盛名的《东方杂志》、《申报月刊》、《时事月报》、《世界知识》等报章杂志在内……人们对大洋彼岸这一改革潮的反应之热烈、评论之广泛,无论就广度还是就深度而言,可以说是空前的。这是因为

A. 它催化了中国的危机

B. 它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

C. 当时中美关系的敌对态势

D. 文化学术界弥漫的右倾情绪

 

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 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B. 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 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 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A.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 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 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 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苏联某个时期中央撤销200个管理总局和处,地方撤销93个管理局。把一部分设立在各共和国境内的中央企业移交各共和国管理。这有可能是苏联哪个时期的工业改革措施

A. 斯大林历史时期    B. 赫鲁晓夫时期    C. 勃列日涅夫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时期

 

“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斯大林模式中发生逆转。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从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转变为用社会主义制度推动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该材料意在强调

A. 苏联工业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产物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强调高度集权

C. 斯大林模式顺应苏联工业化要求    D. 斯大林模式基本符合苏联国情

 

下表是1942—1945年间,中国境内工厂增加数量(单位:家)排名前五名的省份。

省份数量

陕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1942年

936

170

49

49

63

1945年

2622

358

221

204

200

增加

1686

188

172

155

137

 

 

依据表格数据判断,“甲”省应是

A. 北京

B. 四川

C. 河北

D. 江苏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的结果。从此意义上而言,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 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

B. 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

C. 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D.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A. 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 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 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 抨击了西、葡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B. 抨击荷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C. 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 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A. 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 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C. 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 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 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 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 通过电话了解

D. 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

 

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 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

C. 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 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

 

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指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载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这一现象反映了

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B.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C.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集体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于(  )

A.1919年1949年                  B.1949年1956年

C.1956年1978年                  D.1978年1997年

 

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 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 市场是补充。陈云的这一认识

 A.突破了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肯定了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D.彻底打破了苏联经济模式对我国束缚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