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存在一个重要现象,即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一些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甚至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如东汉的尚书台、魏晋时期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制度促成权力转移

B.君主权力开始受到挑战

C.国家行政机构逐步成熟    

D.国家权力中心不断变化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是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

史论

A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政府杜绝与外国往来

B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资本主义萌芽在清前期已经出现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在明中期占主导地位

D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A. A    B. B    C. C    D. D

 

下表最能体现

时期

春秋战国

唐宋元

明中叶后

发展

出现

逐渐发展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A. 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B. 民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

 

苏州盛泽镇上机坊中的机工、曳花(在提花织机的高架上“提花”的工人)多达几千人。乾隆《盛湖志》称: “中元夜,四乡佣织多人及俗称曳花者约数千人,汇集东庙升明桥,赌唱山歌,编成新调,喧阗达旦。”材料中的“机坊”属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朝皇庄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土地兼并    B.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 国家授田    D. 土地私有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A. 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 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 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破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  )

A. 分封宗法制退出历史舞台    B. 摈弃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C. 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D. 门阀士族遭到严重打击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 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 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A. 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

C. 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 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结论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

C. 共计----柸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 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 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

C. 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 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

A. 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 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 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明太祖实录》记载:“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清朝前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些规定

A. 旨在保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 使中外交往完全断绝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直接造成经济的衰落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辩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 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B. 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

C. 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D.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战国时期,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造成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B. 北方自然条件更优越

C. 北方铁器的大力推广    D. 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商鞅一人多姓。据史料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 所任官职名    B. 所在地方的地名

C. 母亲的族姓    D. 因功得到的封地

 

材料

    咸丰九年(1859年),郑观应入英商宝顺洋行做低级雇员,为洋行开辟了江西、福州等处揽载行。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聘任为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兼管账房、栈房等事务。光绪三年正月(1877年2月),郑观应与太古签订的雇佣合同期满,因公司当局欣赏他的才干,又与他续订了为期五年的合同。自光绪初年始,上海机器织布局、津沪电报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局等企业中都有他的投资或股份。光绪七年,他总办上海电报分局;光绪八年二月他接受北洋大臣李鸿章委任,就职轮船招商局帮办,正式脱离太古轮船公司。

郑观应初到轮船招商局上任时,正值该局困难时期。郑观应在了解到招商局的弊端之后,拟订了救弊大纲16条,包括用人宜贤、合理调度、减少消耗、加快船运周转、赏罚分明、禁止工作人员舞弊等措施。与此同时,他偕唐廷枢于光绪九年与怡和、太古签订为期6年的齐价合同。这一合同虽然向外商作了某些妥协,但也起到一定的限制外商倾轧的作用。经过上述整顿,招商局业务颇有起色,出现了“股票价大涨”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整顿轮船招商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经济生涯发生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

国家

事件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渡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渡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1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861-1865,南北战争

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1900,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德国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世纪初,史官吴兢(670~749年)编成了《贞观政要》,以为“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指要。”该书的编纂在于劝惩匡辅,希望“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贞观政要》使得李唐的帝王之业得以自“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转而以本朝祖宗为治政楷模,使高不可攀、空泛抽象的理想境界变化为更加贴近现实、可资效法的亲切榜样。该书编成以后,贞观之治就成了帝王政治的范本。中唐以降,宪宗、文宗、宣宗诸帝奉《贞观政要》为经典,无不慨然仰慕太宗政化,鞭策激励自己发愤振兴。唐朝以后,不仅历代帝王推崇《贞观政要》,一般士大夫文人乃至僧道,也因为书中包含道德训教可作为处世指南而喜欢读它。它还被译成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和满文,以供当政者参考。大约9世纪时,《贞观政要》又传到了新罗、日本等国,被列为王室、幕府的政治教材。

材料二《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的代表作。1532年开始印行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它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界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该书被欧洲历代君主奉为案头之书,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在《君主论》一书里,马基雅维利否定了公认的一般道德,他认为君主在行使统治权时可以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约束,可以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武力和军队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唯一的“专业”就是思考战争、军事制度和武装训练问题。马基雅维利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宗教,认为古罗马的宗教要比基督教更为可取,批判当时的基督教侵蚀了一个自由和生气勃勃的公民生活所需要的品质。

——据赵媛《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史官吴兢编写《贞观政要》的主要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政要》备受国内外关注和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论》在意大利出现的背景及对欧洲的影响。

 

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A. 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 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 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A. 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 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 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 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 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 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 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 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